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78年,地主小姐揣着熬3夜的布鞋千里追来部队,我扛住反对娶了她

0
分享至


感恩遇见♥真诚阅读

作者‖麻辣校尉喵

图片‖来源于网络

No‖2025.10.24

我叫李秋石。

今年秋天,闺女硬拉着我搬去了她买的电梯房,总算告别了住了三十多年的老家属院。

之前那套老房子在六楼,去年冬天我下楼买煤,踩滑了台阶摔了一跤,闺女心疼得直掉眼泪,从那以后就天天催我搬家,磨了大半年,我总算松了口。

搬家时,我翻出个压在箱底的旧木匣子,打开一看,里面躺着张卷边的黑白照:

我穿着洗得发白的排长军装,身旁的姑娘梳着齐耳短发,双手拘谨地攥着衣角,却笑着看向我。

照片上的人是我媳妇林晚秋,她走了整整八年,可每次摸到这张照片,1978年在山西老家和她初遇的光景,就跟在眼前晃似的,连她当时穿的蓝布褂子、脚上的粗布鞋,我都记得清清楚楚。


感谢阅读

1978年。

我刚从部队集训回来,正式提了排长。

趁着探亲假,我特意绕路去山西平遥,看望老战友王根生。

我和王根生是一个村出来的,一起报名参的军,新兵连就睡对头铺。

王根生性子憨,干活不惜力,训练时不管是扛枪还是越野,都比旁人多扛十斤负重。

可他命苦,爹娘走得早,家里就剩他一个人。

1976年执行任务时又意外伤了腿,没法再扛枪,年底就退伍回了平遥的插队村,后来留在村里当了民兵连长。

我爹娘是村里的老农民,我好歹念完了初中,算是队里的“文化人”,下连后先当通讯员,再升副班长、班长,1977年集训考核拿了第一,顺理成章提了排长。

这些年我一直记着王根生的情。

当年在野外驻训,我发高烧晕过去,是他背着我走了三里山路找卫生员,这份恩我没忘。

这次去看他,我转了两趟绿皮火车,又坐了一个多小时的驴车,才到王根生住的那个小山村。

刚到村口,就见他拄着根木拐,站在老槐树下眼巴巴的等我,手里还拎着个布包,里面是刚蒸好的玉米面窝头。

赶得巧,我到的那天,正好是王根生村里的老林家办喜事。

王根生拉着我去凑热闹,说:“咱村难得办喜事,你也尝尝咱山西的揪片儿、过油肉,比部队的大锅菜香。”

我推脱不过,就去了。

婚宴就摆在老林家的院子里,十几张矮方桌拼在一块儿。

王根生热心肠,要帮着招呼客人、维持秩序,就把我领到院子角落的一张空桌前,说:“你先坐着歇会儿,我忙完就过来陪你喝酒。”

我刚坐下没两分钟,就见一个脸长相秀气的漂亮姑娘端着个粗瓷碗,慢慢走了过来。

她穿了件蓝布褂,袖口磨出了毛边,脚上是一双小巧的黑粗布鞋,鞋面上还沾了点泥点。

头发倒是梳得整整齐齐,用一根黑布条扎着。

她声音轻轻的,带着点怯意,“同志,这张桌子……没人吧?”

见我点头,才小心翼翼地坐下,又从口袋里掏出块干净的粗布,擦了擦桌角,动作麻利又拘谨。

聊了两句我才知道,她叫林晚秋。

比我小四岁,就是办喜事的老林家的小闺女。

王根生后来过来跟我唠,我才知道,晚秋家以前是村里的地主。

她爹早年间受了不少苦,家里条件一直不好,林晚秋打小就跟着娘学做布鞋、缝衣裳,还会种庄稼,是村里出了名的勤快能吃苦。

但晚秋话不多,大多时候是我问她答。

我问她村里的收成,她就说“今年玉米长得好,够吃一冬天”;

我问她平时忙啥?

她就说“帮着娘喂猪、做布鞋,偶尔去村头的代销点帮着看店”,说话时一双眼睛亮晶晶的,一点都没有“地主娇闺女”的大架子。

真诚点评

开席后,我才算见识了山西老乡的热情。

桌上的菜都是实打实的家常味:

一大盆猪肉炖粉条,油汪汪的喷香;一盘过油肉,外酥里嫩;还有凉拌黄瓜、炒土豆丝。

最管饱的是一大盆揪片儿,浇上西红柿卤,吃着格外香。

酒是村里老匠人酿的高粱酒,刚入口辣乎乎的,一口咽下去,暖到了肚子里,真舒服。

老乡们知道我是当兵的,轮番过来敬酒。

一口一个“解放军同志”,我实在推不过,喝了四五杯,脸都红透了,头也有点晕。

晚上王根生急切的拉着我去闹洞房。

村里的闹洞房规矩简单,就是让新郎新娘唱首《东方红》,再给大家分块喜糖,一群人笑闹了半个多小时就散了。

我在部队养成了早睡早起的习惯,哪怕喝了酒,第二天还是天刚蒙蒙亮就醒了,起来后帮着王根生扫了扫院子,又劈了些柴,干了些杂活。

早饭吃的是小米粥就咸菜,刚吃完我就收拾背包准备回部队。

根生却按住我的包:“急啥?好不容易来一趟,多住两天,我还没跟你唠够部队的事儿呢!”

盛情难却,

我只好留了下来。

接下来的三天,林晚秋每天都会来根生家。

有时拎着一篮刚摘的西红柿,有时端着一碗热乎乎的南瓜粥,来了就安安静静地坐在一旁,听我跟根生聊部队的训练、执行任务的经历。

偶尔我不好意思,故意找话题问她做布鞋的诀窍是什么?

她才会多说两句,教我怎么看针脚密不密、鞋底软不软。

有一次我随口提了句“部队的胶鞋硬,长时间行军磨脚”,她没接话,只是默默记在了心里。

我走的前一晚。

王根生拉着我坐在炕头,点了袋旱烟,抽了两口才慢悠悠地问:“你觉得晚秋这姑娘咋样?我知道她家以前的情况,可这姑娘心眼实、能干活,对你也上心,你俩要是能处,我帮你撮合撮合。”

我心里一紧,赶紧摆手:“根生,我知道晚秋是好姑娘,可我是军人,常年在部队待着,聚少离多,而且她家里情况特殊,我怕委屈了她,也怕队里有闲话。”

王根生叹了口气:“委屈啥?晚秋都跟我说了,她就佩服当兵的,觉得你人实在。你再好好想想,别错过了好姑娘。”

那天晚上,我翻来覆去没睡好,满脑子都是晚秋拘谨又真诚的样子。

第二天一早。

我背着背包准备去村口坐驴车,刚走到老槐树下,远远就见林晚秋一个人站在那儿,眼睛红红的,像是哭了很久,手里捧着个布包。

见我过来,她把布包往我手里塞,声音带着点哽咽:“上次我听你说胶鞋磨脚,这几天有空特意赶做了双布鞋,鞋底纳了五层布,软和,行军的时候穿。”

我打开布包一看,是一双黑粗布鞋,鞋面上的针脚整整齐齐,鞋底纳得厚厚的,仔细摸起来还带着点余温。

我知道,纳这样一双布鞋,得熬好几个通宵,尤其是五层厚的鞋底,一针一线都得用劲拽。

我鼻子一酸,把布鞋紧紧揣进背包,跟她说了句“谢谢你,路上注意安全”,就赶紧转身走了,怕再多说一句,眼泪就掉下来。

回到部队后没半个月,我就收到了晚秋的信。

信封是用旧报纸糊的,里面的信纸也是裁好的作业纸,字迹工工整整,内容都是些家常话:

“我娘种的黄瓜熟了,比集市上的甜”“村里的代销点进了新的肥皂,我帮你留了一块”

“你穿那双布鞋要是挤脚,就给我回信,我再给你做一双大码的”。

出于礼貌,我给她回了信,叮嘱她别总是熬夜做布鞋,照顾好自己和她娘才最重要。

从那以后,她每个月都会给我写一封信,有时信里会夹着几片晒干的菊花,说“泡水喝能败火,你训练累,多喝点”。

后来部队任务变多,我既要带队训练,又要整理训练报告,忙得脚不沾地,回信就越来越少,到最后几乎断了联系。


感谢有你

可我万万没想到。

1979年春天。

林晚秋居然背着一个大布包袱,出现在了我们部队门口。

那天我正在操场带战士们练刺杀,通信员跑过来喊我:“排长,门口有个山西来的姑娘找你,说叫林晚秋!”

我心里一惊,赶紧往门口跑,就见晚秋站在传达室旁边,头发被风吹得乱糟糟的,脸上带着旅途的疲惫,却笑着跟我挥手,布包袱上还印着“平遥特产”的字样。

战友们都围过来看,有人打趣我“藏了个这么贤惠的对象”。

连长也走过来拍了拍我的肩膀:“小李,这姑娘千里迢迢来找你,这份心意有多沉,你小子可得好好对人家。”

那段时间,战友王根生也给我写了好几封信,说晚秋为了来部队,攒了大半年的路费,还跟村里的亲戚借了点钱,出发前怕我嫌她家里情况特殊,还纠结了好几天。

我看着林晚秋手里攥着的布包袱——里面装着她娘做的腌菜、她自己缝的枕套,再想起那双带着余温的粗布鞋、那些夹着菊花的信。

我心里的犹豫一下子就散了,拉着她的手说:“晚秋,委屈你跑这么远,以后我好好对你。”

1980年冬天。

我趁着探亲假回了山西,不顾家里“她是地主闺女,怕影响你前途”的强烈反对,和林晚秋领了结婚证。

没有隆重的仪式,就请王根生和村里几个相熟的老乡吃了顿便饭。

林晚秋穿了我给她买的第一件新衣裳——一件红色的灯芯绒褂子,她摸了又摸,笑得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

婚后她跟着我去了部队家属院。

家属院的房子小,冬天没有暖气,她就提前把我的棉衣、棉鞋焐热;我训练晚归,她就把饭菜温在煤炉上,从不说一句苦。

后来闺女出生,她又当妈又当爸,白天送闺女去家属院的托儿所,晚上还要缝布鞋、做衣裳补贴家用,从不让我为家里的事分心。

日子一晃就是几十年,闺女也大学毕业了、工作成家,可晚秋却没能陪我享几年福。

八年前,她查出了胃癌,晚期,没熬到第二年春天就走了。

临终前,她拉着我的手,声音轻得像羽毛:“这辈子能跟你在一起,我不后悔,就是……就是没再给你做几双布鞋,你那双旧的,该磨破了。”

如今我搬进了闺女的新房,还是记得把那张卷边的黑白照装了相框,摆在了床头。

每天早上醒来,第一眼就能看到她攥着衣角笑的样子,仿佛就像她还在我身边一样。

床头柜的抽屉里,还放着她当年送我的第一双粗布鞋,鞋底的针脚虽然磨淡了些,却依旧扎实,就像我们俩的日子,平平淡淡,却满是真心,这辈子都忘不掉。



如果你喜欢我的作品,请点赞、收藏、评论,也可以转发,谢谢你把美好分享给更多的人。

您的“点赞”和“收藏”,是我继续努力创作的动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日本称已向美国出口爱国者导弹

日本称已向美国出口爱国者导弹

界面新闻
2025-11-20 10:43:18
割让顿巴斯,军队减半,俄语为国语,美国版和平条款更恶劣

割让顿巴斯,军队减半,俄语为国语,美国版和平条款更恶劣

史政先锋
2025-11-20 14:01:15
11月24日!广州市番禺区第二人民医院王兴强教授到威海市中医院开展保胆取石、保胆切息肉手术

11月24日!广州市番禺区第二人民医院王兴强教授到威海市中医院开展保胆取石、保胆切息肉手术

威海晚报
2025-11-19 16:41:32
长城魏建军,又放了一炮!整个行业被炸懵

长城魏建军,又放了一炮!整个行业被炸懵

象视汽车
2025-11-18 07:00:02
刚宣布!人民币,大消息!

刚宣布!人民币,大消息!

中国基金报
2025-11-20 11:52:48
相亲女带9个闺蜜来把关,肆意点单超5万,男子:我来吃一碗面就走

相亲女带9个闺蜜来把关,肆意点单超5万,男子:我来吃一碗面就走

多久情感
2025-11-19 15:14:40
站着的霍金,罕见的李嘉诚,20岁的屠呦呦,这是朋友圈最珍贵的照片

站着的霍金,罕见的李嘉诚,20岁的屠呦呦,这是朋友圈最珍贵的照片

空间设计
2025-11-09 12:15:02
她是陈思诚女友,条件不输佟丽娅小他21岁心胸大,为何一直捧不红

她是陈思诚女友,条件不输佟丽娅小他21岁心胸大,为何一直捧不红

凡知
2025-11-19 12:09:11
单反时代谢幕!双十一销冠仅卖100台,万元镜头白菜价

单反时代谢幕!双十一销冠仅卖100台,万元镜头白菜价

商悟社
2025-11-15 23:03:04
华国锋任代总理后,登报成难题,毛主席一锤定音:这好办,去一字

华国锋任代总理后,登报成难题,毛主席一锤定音:这好办,去一字

史之铭
2025-11-17 14:18:35
莱万传记:巴萨曾要求停止进球,不然需付给拜仁250万奖金

莱万传记:巴萨曾要求停止进球,不然需付给拜仁250万奖金

懂球帝
2025-11-19 23:22:09
农村三大“最脏食物”曝光,第一名毒性极强,很多人却还在吃

农村三大“最脏食物”曝光,第一名毒性极强,很多人却还在吃

禾寒叙
2025-10-31 19:54:02
西班牙想要的,中国终于给了,铁板一块的欧洲,冒出一个缺口

西班牙想要的,中国终于给了,铁板一块的欧洲,冒出一个缺口

历史求知所
2025-11-19 15:55:03
无人扶我凌云志,我烂泥亲自爬上墙,网友:全是高手!

无人扶我凌云志,我烂泥亲自爬上墙,网友:全是高手!

夜深爱杂谈
2025-11-19 21:49:29
揭秘县城政治生态:四色共治,婆罗门正在逐渐被削弱

揭秘县城政治生态:四色共治,婆罗门正在逐渐被削弱

山股长
2025-11-20 09:09:57
陈梦回应女团夺冠

陈梦回应女团夺冠

大象新闻
2025-11-20 07:42:04
释永信被正式批捕!挖出哪些不为人知的秘密?私下里他和谁在一起

释永信被正式批捕!挖出哪些不为人知的秘密?私下里他和谁在一起

刚哥说法365
2025-11-16 14:35:38
年轻人正在逃离上海!这事怪不了任何人,577万老人换谁也顶不住

年轻人正在逃离上海!这事怪不了任何人,577万老人换谁也顶不住

南权先生
2025-06-16 15:26:16
中方换上新打法,连断日本3条财路,高市报复来了,自卫队将出兵

中方换上新打法,连断日本3条财路,高市报复来了,自卫队将出兵

书中自有颜如玉
2025-11-20 15:41:17
泰国国王访华回国现场:王后亲自驾车回居所,国王在副驾招手

泰国国王访华回国现场:王后亲自驾车回居所,国王在副驾招手

新京报
2025-11-19 17:21:56
2025-11-20 20:39:00
糖逗在娱乐
糖逗在娱乐
娱乐至上
290文章数 1505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艺术要闻

陈洪绶:花鸟册二十开

头条要闻

天合光能:与霸王茶姬尚未有任何关联交易或商业合作

头条要闻

天合光能:与霸王茶姬尚未有任何关联交易或商业合作

体育要闻

Faker,何以成为Faker

娱乐要闻

胡彦斌的每一任都是大美女

财经要闻

中央要求增加地方自主财力 有哪些动作

科技要闻

马云发话了:冲第一

汽车要闻

AI驱动内容营销新纪元 2026网易年度新车总评榜揭晓

态度原创

健康
亲子
房产
教育
公开课

警惕超声报告这六大"坑"

亲子要闻

糖果小虫子比美大会

房产要闻

超95亿!三亚巨量资产,突然甩出!

教育要闻

“水哥”王昱珩自曝女儿对啥都没兴趣!天才爸爸被自创的育儿经…坑了?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