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迪·克里格(Andy Krieger)无疑是最著名的外汇交易员之一,也是全球最富有的交易员之一。
要像安迪·克里格一样被誉为外汇交易天才,需要什么?
说实话,需要很多不同的东西。
有些交易员会付出额外的努力,凭借惊人的技术完成令人难以置信的壮举,从此被永远铭记。
如果你对交易稍有了解,可能听说过“企业掠夺”或“恶意收购”这样的词语——在商界,这指的是某人或公司用自己的财力积极地控制另一家公司。
克里格所做的,并不是这些。
他瞄准的不是一家公司,而是一个国家——更准确地说,是整个国家的货币。
克里格是一位先驱者。和许多专业交易员一样,他知道如何利用人为的高价格。他的行动甚至直接导致了市场自我修正。
安迪·克里格的名字将永远与“黑色星期一”带来的混乱联系在一起。
1987年那场灾难性的一天,全球股市暴跌,冲击了世界所有主要经济体。
克里格那天的操作载入交易史,使他成为上世纪最具影响力的金融人物之一。
安迪·克里格是如何成名的?
克里格毕业于沃顿商学院,主修梵文和哲学(对于后来成为著名交易员的人来说,这真是个有趣的选择!)。
他的交易生涯真正起步于1986年加入银行家信托公司(Bankers Trust),此前他曾就职于所罗门兄弟公司(Salomon Brothers),与“货币之王”比尔·利普舒茨(Bill Lipschutz)共事,一起在新西兰银行做空了6000万美元的头寸,狂赚600万美元。
详见:《》
在熟悉大宗市场交易的人群中,他很快就因“激进的交易员”而声名鹊起。
他那种冷酷无情的交易策略在高风险投资上获得了巨大的回报,令银行家信托公司对他刮目相看。
在董事会全力支持下,他的交易限额从当时普通交易员的5000万美元暴增到7亿美元——比一些小国的GDP还高。
1987年,年仅32岁的克里格即将完成他人生中最大的一笔交易。
什么是“黑色星期一”?
“黑色星期一”又称“1987年股灾”,发生在1987年10月19日星期一。
那一天,股票供应突然远超投资者的需求,价格暴跌,引发恐慌。
原因是什么?
“黑色星期一”的确切成因至今仍有争议。
有人认为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三十多年过去仍没有共识。
一些人将其归因于程序化交易这种当时的新概念,它加快了抛售速度,以至于经纪商和纽交所(NYSE)根本跟不上。
崩盘当天,卖出订单压垮了NYSE的自动系统,交易员们在混乱中放弃下单。
还有人认为是市场心理导致的恐慌性抛售,但这并不能解释事件如何开始。
另一个因素是“投资组合保险”。本来是为保护经纪商免于亏损设计的,却可能反而刺激了他们的冒险行为。
甚至有人怀疑内幕交易也起了作用,因为崩盘后市场迅速反弹。
![]()
崩盘前的美国经济
在1987年股灾前,美国经济在80年代的复苏期后开始放缓。
股灾前的那个星期五就是大事件的预兆:道琼斯指数在纽约下午4点收盘时已下跌约100点。
10月19日星期一,崩盘从香港开始,蔓延到欧洲,再到美国。
对交易员的影响
股市下跌速度太快,交易员不知道底部在哪里,甚至不确定能否履行订单,有些人干脆停盘。
你还得记住,当时完成一笔交易更复杂、更耗时、涉及更多人,这无疑雪上加霜。
到“黑色星期一”结束时,纽交所下跌了508.32点。以今天的标准看似乎不大,但在当时简直不可思议。
许多交易员血本无归,哭着离开市场。
全球股票平均下跌40%,道琼斯单日跌幅22%,蒸发约5000亿美元,创历史最大单日百分比跌幅。
经济学家当时认为,这场爆炸性危机会像1929年股灾后一样导致大萧条。
所幸事实并非如此,市场后来修正了自己。
安迪·克里格如何从“黑色星期一”获利?
安迪最著名的交易动因来自“黑色星期一”。一周之后,安迪展开了他的大动作。
当其他人只看到深渊时,克里格和一些聪明的交易员看到了巨大的机会。
随着美元暴跌,投资者把资金转移到看似更能保值的外国货币上。
外汇市场突然成了“香饽饽”。
克里格意识到,一些小型货币会因此被高估到离谱的程度,这些国家的经济根本无法支撑这样的价格。
他分析了新西兰元(纽元),认为其被高估且易受攻击。克里格利用巨大的交易限额并以高达400:1的杠杆对新西兰元发起了全面狙击。
克里格声称,他的做空规模甚至超过了整个新西兰的货币供应量。
可以想象,这带来了严重的后果。数小时之内,新西兰元兑美元下跌超过5%。
新西兰联储对此大为光火,联系银行家信托公司要求禁止克里格再交易其货币。
银行家信托公司方面反驳说,这个仓位对他们而言并不算大,但对那个市场而言确实太大了,对新西兰来说也是一种冲击。
克里格傲慢地反驳说,新西兰太小,无法承受银行家信托这种规模的交易。
这引发了新西兰的又一波不满。
更糟的是,股灾中,新西兰成了受创最重的国家之一,股市跌幅最高达60%,经济复苏比美欧慢得多。
有趣的是,由于时差,新西兰人称“黑色星期一”为“黑色星期二”。
最终,这笔庞大交易仅有约1%的利润分给克里格(约300万美元)。
据说克里格对这一“微薄”的奖金十分愤怒,认为这是种侮辱,不久便辞去了银行家信托的职务,可能是出于对新挑战和新学习环境的追求。
![]()
安迪·克里格后来怎样了?
虽然克里格再也没有做过那样规模的交易,但“克里格狙击纽元”永远铭刻在交易员的记忆中,被认为是史上最大手笔的交易之一。
克里格离开银行家信托后,公司在外汇市场表现挣扎。据说他们无法理解克里格复杂的交易策略,不得不重报外汇交易利润。
有人认为公司的贪婪让他们失去了世界上最优秀的交易员之一。不到10年后,银行家信托被德意志银行收购。
1988年,克里格为金融大额乔治·索罗斯(George Soros)的量子对冲基金效力。
索罗斯也许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投资人和交易员,五年后,他在1992年“黑色星期三”重演了类似的壮举,被称为“打垮英格兰银行的人”。
两笔交易常被拿来比较。
像克里格一样,索罗斯认识到英镑被高估。英国在不利条件下进入欧洲汇率机制(ERM),高通胀和高利率削弱了资产。
索罗斯建立了巨大的英镑空头仓位,据说获利10亿英镑。很可能克里格1987年的交易影响了索罗斯1992年的决策。
又一个经典案例:基本面分析揭示了虚高价格,激进交易员趁机获利。
在索罗斯处工作短暂时间后,克里格创办了Northbridge Capital Management Inc.和Krieger & Associates Ltd.。
1992年,他与Edward Claflin合著出版《金钱集市:揭秘万亿美元外汇交易世界》,解释全球商业大亨如何操纵世界货币的价值——与他的交易经历非常契合。
克里格还是一位知名慈善家,曾向2004年印尼海啸灾民捐款35万美元。
他和妻子Suri创建了Karma基金会,资助教育项目并帮助弱势群体,每年捐出自己利润的10%。
据2024年公开数据显示,克里格的个人财富约6亿美元。
安德鲁·克里格以什么交易策略闻名?
克里格的交易策略围绕着分析市场状况并利用市场低效展开,尤其在外汇领域。他以在恐慌和市场错位中迅速捕捉机会而著称,常常使用期权来获得杠杆、同时降低风险。他最著名的策略是在高波动时期激进做空货币。
通过专注于期权,他能够用较少的资金控制更大的仓位,在管理风险的同时仍为自己创造可观的收益。
克里格擅长在动荡市场中运用低风险期权策略,在多种资产类别中持续实现稳健回报。
虽然他主要专注于外汇交易,但其专业能力已扩展到七十多个不同市场。他在市场波动时期战略性地持有期权多头尤其盈利。
这一点与比尔·利普舒茨的相似之处。与克里格一样,利普舒茨也通过在货币市场中采取精心计算的风险获得了巨大的收益。他同样强调风险管理,在市场波动期间获得可观利润。
利普舒茨的策略同样突出理解宏观经济因素的重要性,并利用这些因素以最小风险撬动头寸。尽管他的投资更为多元化,但在低风险、高回报的交易理念上,利普舒茨与克里格有着相同的哲学。
我们能从安迪·克里格身上学到什么?
我们认为克里格掌握了大多数投资者只能梦想的技巧:
✍ 精准把握进出场时机:他不仅入场点对,而且出场也恰到好处。
✍ 前瞻性:能意识到某种货币被高估。
✍ 钢铁般的神经:当所有人恐慌亏损时,他冷静发现并抓住机会。
✍ 风险管理:如此规模的交易必须评估潜在风险。
✍ 何时使用杠杆:杠杆风险极高,最好只在绝对有把握时使用。
![]()
克里格最大的教训?
基本面分析的重要性。
他掌握多种国际货币的正确信息并据此决策,懂得分析眼前的数据。
成功的交易员总在寻找新的高风险高回报机会。30多年过去,克里格依然对新老交易员产生巨大影响。
另外,克里格洞悉市场情绪与货币价值。
与许多其他交易者不同的是,克里格具备卓越的能力,能够评估市场情绪与货币价值之间的关联。
他并不仅仅依赖技术分析或基本面分析进行交易;他还在解读市场参与者的集体心理。
克里格意识到,市场情绪与心理在决定货币价值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就新西兰元而言,他感受到市场对于该货币前景过于乐观,导致其估值被严重抬高。正是这种市场情绪与自身分析之间的偏差促使他采取了逆向立场。
一些经济学家认为,今天的经济与1987年相似,“黑色星期一”也许会重演。
谁知道呢?也许下一个安迪·克里格正蓄势待发,拥有正确的心态、机遇与交易知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