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个造口是我的‘功勋章’!”在三明市第一医院胃肠外科病房,61岁的巫先生声音洪亮,手捧一块镌刻着“白求恩精神”的牌匾,与数月前判若两人。
![]()
谁也想不到
眼前这位精神矍铄的老人
不久前刚经历了一场生命冒险
凶险叠加:尿毒症患者查出直肠癌
几个月前,巫先生发现便后带血,检查结果令人心惊——距肛门4厘米处发现恶性肿瘤。
雪上加霜的是,巫先生还是一名慢性肾脏病5期(尿毒症)患者,每周需要接受血液透析三次。
“尿毒症并发肠癌患者是外科手术的高风险人群,巫先生的组织脆性大,手术中血压易波动,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容易紊乱。手术过程犹如在薄冰上开推土机!”胃肠外科余世潮主任介绍,“加上巫先生的直肠肿瘤位置低、局部肿瘤大,且男性骨盆狭小,要根治性切除病灶,难度极大。”
命悬一线:凌晨三点的急诊手术
就在医生团队为巫先生精心制定术前方案时,他的病情突然急转直下:突发大量便血,血色素持续下降。经止血、输血纠正后,病灶仍持续出血,巫先生在休克边缘徘徊。
“必须立即手术!”余世潮主任与家属充分沟通后,决定紧急为患者实施手术根治切除治疗。
凌晨三点,手术室灯火通明,团队凭借腹腔镜技术精准操作,最大限度减少损伤与出血……历经四个小时,手术顺利完成。
![]()
术后经ICU监护治疗,巫先生病情逐步稳定,顺利转回胃肠外科病房接受进一步康复。
![]()
牌匾背后的医患情深
日前,巫先生回到三明市第一医院复诊,恢复情况远超预期。
巫先生指着腹部的造口对余世潮主任说:“你看我现在,能吃能走,感觉越来越好!这个造口是我的‘功勋章’,它时刻提醒我,是胃肠外科的医生护士们把我从鬼门关拉了回来!”
这句朴素的感谢,传递的不仅是一位重获新生患者的喜悦,更是对医护团队医疗技术与人文关怀的双重认可。
(邓剑云 吴惠蓝)
现在刷到我们全凭缘分
大家记得设置星标
关注精彩内容不迷路~

编辑:林淑婷
审核:黄美辉、刘碧华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