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
2025年10月1日,中国停止购买澳大利亚必和必拓所有以美元计价的铁矿石。
几个小时后必和必拓股价单日暴跌6%,市值蒸发超过百亿美元。
更戏剧性的是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表示"令人失望"。
作为全球最大的铁矿石买家,中国每年从澳大利亚进口超过7亿吨铁矿石,占全球进口总量的70%。
中方一夜之间掀翻谈判桌,是中方过去20年的一场精心布局的反击战中。
![]()
被"普氏指数"卡住喉咙的二十年
中国买走了全球大部分铁矿石,按常理应该拥有议价权,但现实恰恰相反,过去二十年,中国一直在为一个叫"普氏指数"的定价体系买单。
这个指数的运作方式听起来很"专业",标普全球普氏每天下午通过电话或即时通讯工具,向市场参与者询问买卖报价。
然后根据收集到的信息编制当日铁矿石价格指数,但问题在于这个询价过程的样本量小得可怜,透明度更是低到尘埃里。
![]()
更关键的是编制指数的机构股东,和必和必拓、力拓这些矿业巨头的股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澳大利亚矿企开采一吨铁矿石的成本大约在30-40美元之间,加上运费到中国港口也就50美元左右。
但通过普氏指数定价,这些矿石经常能卖到100美元甚至更高,利润率超过150%。
![]()
反观中国钢铁企业,2024年全行业销售利润率只有0.71%。也就是说澳大利亚卖1亿吨铁矿石能赚20亿美元,而中国生产1亿吨钢铁只能赚7000万美元。
更残酷的是2024年中国钢铁行业甚至出现了阶段性全行业亏损,一边是澳大利亚矿企躺着数钱,另一边是中国钢厂苦苦挣扎在盈亏线上。
这样的局面持续了整整二十年,不是中国不想改变,而是缺少改变的底气,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全球找不到能够替代澳大利亚的优质铁矿石来源。
![]()
中国钢企只能捏着鼻子接受这个不公平的游戏规则。2025年8月,中国矿产资源集团与必和必拓就2026年的铁矿石供应价格展开谈判。
中矿集团的态度很明确,2025年铁矿石价格已经下跌了19%,而必和必拓的矿石品质也在下降,80美元一吨是合理价格。
毕竟开采加运费成本摆在那里,卖80美元已经是翻倍盈利了。但必和必拓给出的回应让谈判陷入僵局。
![]()
他们不仅拒绝降价,反而要求在去年基础上涨价15%,达到每吨109.5美元。另外真正让必和必拓跳脚的,是中方提出的另一个要求:人民币计价。
中方要求的人民币计价,实质是要把定价权从普氏指数体系转移到基于中国市场供需的价格体系上。
谈判持续了一个多月,最终彻底破裂。9月初中矿集团通知国内钢厂暂停购买必和必拓的金布巴粉矿。
必和必拓以为这只是谈判施压的手段,甚至还威胁要"断供",但9月底中国直接升级了应对措施,停止购买所有必和必拓以美元计价的铁矿石。
![]()
二十年布局,四张底牌
很多人担心中国停购必和必拓的铁矿石后,钢厂会不会面临原料短缺,毕竟中国铁矿石进口依存度高达80%。
但这种担心显然低估了中国的战略准备,这一天中国准备了整整二十年,首先是权益矿战略。
简单说就是通过入股海外矿企,获得一部分矿权和利润分成。日本在这方面是先行者,他们的权益矿占进口量的60%。中国学习了这个思路但玩得更彻底。
![]()
以力拓为例,中国铝业持有其14.99%的股份,这已经是监管允许的上限。有了股份就有了话语权,2019年力拓就与中国企业签订了人民币计价合同。
四大矿企中有三家中国都持有权益矿,这意味着即使必和必拓跳脚,中国也不怕断供。
第二张底牌是中矿集团的统一采购,过去中国钢企各自为战,小钢厂为了抢矿甚至私下接受高价订单,2022年中矿集团成立后,这个局面彻底改变。
![]()
中矿集团整合了全国70%的铁矿石进口需求,第三张底牌是几内亚西芒杜铁矿,西芒杜铁矿是全球最后一座待开发的超级高品位铁矿。
储量47亿吨品位高达65.5%,部分区块甚至达到67%。相比之下澳大利亚铁矿的品位一般只有60%出头。
这座矿山原本是力拓发现的,但因为距离海边600公里,开发成本太高一直搁置。2014年中国接手,铁路、港口、矿山设施全部由中国企业建设。
![]()
更关键的是,这座矿山"只能"卖给中国。,因为铁路和港口是中国修建的,几内亚需要用卖矿收入偿还贷款。
而且矿石只进行粗破碎就装船,细加工全部在中国港口完成。这种半成品矿石其他国家根本不会要。
第四张底牌是废钢资源的崛起,2024年中国粗钢产量约10亿吨,但生铁产量只有8.5亿吨。
![]()
过去废钢炼钢不划算,因为电炉耗电量大电费成本高,但随着中国光伏和风电装机容量突破17亿千瓦,超过了煤电装机,电力成本大幅下降。
综合来看,国内矿增产、西芒杜投产、废钢替代增加,中国对澳大利亚铁矿石的依赖可能在两年内减少3亿吨以上。
中国停购必和必拓铁矿石的消息传出后,澳大利亚政府的反应耐人寻味。
![]()
总理阿尔巴尼斯只是表态"令人失望",完全没有往日的强硬姿态,他随后向多个盟友发出求助信号,试图寻找替代市场,但回应寥寥无几。
某欧洲国家明确表示"不会为单一国家打破贸易平衡",东南亚市场虽然有意向,但因为产能和运输成本问题,根本无法快速补位。
澳大利亚85%的铁矿石出口依赖中国市场,如果要转向印度、日本等其他市场,需要5年时间和数百亿美元的投资来调整供应链。
![]()
必和必拓作为全球最大铁矿石生产商之一,对华出口占其总出口量的相当大比重。中国一旦不买,全球也没有市场能够消化如此巨大的产能。
更尴尬的是,铁矿石出口是澳大利亚外贸的支柱产业,中方和澳大利亚争的不只是价格,更是规则制定权
铁矿石是全球贸易量最大的商品之一,每年交易规模超过1500亿美元。谁掌握了定价权,谁就掌握了这个市场的话语权。
![]()
现在中国要做的是把这个话语权拿回来。不是简单地换一种货币结算,而是要建立基于中国市场真实供需的价格形成机制。
这不仅关系到铁矿石,还关系到锂、镍、钴等新能源关键矿产的定价权。而近日有消息表示必和必拓已经松口,同意部分贸易采用人民币结算。
2025年10月这场"掀桌"行动,标志着中国在铁矿石定价权争夺战中迈出了关键一步。
![]()
结语
中国用二十年时间,把买方的市场地位转化为定价的话语权。
这个过程充满曲折,但方向从未改变。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