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儿来得太突然了!中方刚下单采购了10艘船的大豆,本以为是一笔稳妥的生意,结果阿根廷那边却临时变卦,态度180度大转弯。
要知道,这种大宗交易可不是说取消就能取消的。
更离谱的是,消息一出,外媒马上曝出米莱和特朗普之间有“小动作”,说两人最近频频密谈,目的恐怕不简单。
这背后,究竟是谁在推波助澜?
今年9月22日,阿根廷政府突然宣布了一项重磅消息——暂时取消大豆、豆粕、豆油等农产品的出口关税。
这个政策原本计划执行到10月31日。
消息一出,中国的粮食企业立马行动起来。
要知道,阿根廷是全球第三大大豆出口国,中国则是全球最大的大豆进口国。
![]()
平时阿根廷的大豆出口要缴纳33%的关税,这一免就是三分之一的成本啊!中国企业哪能错过这个机会,立即组织采购团队,跟阿根廷的供应商展开谈判。
短短几天内,中国企业就敲定了10到15艘货轮的订单,总量超过200万吨。
按照每艘船装载20万吨计算,这批大豆的总价值接近10亿美元。
阿根廷的港口瞬间忙碌起来,罗萨里奥港的装船队伍排起了长龙。
可好景不长,10月初,阿根廷政府突然宣布,因为出口额已经达到70亿美元的上限,免税政策提前结束。
这下可把正在装船的中国企业给急坏了。
![]()
有几艘船刚装了一半,突然要补缴关税,成本一下子涨了三成。
就在中国企业忙着处理大豆订单的时候,10月14日,阿根廷总统米莱悄悄飞到了华盛顿。
他此行的目的只有一个——跟美国总统特朗普见面。
这次会面可不简单。
特朗普开门见山,直接摆出了三个条件:第一,取消跟中国的货币互换协议;第二,对出口到中国的农产品恢复高额关税;第三,批准美国企业在阿根廷开采锂矿等战略资源。
特朗普还放了狠话,说如果米莱在明年的中期选举中落选,美国的金融援助立马撤回。
这200亿美元的援助计划,包括了直接贷款、债务重组支持和投资担保等多个方面。
米莱听完这些条件,脸色估计不太好看。
阿根廷现在的经济状况大家都清楚,通货膨胀率超过200%,外汇储备见底,老百姓的日子过得苦哈哈的。
200亿美元对阿根廷来说,无疑是救命稻草。
可问题是,中国是阿根廷的第二大贸易伙伴,更是最大的农产品买家。
今年前8个月,阿根廷出口的高粱有99%都卖给了中国。
大豆、牛肉、红酒,这些阿根廷的拳头产品,中国市场占了大头。
要是真跟中国翻脸,阿根廷的农民和牧场主首先就不答应。
说到中阿关系,不得不提货币互换协议。
2009年,中国和阿根廷首次签署了本币互换协议。
到了2023年6月,这个协议的规模已经扩大到1300亿元人民币,约合180亿美元。
今年4月,双方又把其中350亿元的互换协议延长到2026年中期。
这个协议对阿根廷意味着什么?简单说,就是不用美元也能跟中国做生意。
阿根廷可以用人民币支付从中国的进口,也可以在外汇紧张的时候,用人民币来稳定汇率。
![]()
阿根廷经济部长卡普托曾经公开表示,中阿货币互换协议对阿根廷的经济稳定至关重要。
特别是在美元短缺的情况下,这个协议就像是给阿根廷开了一扇后门,让它能够继续进行国际贸易。
现在特朗普要求取消这个协议,等于是要掐断阿根廷的一条生命线。
米莱心里肯定在打鼓,一边是200亿美元的诱惑,一边是实实在在的贸易利益和金融支撑。
会谈结束后,外界都在猜测阿根廷会做出什么选择。
没过多久,阿根廷内阁首席部长弗兰科斯就站出来说话了。
他明确否认了美方关于"排除中国"的说法,强调阿根廷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
弗兰科斯的原话很有意思:"阿根廷是美国的盟友,但不是附属国。"
这话说得掷地有声,意思很明显——我们可以跟美国合作,但不会被美国牵着鼻子走。
阿根廷政府的态度其实很务实。
他们知道,在当今世界,选边站队不是明智之举。
阿根廷需要美国的金融支持,也需要中国的市场和投资。
两边都得罪不起,两边的好处都想要。
从经济数据来看,阿根廷确实离不开中国。
除了农产品出口,中国企业还在阿根廷投资了大量基础设施项目。
![]()
水电站、铁路、港口,这些项目不仅带来了资金,还创造了就业机会。
如果真的跟中国闹翻,损失的不仅是贸易额,还有未来的发展机会。
特朗普为什么这么急着要阿根廷跟中国切割?这背后是美国重新推行"门罗主义"的野心。
200多年前,美国总统门罗提出"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实际上就是要把拉美当成美国的后院。
这些年,中国在拉美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不仅是贸易,还有投资、基建、技术合作等各个领域。
巴西、智利、秘鲁这些国家,都跟中国建立了紧密的经济联系。
![]()
美国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阿根廷的地理位置特殊,不仅有丰富的农业资源,还有锂矿等战略资源。
锂是制造电池的关键原料,在新能源时代具有极高的战略价值。
美国想要控制这些资源,自然不希望中国插手。
200亿美元看起来很多,但对美国来说,这是一笔划算的买卖。
如果能把阿根廷拉到自己的阵营,不仅能遏制中国在南美的扩张,还能控制重要的资源和航道。
南大西洋的制海权、安第斯山脉的矿产资源,这些都是美国垂涎已久的。
面对美国的挖墙脚行为,中国的反应相当淡定。
外交部发言人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中阿合作建立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中方相信阿根廷会做出符合自身利益的选择。
这种淡定不是没有底气的。
![]()
中国知道,阿根廷需要中国市场的程度,远超过需要美国援助的程度。
农产品是阿根廷的经济支柱,而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农产品进口国。
这种供需关系是任何政治压力都改变不了的。
中国企业在阿根廷的投资也在继续。
最近,中国企业又签下了几个新的基建项目,包括一条连接布宜诺斯艾利斯和内陆城市的高速公路。
这些项目不仅带来资金,还带来技术和管理经验。
阿根廷的处境,其实是很多发展中国家的缩影。
在大国博弈的夹缝中,如何维护自身利益,需要高超的外交智慧。
米莱政府的做法很聪明。
一方面,他去华盛顿见特朗普,表示重视美阿关系;另一方面,又通过官员表态,明确不会中断与中国的合作。
这种平衡术,既不得罪美国,也不疏远中国。
阿根廷还在积极寻求多元化的合作伙伴。
除了中美两国,阿根廷还在加强与欧盟、印度、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联系。
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这是阿根廷从历史中学到的教训。
上世纪90年代,阿根廷曾经完全倒向美国,实行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结果在2001年爆发了严重的经济危机。
![]()
那次危机让阿根廷人明白,过度依赖任何一个大国都是危险的。
说到底,这场围绕大豆和援助的博弈,反映的是当今世界格局的深刻变化。
美国想要重新确立在拉美的主导地位,中国则在稳步推进与拉美国家的合作。
阿根廷夹在中间,既是压力,也是机遇。
我个人觉得,阿根廷最终不会完全倒向任何一方。
米莱是个精明的政治家,他知道在大国之间保持平衡才是生存之道。
![]()
200亿美元的援助虽然诱人,但如果失去了中国市场,阿根廷的经济可能会雪上加霜。
阿根廷的选择,也给其他国家提了个醒。
在这个多极化的世界里,选边站队已经过时了。
真正的智慧是在竞争中寻求合作,在博弈中维护自身利益。
阿根廷能不能走好这条钢丝,不仅关系到它自己的命运,也会影响整个拉美地区的未来走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