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690亿国补本应助家电企业,实际到账不足五成,资金都去哪了

0
分享至

前言

就在10月中旬690亿第四批国补正式下达的当口,这笔本该救急的资金却在路上走得格外缓慢。

财政部最新数据让人印象深刻:全国只有38%家电企业真正收到首批补贴,平均到账比例连五成都不到,西北地区家电销量更是直接掉了30%

690亿巨资为何卡在半路上?企业分化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秘密?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编辑:倏禹

690亿国补下达两月,六成企业仍在等钱

说起这690亿国补,本来是个大好事。8月份政策一出,各地家电企业都摩拳擦掌,想着这下终于有救了。特别是那些库存积压严重的传统制造商,更是把这笔钱当成了救命稻草。

结果两个多月过去了,现实却给了大家一记响亮的耳光。最新统计显示,第一批申请国补的企业中,真正拿到钱的比例只有38%。这个数字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超过六成的企业还在苦等资金到账。


更让人揪心的是地区差异,东部沿海地区情况稍好,企业到账率能达到45%左右,但西北、西南等地区就惨了,有些省份的到账率甚至不到20%

以宁夏为例,全区申请国补家电企业有127家,截至10月底真正收到钱的只有23家,到账比例连两成都不到。钱到不了账,销售自然就上不去。


西北地区的家电销售数据印证了这一点:9月份销量同比下滑30%,10月份更是跌破了35%。一些经销商无奈地说,顾客本来冲着补贴来的,结果钱迟迟不到位,到嘴的鸭子都飞了。

反观那些较早拿到国补的企业,日子就好过多了。美的、海尔这些头部品牌,不仅第一时间收到了补贴资金,还凭借充裕的现金流迅速抢占市场份额。数据显示,9月份美的家电销量同比增长72%,海尔也有60%的增幅。


同样是做家电,差距咋就这么大呢?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家电经销商道出了实情:大企业有专门的财务团队处理补贴申请,材料准备得齐全规范,审核自然快。

我们这些小企业,连个专职会计都没有,填个表都要磨蹭半天,能不慢吗?这种分化现象,正在从数字变成现实的残酷。


申请材料从3页变30页,企业叫苦政府也难

要说国补发放慢,还真不能全怪政府办事效率低。这事儿得从政策设计说起。跟前几年相比,今年的国补申请门槛明显提高了。以前企业只要提供基本的营业执照、销售凭证就行,现在光材料清单就有30多项

环保达标证明、能效认证报告、产品质量检测、企业征信记录、财务审计报告......每一样都不能少。


一位在财政局工作了十多年的老同志感慨:现在审核国补申请,比当年审核扶贫资金还要严格。每份材料都得仔细核查,生怕出半点差错。

为啥要求这么严?说白了,是被前几年的教训给吓怕了。2022年就曾经出过问题,某省有家企业虚报销售数据,骗取了800多万国补资金。事情败露后,不仅企业被罚得血本无归,相关审核人员也被追究责任。


程序复杂了,审核时间自然就拉长了。原来一个星期能办完的事,现在至少要一个月。碰上材料有问题需要补充的,时间就更长了。除了审核严格,财政压力也是个现实问题。

今年地方财政普遍紧张,很多地方政府都在精打细算过日子。690亿国补虽然是中央财政出大头,但地方也要配套一部分资金,这对本就捉襟见肘的地方财政来说,确实不是小数目。


一位地方财政局负责人透露了实情:中央给的钱确实到了,但我们也要按比例配套地方资金。现在各项支出都在压缩,这笔配套资金从哪儿挤出来,确实让人头疼。有时候不是不想快点发,实在是手头紧。

更关键的是,审核人员不够用。全国几万家家电企业排队申请国补,但各地财政部门负责审核的工作人员就那么几个。按现在的审核标准,一个人一天最多能处理5-6份申请,算下来整个流程走完起码要两三个月。


这就形成了一个矛盾:企业嫌审核慢,政府也觉得压力大。但这种严格审核,客观上确实起到了优胜劣汰的作用。那些管理规范、实力雄厚的企业更容易通过审核,而一些基础薄弱的企业则被自然淘汰。

头部品牌订单爆满,中小企业却在裁员

同样面对国补政策,不同企业的命运却截然不同。美的集团就是最好的例子。作为行业头部企业,美的不仅有专业的政策解读团队,还有完善的内控体系。


国补政策一出台,他们就第一时间组织人员研究细则,准备申请材料。结果自然是抢到了头筹。9月份美的家电销量同比暴涨72%,其中冰箱、洗衣机等大家电品类增幅更是超过了80%

销售额的大幅增长,让美的有了更多资金投入到产品研发和市场推广上,形成了良性循环。海尔的表现同样亮眼。


凭借多年积累的渠道优势和品牌影响力,海尔不仅快速获得了国补资格,还通过精准的营销策略将补贴效应最大化。家电销量同比增长60%,利润率也有显著提升。

这些头部企业的成功,形成了鲜明的示范效应。消费者在选购家电时,更倾向于选择那些已经获得国补资格的知名品牌,这进一步巩固了大企业的市场地位。

但中小企业的日子就没这么好过了。以浙江一家传统家电制造企业为例,公司成立已有15年,产品质量也过得去,但就是在国补申请这一关被卡住了。

由于缺乏专业的财务团队,申请材料反复被退回修改,前前后后折腾了2个多月还没通过审核。


老板娘说得很直白:我们就是个小作坊起家的企业,哪里懂得那些复杂的申请程序。眼看着订单一天天减少,员工工资都快发不出来了。如果再拿不到国补,恐怕只能考虑关门了。

类似的情况在全国并不少见。据不完全统计,在申请国补的企业中,员工人数在50人以下的小微企业,通过率只有25%左右,远低于大中型企业60%以上的通过率。


这种分化趋势正在加速行业洗牌。一些抗风险能力弱的小企业开始主动退出市场,而有实力的企业则趁机扩大规模,收购整合资源。家电行业的集中度正在快速提升,马太效应越来越明显。

有业内人士预测,这轮国补政策调整下来,至少会有20%的中小家电企业被淘汰出局。表面上看这是政策执行的副作用,但从长远来看,可能正是政策制定者希望看到的结果——通过市场化手段,推动行业向规范化、集约化方向发展。


放大图片

国补倒计时24个月,谁能在退潮前上岸

按照既定计划,国补政策将在2026年底正式退出。这意味着,家电行业只有24个月的缓冲期,来适应"后国补时代"的市场环境。对很多企业来说,这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从目前的发展趋势看,行业分化还会进一步加剧。那些在国补政策中受益的头部企业,正在利用这段时间加强技术研发,提升产品竞争力。


美的集团就宣布,将投入100亿元用于智能家电技术升级,目标是在国补退出前建立起技术护城河。海尔的策略则更加多元化。

除了继续深耕传统家电市场,还大力发展智能家居生态,试图通过场景化服务为用户创造更多价值。这种从单品销售向生态服务转型的做法,正在成为行业新趋势。


放大图片

相比之下,中小企业的选择就比较有限了。一部分企业选择抱团取暖,通过合作联盟的方式降低成本、分担风险。另一部分则专注于细分领域,走差异化竞争路线。还有一些企业干脆主动寻求被收购,希望能搭上大企业的便车。

但无论采取哪种策略,企业都必须面对一个现实:国补退出后,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失去了政策支撑,企业只能靠真本事说话。产品质量、技术创新、服务体验,这些硬指标将成为决定企业生死的关键因素。


从消费者角度看,国补退出未必是坏事。政策补贴往往会扭曲市场价格,影响消费者的理性选择。当补贴退出后,家电价格将回归真实的市场水平,消费者反而能够买到性价比更高的产品。

更重要的是,没有了补贴依赖,企业会更加注重产品本身的竞争力。这将推动整个家电行业向高质量发展转型,从过去的价格竞争转向技术竞争、品质竞争。长远来看,这对行业健康发展是有利的。


有专家预测,2026年国补退出后,家电行业将迎来新一轮洗牌。届时,能够生存下来的企业将是那些真正具备核心竞争力的企业。

它们不仅要有过硬的产品技术,还要有完善的供应链管理、高效的销售网络和良好的品牌口碑。从这个角度看,当前的国补分化现象,可能正是行业走向成熟的必经之路。


结语

690亿国补的分化执行,表面看是政策落地的阵痛,实际上是市场优胜劣汰的自然选择。

当政策红利逐渐退潮,真正有实力的企业才能站稳脚跟,家电行业正在经历从政策驱动向创新驱动的关键转型。

你觉得哪类企业能在这轮变局中笑到最后?欢迎分享你的观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孙起鹏任商丘市人民政府副市长、代理市长

孙起鹏任商丘市人民政府副市长、代理市长

大象新闻
2025-11-20 11:22:03
5个影后集体爆猛料,导演慌了,却把我看爽了!

5个影后集体爆猛料,导演慌了,却把我看爽了!

妈咪OK
2025-11-19 17:54:04
申家为何敢全家性命,押在一个“没人性”的律师?

申家为何敢全家性命,押在一个“没人性”的律师?

奇葩游戏酱
2025-11-19 01:11:16
刚刚发布!辽宁省管干部任前公示

刚刚发布!辽宁省管干部任前公示

鲁中晨报
2025-11-20 21:24:07
加拿大前奥运选手成跨国大毒枭!身高193厘米,被FBI列入“十大通缉犯”

加拿大前奥运选手成跨国大毒枭!身高193厘米,被FBI列入“十大通缉犯”

红星新闻
2025-11-20 17:03:18
东北一男子穿睡衣取外卖,不幸被锁在零下10℃的室外,在车库中苦等一小时

东北一男子穿睡衣取外卖,不幸被锁在零下10℃的室外,在车库中苦等一小时

观威海
2025-11-20 09:10:04
俞敏洪回应“内部信”争议:所乘邮轮舱位价在20-25万之间,没有花148万,计划明年带10名左右优秀员工游南极

俞敏洪回应“内部信”争议:所乘邮轮舱位价在20-25万之间,没有花148万,计划明年带10名左右优秀员工游南极

极目新闻
2025-11-20 10:49:05
一夜负债200亿?电动车巨头轰然倒塌:终于活成贾跃亭信徒

一夜负债200亿?电动车巨头轰然倒塌:终于活成贾跃亭信徒

蔡蔡说史
2025-11-15 05:12:34
见识中国收拾日本的手段,李在明改了仨字:日本必须比中国矮一头

见识中国收拾日本的手段,李在明改了仨字:日本必须比中国矮一头

历史有些冷
2025-11-19 22:15:03
央视曝光4种“致癌日用品”,家里千万别囤!越囤全家身体越差!

央视曝光4种“致癌日用品”,家里千万别囤!越囤全家身体越差!

39健康网
2025-11-16 20:35:40
台媒:柯文哲已低调回民众党中央党部办公,党内人士称其“不太会插手党务”

台媒:柯文哲已低调回民众党中央党部办公,党内人士称其“不太会插手党务”

环球网资讯
2025-11-20 09:39:50
悲催!一幼师哭诉称花了几十万学费读了大专本科,现在月薪2000元

悲催!一幼师哭诉称花了几十万学费读了大专本科,现在月薪2000元

火山诗话
2025-11-21 07:03:43
中美俄难得意见一致,宁可日本从地球上消失,也坚决不允许它拥核

中美俄难得意见一致,宁可日本从地球上消失,也坚决不允许它拥核

文史旺旺旺
2025-11-19 21:14:04
解放军做好了最坏打算,测试三战场景,推演结果与美方十分相似

解放军做好了最坏打算,测试三战场景,推演结果与美方十分相似

文史旺旺旺
2025-10-28 21:01:09
热搜爆了!胡彦斌和易梦玲拥吻,疑似恋情曝光

热搜爆了!胡彦斌和易梦玲拥吻,疑似恋情曝光

鲁中晨报
2025-11-20 09:06:03
领导最想裁掉的,不是“上班迟到,下班失联”的人,而是经常讲这 5 句话的人

领导最想裁掉的,不是“上班迟到,下班失联”的人,而是经常讲这 5 句话的人

互联网思维
2025-11-18 23:35:16
被景甜惊艳到!前凸后翘的曲线,张继科恐怕肠子都悔青了!

被景甜惊艳到!前凸后翘的曲线,张继科恐怕肠子都悔青了!

阿废冷眼观察所
2025-11-18 13:21:59
分析:活塞队会孤注一掷进行交易以巩固总冠军争夺者的地位吗?

分析:活塞队会孤注一掷进行交易以巩固总冠军争夺者的地位吗?

好火子
2025-11-21 04:12:06
琉球不属日本,50年代琉球老照片:街头到处是中文,琉球女孩漂亮

琉球不属日本,50年代琉球老照片:街头到处是中文,琉球女孩漂亮

法老不说教
2025-11-19 15:02:39
曝卡塞米罗与曼联周薪分歧,差太多恐离队!阿莫林想留却无法做主

曝卡塞米罗与曼联周薪分歧,差太多恐离队!阿莫林想留却无法做主

罗米的曼联博客
2025-11-21 07:17:57
2025-11-21 07:36:49
晨光漫记
晨光漫记
用文字记录每一个平凡清晨的不平凡,分享城市晨景、生活感悟,传递正能量与治愈力量。
370文章数 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数码要闻

华为WATCH D2“悄悄吃上”鸿蒙6,微信手表版上线

头条要闻

俄罗斯再批高市早苗:至今不反省

头条要闻

俄罗斯再批高市早苗:至今不反省

体育要闻

Faker,何以成为Faker

娱乐要闻

胡彦斌的每一任都是大美女

财经要闻

揭秘三体公司原CEO许垚投毒杀人案始末

科技要闻

马云发话了:冲第一

汽车要闻

AI驱动内容营销新纪元 2026网易年度新车总评榜揭晓

态度原创

房产
手机
旅游
家居
艺术

房产要闻

超95亿!三亚巨量资产,突然甩出!

手机要闻

REDMI产品经理:K90标准版是同档难得很全面的产品

旅游要闻

秋假“吸金”力爆棚!下一个宝藏放假城市会是TA吗?

家居要闻

黑白极简 慵懒通透空间

艺术要闻

Vijender Sharma:印度当代著名画家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