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注:点击上方蓝字“地产一品塘”,欢迎置顶或设为星标, 快速获取地产干货
大家好,我是地产高富帅。
近期一周,关于万科的各种新闻也是满天飞,地产一品塘作为长期深入研究万科的主流媒体,很多粉丝纷纷来电询问。
截至今天,小编也没有发表过任何对万科本次换帅风波的任何言论观点。一直以来,地产一品塘的核心观点都是围绕行业,围绕业务本身。
本次事件如今回头来看,从之前万科被举报到如今总裁,董事长双双都被带走调查,再到新董事长的认命,小编已经觉得本次事件已经超出公司经营视角。
地产一品塘也从个人视角对万科事件的一些个人理解,不谈ZZ,只谈万科的经营方面,组织方面的一些核心问题,
万科的未来,很多人都有自己的视角与观点,但是不可确认的是,万科作为深圳国企中的中坚力量,站起来的机率,如今还有多大。
曾经的行业风向标:人才与体系管理标杆
万科的出现,可以说在中国房地产行业开启职业经理人体系的绝对领头羊,当年的"招保万金"四大上市房企,其中万科的知名度最高,并在很多领域持续创新。
万科的物业,万科的客户关系体系,万科的产品研发系统,万科曾经独创的建筑研究基地,等等,这在当时房地产的黄金年代,可谓是独树一帜。
特别是在王石时代,万科这家房企内涵文化依然还是情怀与创造力,当年万科推出的很多营销策划案,小编至今都拍案叫绝。
那是行业开启高速发展的十年,也是万科对于行业贡献最大的十年,小编作为这个时期进入地产行业的从业人员,确实也是幸福的。
另外最值得关注的是万科的人才发展体系,曾经的万科新动力就是行业的雇主风向标,也是当年校园招聘领域最受欢迎的品牌之一。
在如今地产圈,万科新动力出身的优秀经理人已经遍布到各家知名房企,曾经的很多万科人身上都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善于创新,一线业务视角强,有情怀。
在组织管理方面,作为最早形成三级管控体系的大型房企,也是多数大型房企对标的行业领头羊,也是最早引入全球咨询公司进行组织优化管理的房地产企业。
时间来到2010年,万科作为行业领头羊首次突破千亿销售额,登顶全球销售规模最大的住宅开发商,千亿规模在当时确实非常震撼。
随后几年,全国城镇化建设进入高速发展,民企房企成为了行业的核心主导,高周转时代开启,行业逐步进入规模驱动时代。
彼时的万科,内心有了一些变化,大家应该知道,万科最早成立的几年,核心业务并不是房地产开发,多元化投资也是这一时期万科转型的关键。
最后,万科集团变成一家投资控股集团,房地产相关的业务,万科几乎全部都有涉及,并且形成了一个巨大的业务网络。
不管是冰雪事业部,还是养猪事业部,物流地产,长租公寓,等等,万科集团总部渐渐对曾经的核心开发业务形成了弱管控策略,总部偏重战略管理为主。
彼时多元化投资战略也是很多其他房企布局的重点,比如龙湖,中海,华润置地等,但是不同的是,各大房企总部仍然还是对地产业务强管控。
万科在多元化业务投资方面,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比如万科领寓,万科养老与教育都成为行业领头羊,不过值得关注的是,冰雪事业部,养猪事业部没能突破。
另外在传统行业周边赛道,比如商业管理,万科尽管收购了印力集团,但是在前面几年并没有引起内部重视,错过了商业地产整合品牌升级的最佳时期。
整体来看,万科的上半场,走的相对顺利,但是也错过了一些机会,这与王石退休有很大关系,毕竟灵魂人物缺失,一家公司的文化也在改变。
行业下行,暴露核心经营风险
可以看到,行业进入2018年以后,其实增量已经有减弱的趋势,规模驱动时代这一特殊时期的运营策略,已经开始走下舞台,
彼时的万科核心业务仍然是房地产开发,但是经历多年的多元化投资,很多业务并不聚焦,其长期运营短板也开始暴露出来,盈利能力弱,可持续行不高。
这一时期,很多房企已经开启了第二增长曲线:不动产运营与资管,但是万科独特的运营体系下,核心关键仍然还是增量为主,拿地卖房子思路并没有改变。
加上这一时期,万科的职业经理人体制驱动下,一线城市公司仍然还是超级放权战略,一线总经理深知此道,为了拿地而拿地,为了规模而规模,已经是这一时期的关键词。
大家应该知道,万科的城市总基本上是每隔3-4年会轮流变动一次,在这几年时间内,总经理最大的诉求就是规模,拿地驱动数据增长,有了数据大家才有高额奖金,
在纯数据增量刺激下,人的贪恋被迅速激活,很多总经理为了能迅速提升销售,很多土地风险被放在一边,很多土地配套成本被遗忘,商办存量日益增高。
于是,在很多城市我们可以发现,万科几乎没有可售住宅项目了,但是其土地储备又大的惊人,个个都是难啃的骨头,或许也都是多个前任总经理留下的坑。
说的再简单一点,很多总经理也非常明白万科的考评体系,不管后面如何,先完成当下任务,把高周转快速开发销售玩到极致,至于风险全部忽略。
2010-2017年,可以说万科的总经理是最难挖的,因为实在是权利太大,想当年小编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给一个总裁岗位,很多城市总都不一定愿意离职".
因此,这一时期开始,万科的很多雷就已经埋下了。
雷点持续:“九哥”浮出水面
随着万科雷点的迅速开启,各地项目的供应商,万科内部员工的跟投,万科旗下参股的金融平台融金所等,都在这一时刻暴露出问题。
最大关键点还是行业持续下行,很多项目出现亏损,早期大家都大赚特赚的时候,很多问题也不会摆在排面,但是如今已经关系到很多人的基本生存问题。
早在万宝之争这一特殊时期,万科还是一边倒的被大众支持与认可,为何转眼几年时间,万科就很快变成舆论塌方。
这在一系列的变化与舆论之中,这十几年有一个大佬是一个关键点:ZJS,深圳地产金融圈的大佬级人物,当年万宝之争背后的功臣。
从其出身就注定不会平凡,作为建设银行出身的融资高手,前面多年就是为万科集团融资,特别是在2007-2010年这几年,融资额度高达千亿。
随后直接加盟万科集团,担任高级副总裁,牵头万科集团资金管理,这也是很多房企喜欢的操作,直接挖放贷的金融高管过来担任资金负责人。
J哥在万科可以说是完成了职业生涯的最巅峰,不仅仅在万科投融资业务做到了顶级,并且在合伙人体系,与跟投制度方面都创造了行业先例。
J哥得到的权限也随着业务扩大逐步加强,最牛逼的就是万科直接持股了一个投资平台,上海万丰友放投资有限公司,还有后面更出名的融金所。
这种操作其实在当年属于一个真空地带,在现在来看其实有类似非法集资的逻辑,但是由于当年跟投都赚钱,大家也没去多关注。
其实出问题,最关注的仍然还是人性,这一操作一方面避免了核心员工流失,大家都是一家人,有钱一起赚,包括后面的万宝之争,J哥都是充当了大金主。
J哥加盟融金所,帮万科夺回核心管理权,这也让他的威望迅速提升,当年直接提拔成为万科总裁。
这一系列的操作可谓是教科书级别,小编都不敢往深入想,多少员工的钱直接投入到自己的一个融资平台,但是没有第三方监控体系。
后面的多个举报,才让这系列的操作有了一个基本还原,大家彻底懵逼了,万科似乎跟恒大这种企业,没有本质上的区别,还是在玩金融游戏。
最后的结局:万科的未来
从深铁完全义无反顾的支持万科,到XJ与ZJS的被带走,在回顾前段时间深圳某位前领导的落马,似乎都有一根线在牵连。
深铁集团作为深圳国企,属于国资委直接管辖,真金白银投入了几百亿,造成持续亏损不说,这其中国有资产的流失,谁来背锅。
要知道,如今上头对这种金融游戏是深恶痛绝的,也是风险极高的操作,已经有多个曾经的世界500强企业在金融游戏漩涡中消失。
其次,深铁已经是万科第一大股东,万科已经是半个国企,绝不能继续这种操作,深铁已经在无脑救万科道路下走偏了。
如果这种操作继续,还有人会问,如果继续投钱给万科,那么为什么不投钱给华侨城,华侨城也是深圳亲儿子,曾经的深圳文旅扛把子。
如今这几天,还有人在讨论YL可能也进去了,小编倒觉得这都不是一个值得讨论的话题了,万科变天是必然,万科的未来,真不好说。
今天就聊到这里,对今天分享的内容,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您的认可,是对我最好的鼓励
地产一品堂,80后 工科理工男 深漂19年 19年猎头从业经历,16年以上地产行业沉淀,关注地产战略布局,产品运营,持续研究健康管理,个人微信:luyipin000;各位朋友可以加我随时交流探讨 共同进步;近期新增地产一品堂官方微信群,大家也可以加入,与更多的地产人+再创业者交流沟通,共同进步,还可以讨论资产配置与大健康管理。
另外地产一品塘新增人才服务模块,有兴趣的朋友也可以添加联系方式,一对一咨询业务具体流程细节,私人定制职业发展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