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台湾人开始“投诚”了

0
分享至


作者 | 燕梳楼

“叮——”手指轻占,手机屏幕上就亮起五星红旗,显示“投诚”成功。

短短几天,这款名为“归家”的小程序在岛内刷爆社交媒体,连带同类型的“台湾投诚”APP也冲上热搜。

民进党如临大敌,火速下令“封!查!抓!”——结果却把自己送上了舆论烧烤架,网友群嘲:“破防比破案还快”。

有人调侃“官方花两亿做的点餐系统,还不如网友三天写的小玩意”。当“投诚”变成年轻人手里的“抢红包”式互动,绿营苦心营造的“抗中保台”防火墙,顷刻成了众人围观的玻璃心。

第一,一款APP戳破了什么?

首先是技术层面的“降维打击”。台当局每年编列数百亿元“认知战”预算,从“全民防务手册”到“元宇宙里长”,层层加码。

而“归家”APP的出现,却像一把瑞士军刀,轻巧地划开了这道昂贵而臃肿的幕布——无需翻墙、无需集会、无需口号,只需滑动指尖,就完成了对“台独”话语权的釜底抽薪。


绿营政客气急败坏地指控“大陆认知作战”,可开发者偏偏是台中本地工程师;他们叫嚣“下架、查办”,却阻挡不了开源代码在社群网站疯传。技术无党籍,但效果让民进党瞬间“掉血”。

其次是心理层面的“情绪泄洪”。APP首页只有八个字:“一国两制、和平统一”,却像一枚深水炸弹,引爆了岛内长期被“抹红”压抑的集体情绪。

短短数日,登记人数突破十万量级,后台IP遍布台北、台中、高雄,甚至绿营票仓台南。有人留言“不想当炮灰”,有人写下“想陪外婆回泉州探亲”,更多的只是简单一句“我累了”。

当“投诚”被包装成一次“扫码打卡”,政治符号被解构为生活化表达,民进党多年经营的“恐中”叙事顿时失灵。


再次是话语权的“主场易位”。过去,绿营垄断“年轻选票”靠两件法宝:议题设置与网军侧翼。如今,一个匿名开发者用48小时写出的代码,就夺走了网络议程的主导权。

他们越是喊打喊杀,越是给APP加流量;越是上纲上线,越衬得自己草木皆兵。网民嘲讽“感觉投诚APP比你们的点餐APP强多了”,你们连人民肚子都管不好,还谈什么“认知作战”?

第二,大陆近期密集释放的统一信号。

首先是法律层面——“惩独22条”高悬。6月21日,“两高”出台《关于依法惩治“台独”顽固分子分裂国家、煽动分裂国家犯罪的意见》,对“首要分子”可判处十年以上至无期徒刑,且“终身追诉”。

文件发布次日,台“行政院长”卓荣泰被记者追问“是否担心被通缉”,尴尬回应“会注意言行”。这是首次以刑事司法解释形式,把“台独”顶流纳入“终身追责”名单,震慑效果直插绿营核心。

其次是经济层面——ECFA关税优惠精准“点刹”。自2023年12月起,大陆宣布中止ECFA早收清单中12个税目关税减让;2024年5月再停134个税目,其中七成集中在石化、纺织、机械三大绿营金主产业。

台“经济部”估算,仅石化业一年增加关税成本逾50亿元新台币。更关键的是,大陆海关同步加强对原产地标识查验,逼得下游客户为避风险,将订单转向岛内竞争对手或海外。经济杠杆无声,却最能让资本用脚投票。

再次是军事层面——“联合利剑”联合演训常态化。解放军近期高频次绕台飞行、联合演习,包括“海峡雷霆-2025A”等实战化演练,直接针对“台独”目标。

‌东风-17等高超音速武器可瘫痪台湾防空体系,歼-35挂弹飞越“海峡中线”。国台办也明确表态:统一是底线,和平是首选,但“不排除动武”,并称赖清德当局是“台海危机制造者”。 ‌

四是社会层面——“融岛”措施密集落地。福建发布“两岸融合示范区”首批15条新政策,允许台胞凭居住证参加大陆社保、报考事业单位、参与“乡村振兴”项目。


厦金“同城生活圈”升级,每天72班“小三通”航班公交化运行;马祖、澎湖渔民可申领福建渔船加油补贴,每升低于市场价1元。一条条可感可及的福利,把“统一”从抽象概念变成“柴米油盐”。

今天出入境管理部门更是发布政策,将签发台胞证的口岸数量增加至100个。只要台湾同胞想来大陆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申请30分钟内就能拿到一次入出境台胞证,畅游大陆3个月,大小景点全免费。

五是舆论层面——“官方+民间”双轨共振。国台办发言人张晗11月5日回应“归家”APP时,一句“网友创意反映出两岸同胞期盼早日团圆”,看似轻描淡写,却给岛内民间情绪递上了“安全气垫”。

与此同时,抖音、微博话题“#一键投诚#”阅读量破8亿,B站鬼畜区把“颜若芳破防”做成表情包,大陆网友用弹幕齐刷“欢迎回家”。官方定调、民间二创,形成“软包围”态势。

第三,这些信号意味着什么?

一是“和平统一”工具箱越丰富,“台独”可逃空间越小。从法律追责到经济让利,从军事威慑到社会融合,大陆已构建出一套覆盖“法—经—军—社—舆”的五维谱系。

每新增一项工具,就把“台独”的回旋半径向内压缩一格。当“投诚”只需动动手指、“登陆”即可享同城待遇,绿营所谓“抗中保台”的代价不再只是口号,而是看得见的机会成本。


二是“以台制华”成本曲线陡升,外部势力进退失据。美国2024财年“对外军事融资”计划仅给台湾1亿美元,不足台当局请求的十分之一。

日本对台半导体补贴雷声大雨点小;欧盟最新“印太合作”文件罕见未提“台海和平”。大陆通过立法、军演、经济组合拳,拉高外部干预的边际成本,让“台湾牌”从“廉价筹码”变成“烫手山芋”。

三是岛内民意“中间层”加速松动。台湾竞争力论坛9月民调显示,认同“自己是台湾人也是中国人”的比率升至38.7%,为十年新高;20—29岁年轻族群中,愿意“赴大陆发展”比例达47.9%。

“归家”APP的病毒式传播,正是这一群体用指尖进行的“低成本表态”。当“统一”被体验为可感、可得、甚至“可玩”的选项,绿营的“天然独”滤镜自然碎了一地。

历史往往以黑色幽默的方式翻开新页。曾几何时,“投诚”意味着枪林弹雨、舟车劳顿;如今,它缩减为一次指尖滑动,一场赛博狂欢。民进党越破防,越证明他们深知:

真正的“认知作战”不是APP本身,而是背后无可阻挡的人心向背——当年轻人把“回家”当成梗,把五星红旗当成头像,把“我是中国人”当成弹幕,统一就不再是“会不会”,而是“何时以何种方式落地”。

统一的号角已经吹响。一款小程序,或许明天就会被新的热点替代;但它打开的缺口,却再也不会愈合。

在那串跳跃的代码背后,是两岸中国人对团圆最朴素的渴望,是时代大势对台胞最深情的呼唤——

归来吧,归来哟,浪迹天涯的游子!

-End -

对话作者请添加微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燕梳楼频道 incentive-icons
燕梳楼频道
只为苍生说人话!
7240文章数 4541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