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骨头上的房客不见了
想象一下,把一块鲸鱼骨头沉到1000米深的海底,十来年后再去看,上面居然干干净净,连一条“僵尸”都没爬上去。这事儿就发生在加拿大BC省外海的巴克利峡谷。研究团队原本指望看到大名鼎鼎的“骨食者”Osedax——一种没有嘴、没有肠子,却能把鲸鱼骨架啃成渣的粉色小虫。结果,镜头里空空如也,连根毛都没见着。
![]()
二、僵尸虫到底干嘛用
别看它名字吓人,Osedax其实是深海清道夫。它把根须扎进骨头,靠体内共生细菌分解脂肪,顺带把大骨架拆成小颗粒。没有它们,鲸鱼沉尸就像没人收的快递,堆在那儿几百年也烂不完。更麻烦的是,这套“拆骨—养菌—喂鱼”的连锁反应一旦断档,靠残骸过日子的上百种深海住户都得搬家。
![]()
三、缺氧区正在悄悄扩大
问题出在氧气。巴克利峡谷本来就是个天然低氧区,这几年因为海水升温,缺氧层越扩越大。僵尸虫的幼虫漂得再远,也得落在含氧够高的地方才能活。氧气一少,它们干脆不来了。研究团队还发现,连专啃木头的“木蠹”蛤蜊也蔫了——木头实验板上洞眼稀稀拉拉,比富氧海域少一大截。碳循环慢下来,整条食物链都像被按了暂停键。
四、鲸鱼“孤岛”正在失联
鲸鱼尸体就像深海里的移动岛屿,一路沉一路撒种子。僵尸虫成虫在A岛啃骨头,幼虫漂到B岛再开分店。现在A岛缺氧,幼虫飞不过来,B岛也接不到新移民。科学家担心,这种“孤岛失联”会一路扩散,最后整条东北太平洋边缘的鲸落生态网被切成碎片。
![]()
五、下一步:去隔壁山坡看看
团队已经把目光投向NEPTUNE网络的另一处观测点——克莱奥阔斜坡。那儿的水稍富氧,如果僵尸虫还在,就能证明缺氧是罪魁祸首;如果还是空城,那就更吓人:可能整个东北太平洋的鲸落系统都在悄悄崩。数据将在未来几个月公布,答案很快揭晓。
你觉得海底缺氧这事儿,离我们陆地生活远吗?如果僵尸虫真的集体消失,还会有哪些连锁反应?评论区等你脑洞。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