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伦敦皇家学会开了个会,科学家聚在一起,聊的话题特别沉重。
南极洲现在的变化速度,已经远远超出了大家之前的预判。
更吓人的是,有科学家明确表示。
如果南极冰盖突破了那个关键的临界点,未来海平面可能会上升超10米。
别觉得这事儿离咱们远,全球沿海地区都会受影响,咱们中国的沿海城市自然也在其中。
![]()
先给大家说说这次伦敦皇家学会的会议吧。
不扒不知道,一把吓一跳。
原来南极洲的变化已经不是什么遥远的隐患,而是实实在在正在发生的事儿。
比如冰架崩塌的频率越来越高,海冰面积创下了历史新低,强风暴也变得越来越常见,南极那些脆弱的生态系统,正面临着巨大的威胁。
可能有人会问,南极离咱们这么远,它的变化怎么会影响到全球呢?
![]()
其实,南极洲周围的南大洋吸收了大量温室气体排放带来的多余热量。
这些热量使得全球范围内的暴风雨、热浪和降雨变得更加剧烈,打乱了咱们正常的生活节奏。
而且,南极生态系统里的很多关键物种,比如磷虾,还有深海珊瑚和海绵栖息地,都受到了威胁。
要知道,这些生态系统可不只是南极本地的事儿,它们支撑着全球的渔业,维持着生物多样性,甚至还能调节地球的碳平衡。
![]()
最近还有个事儿特别值得关注,就是世界最大的冰山A23a正在加速崩解。
生态方面,它融化时会释放出营养物质,短期可能让藻类长得多,但长期会打破生态平衡。
而且巨大的冰山和碎块会挡住企鹅、海豹这些动物的觅食路线,大量淡水注入还会改变海水的盐度和温度,影响磷虾的生存环境。
气候上,它释放的万亿吨淡水可能会干扰洋流系统,而洋流对全球热量和能量分配很关键。
航运安全也受到威胁,那些雷达难探测的“幽灵冰山”碎块,对附近航道的船只和渔业作业都很危险。
![]()
除了这座冰山,南极的冰川融化情况也不容乐观。
被称为“末日冰川”的思韦茨冰川,也变得特别脆弱。
还有个数据挺让人揪心的。
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国家冰雪数据研究中心的初步数据显示,今年南极海冰面积在9月17日达到峰值,只有1781万平方公里,这是47年观测记录里的第三低,仅次于2023年和2024年。
要知道,海冰虽然融化不会直接导致海平面上升,但它能反射太阳能,海冰减少后,深色海水会吸收更多热量,加剧气候变暖。
而且海冰还能阻止南极冰盖滑入海洋,现在海冰减少,冰盖滑入海洋的风险也增加了。
不过,科学家们也没闲着,一直在想办法研究这些变化。
![]()
今年夏天,从南极洲东南极洲小穹顶C地区深达2800米处提取的古老冰层,被运到了剑桥的英国南极调查局进行分析。
这些冰芯预计能揭示超过150万年的气候和大气记录,未来几年,欧洲各地的实验室会一起细致研究这些样本。
英国南极调查局冰芯团队负责人利兹・托马斯博士表示,他们的数据会首次连续重建过去150万年间的大气温度、风型、海冰范围和海洋生产力等关键环境指标。
这能帮我们更好地了解地球气候历史,为预测未来气候变化提供重要依据。
![]()
另外,针对冰山变化带来的问题,相关部门也提了些建议。
比如加强协同监测预报,依托风云气象卫星构建南极重点区域冰山动态追踪与预报系统,精准发布预警。
深化冰山消融研究,搞清楚它对海洋和气候的影响,还要推动把冰山消融议题纳入全球气候治理,各国一起合作减排,制定适应战略。
虽然南极冰盖现在的情况挺让人揪心的,但也不是完全没希望。
只要全世界一起努力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做好防灾减灾准备,总能争取到更多时间。
相信随着科技发展,咱们对南极的了解会越来越深,应对海平面上升的办法也会越来越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