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关品方
76年前的今天(1949年10月24日),解放军乘胜追击,发动金门战役,登陆滩头,奋战56小时,10月27日不幸失败。中央决定海战方面暂停,侧重解放内陆西北、西南、西藏,清剿地方反动流寇势力。1950年韩战爆发,美国第七舰队进驻台湾海峡,自此金门虽然近在咫尺,除了1958年金门炮战之外,迄今为止一直没有再对金门采取军事行动。
![]()
当年金门战役失败的主要原因包括情报误判与轻视敌军。战前情报显示金门守军约 2 万人,但实际兵力达 4 万余人(有胡琏兵团的精锐部队)。解放军有轻敌情绪,仅携带单日口粮和轻型武器,又缺乏统一指挥,三批登陆部队各自为战,未想清楚怎样建立稳固的滩头阵地。当年参谋部未掌握潮汐规律,导致船只搁浅无法返航,后续部队无法增援。登岛部队与指挥部失去通信联系,陷入孤立。加上海空力量薄弱,无海军舰艇和空军飞机掩护;后勤补给不足,船只征集困难,仅足够运送 3 个团的兵力。国民党守军在胡链的指挥下,依托坚固工事顽抗,又有海空支援,解放军一度抢滩成功后无以为继,最终惨败。
中央对金门战役有深刻检讨,毫不隐瞒当年失败的事实。解放军 9000 余人参战,阵亡 3800 余人,被俘 5000 余人,全军覆没。金门战役成为解放战争中解放军最大的损失之一,遂有后续调整战略,暂缓解放台湾,加强特工布网、组织军情收集。1950年5月17日舟山解放,得力于隐蔽战线“东海小组”(吴陈朱聂)提供的情报。“东海小组”情报网被破坏后,后续无法进行攻台部署。
当年防守金门的国民党军是悍将胡琏(1907至1977,享年70岁),陆军一级上将,军事生涯贯穿北伐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他是陕西华县(今渭南市)人,1925年(18岁)考入黄埔军校第四期,毕业后历任排长、连长。1928年加入陈诚的“土木系”部队(第18军),逐步晋升营长、团长。1937年淞沪会战,胡琏任第11师第66团团长,率部死守上海罗店,顽强阻击日军;以战功升任第67师第119旅旅长,转战苏南、开展游击战。1938年指挥部队配合海军布雷长江。1943年升任第18军军长,指挥石牌保卫战,成功阻击日军西进,是抗战关键胜利战役之一。解放战争时期,胡琏在华东战场,任整编后的第11师师长,参与宿北战役(1946年)、南麻战役等,与粟裕多次交锋,被评价为“狡如狐,猛如虎”。1948年淮海战役,胡琏任第12兵团副司令,双堆集战役失败,指挥突围时负伤。
![]()
1949年,胡琏任金门防卫司令,指挥国民党军取得金门战役胜利,被誉为“金门王”。他跟随蒋介石退守台湾后,1952年晋升陆军上将,后任陆军副总司令、“总统府”战略顾问。1957年再度出任金门防卫司令,参予1958年金门炮战;1964年转到外交领域,任驻南越大使8年(到1972)。晚年入台湾大学攻读历史学博士(专注宋史研究),1977年在台北病逝。
胡琏以悍勇善谋著称,麾下第18军是国民党军“五大主力”之一,参与“围剿”红军和国共内战,1949年的金门战役是他的高光时刻。
笔者本文介绍胡琏,因为他和中共隐蔽战线“东海小组”的吴石将军有交手。两人对立,是基于国共内战时期彼此不同的政治立场和军事对抗的背景。
吴石是中共“特别党员”(并未正式入党),潜伏在国民党军参谋部,为解放军提供了大量重要军事情报。胡琏是国民党的重要将领,负责指挥军事行动,1949年主持金门的防御工作。蒋介石视金门为反攻大陆的基地,因此特别重视,委胡琏以重任。吴胡两人处于敌对阵营,胡对吴的身份毫不知情。两人一明一暗,在军事和政治上存在对抗关系。吴石提供的布防情报对胡琏的军事部署构成了重大威胁。吴石曾经提供金门要塞图,详细标注了金门的防御漏洞,使得解放军能够了解胡琏部队的部署。胡琏得知军机不知何故泄漏出去,不得不连夜调整布防,一度对他的军事计划造成干扰。胡在明处吴在暗处。吴石在金门战役前将重要情报传递给解放军,包括胡链修改后的作战计划和布防图,可惜解放军由于自身的原因(如上述)导致金门战役失败。但胡琏部队亦蒙受不少损失,在金门滩头有大量伤亡。
在胡琏举办的庆功会上,吴石有感于兄弟阋墙,未能减少同胞的无谓死伤而黯然。在胡琏部队欢腾喧闹之时,吴石为同属“东海小组”的陈宝仓挡酒。吴胡之间的对立关系,在国共斗争史上具有重要象征意义,反映了当年中国复杂的政治和军事局势。吴石站在人民的一边,为百姓苍生着想,希望内战尽早结束,减少无谓牺牲。国共斗争为什么你死我活?其深层次的矛盾和斗争的本质,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笔者另文详细分析。
历史总要翻篇,往事并不如烟。胡琏共有八名子女,三子五女。长子胡之光,三子胡之耀。孙男胡敏越是胡之光之子、孙女胡敏珍是胡之耀之女。1949年金门战役硝烟散尽的50年后,踏入21世纪,胡敏越和胡敏珍两人多次回陕西老家祭祖,频繁来往于海峡两岸。
胡敏珍现任“胡琏将军和平公益促进会”理事长,长期致力于两岸和平统一事业。她积极推动两岸交流,多次组织老兵骨灰归乡活动,践行她祖父胡琏 “落叶归根” 的遗愿,促进两岸民间互动与文化交流。她帮助台湾老兵完成遗愿,多次带队访问陕西老家,促进两岸宗亲联谊与文化认同,经常举办两岸学术研讨和文化交流活动,增进理解与互信。
![]()
胡敏珍获北京颁发 “2020 年度中华杰出女性” 称号,被媒体称赞她是 “两岸民间交流的重要桥梁”。她参与创办 “中华黄埔四海同心会”,联系黄埔军校后代,推动两岸青年交流,强调 “两岸同根同源”,积极传播爱国精神。胡敏珍以实际行动践行家族使命,展现了对历史的尊重以及对和平的追求,在两岸民间交流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她是现任“台湾中华统一促进党”常委,2018年访问上海并参观孙中山故居,2023年捐赠胡琏将军白玉雕像给金门县政府。她致力于两岸和平交流,不惮手续繁复,亲自护送在台逝世的老兵们的骨灰回到大陆安葬。她做的是别人不愿意做、也不敢做的事。但她认为这是让那些思乡的人踏上归乡之途,将他们的骨灰交到大陆的后代手中。
吴石牺牲已75年,胡琏亦已逝世48年。他们的孙辈分别在祖国山河大地各展所长,海峡两岸已换了人间。记得鲁迅有诗《题三义塔》: “奔霆飞熛歼人子,败井颓垣剩饿鸠。偶值大心离火宅,终遗高塔念瀛洲。精禽梦觉仍衔石,斗士诚坚共抗流。渡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两岸同属中华民族,都是中华儿女,大家都是中国人,应共同为国家建设和民族复兴共同奋斗;关键是和平统一。
那些现时在台湾宝岛之上,认为自己是美国人或日本人的,应该公开表白讲清楚。那么,他们的身份就是美籍或日裔的“中国台湾”人,自有国家的国籍法等相关法律适当处理,但请他们不要妨碍两岸早日和平统一,不要搞“台独”或“独台”,不要搞“明独”或“暗独”,不要倚美倚日拒统,不要逆潮流而动。时代不同了,回顾75年前的金门战役,相信凡是有血性有良知的中国人,都不想看到重演当年手足相残的惨痛一页。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