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心电图、甲状腺都查了,
没毛病,
可我天天半夜醒来,全身是汗,
一点小事就炸毛,
跟家里人吵得都快翻脸了……
医生,我是不是得了啥怪病?”
上周,52岁的张女士攥着一叠检查单,愁眉苦脸地坐在福州市第一总医院妇科诊室里。直到医生说出“答案”,她才愣了:“更年期?我以为就只是不来月经,没想到这么难受!”
不少像张女士这样
对更年期“一知半解”的女性
正被潮热、失眠、情绪差等症状困扰
福州市第一总医院妇产科医生
想跟大家聊聊:
更年期不是“病”,平稳度过有方法。
更年期≠绝经
是女性的“自然过渡期”
“更年期不是疾病,是女性从生育期过渡到老年期的自然生理阶段。”福州市第一总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夏泳解释,这个阶段的核心变化,是卵巢功能慢慢衰退,雌激素水平降了下来。
大多数女性会在45-55岁进入更年期,最直观的标志是月经变得不规律,最后慢慢停止。但除了月经变化,雌激素紊乱或缺乏,还会让身体跟着“闹脾气”——比如潮热、盗汗、情绪波动,这些都是常见反应。
“别硬扛!”夏泳提醒,如果这些症状已经影响到日常生活,尽早找医生,不仅能缓解不适,还能减少长期雌激素缺乏带来的风险,比如骨质疏松、心脑血管问题。
![]()
▲夏泳(左二)在门诊中
另外
很多人把“绝经”和“更年期”画等号
其实两者不一样
夏泳解释,绝经指的是女性40岁以后,月经停满1年,排除怀孕和其他导致停经的疾病,就算绝经了。
而更年期是个更宽泛的“时间段”——从女性生育功能开始下降,到彻底衰老,没有明确的起点和终点。咱们常说的“更年期综合征”(医学上叫绝经综合征),就是在月经从规律到停止的过程中,伴随的各种不适。
最年轻的患者为40岁出头
平稳度过有妙招
医院妇产科还接诊过一位40岁出头的患者,因为月经紊乱就医,查出孕激素缺乏,补充后症状就改善了。“不是只有50岁左右才会有更年期问题,早的40岁出头也可能遇到。”福州市第一总医院妇产科副主任医师林培红说。
![]()
▲林培红(右一)在为病人解释病情
当然
不是所有人都需要吃药
调整生活方式是基础
林培红给出了几个实用建议
•均衡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物,适量补充优质蛋白,如鱼、豆制品。同时增加钙的摄入,如牛奶、酸奶等。
•规律运动:每周坚持3-5次运动,如快走、瑜伽、游泳等,有助于改善情绪、增强骨骼密度。
•保证睡眠: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睡前避免饮用咖啡、浓茶,可尝试温水泡脚、听轻音乐等方式放松。
•管理情绪:多与家人朋友沟通,培养兴趣爱好,如读书、绘画、旅游等,转移注意力,缓解压力。
如果生活调整后,症状还是很严重,也可以找医生评估。林培红说,激素水平低,医生会短期规范用雌激素补充治疗,快速缓解潮热、盗汗;失眠、焦虑症状严重,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镇静催眠药或抗焦虑药;担心骨质疏松,也能补点钙剂和维生素D。
“很多时候,女性的情绪波动不是‘无理取闹’,是生理变化引起的。”夏泳特别提到,家人的理解和支持很关键。更年期是人生的一个阶段,不是“坎”,了解它、接纳它,再用对方法,就能舒舒服服度过。
现在刷到我们全凭缘分
大家记得设置星标
关注精彩内容不迷路~

福建卫生报全媒体记者:陈坤
通讯员:吴铃 陈文璇
编辑:菲菲
审核:黄美辉、刘碧华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