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潘连贵
![]()
上世纪三十年代初,程砚秋在艺术上如日中天,声誉极隆的时候,毅然做出只身赴欧洲考察戏曲音乐的决定,以实现自己改革戏剧的主张。一个京剧艺术家出国不是唱戏,而是像学者一样只身去游学,在戏曲界是破天荒之创举。谈起此事,与中国农工银行董事长李石曾有密切关系。
1
出国游学
![]()
李石曾
李石曾是中国第一个留法学生,曾发起赴法勤工俭学运动,1920年创办中法大学。他无意追逐官场,而是宣扬“教育救国”,热心文化事业。程砚秋之所以与李石曾结交,很大程度是因为李对戏曲音乐的关注和研究。1930年李石曾创办中华戏曲音乐院,设北平分院和南京分院(院址亦在北平),南京分院院长由李自任,聘程为副院长,并共同创办戏曲专科学校,以焦菊隐为校长。程砚秋自1932年1月至1933年4月到欧洲五国游学,即奉南京戏曲音乐院之命出行,时间长达1年零3个月之久求索中西方戏剧界的沟通与交流。
![]()
戏曲音乐院南京分院研究所欢送程砚秋赴欧合影
在此之前,国际联盟派遣四人代表团到中国考察教育,其中一位是法国物理学家、科学院院士郎之万教授(原子物理学家里奥·居里的老师)。他应李石曾之邀观看了程砚秋演出的以“苛政猛于虎”为主题的《荒山泪》,称赞不已。程砚秋出国时,与郎之万以及李石曾的秘书赵曾隆夫妇结伴而行。他们乘火车途经莫斯科到达巴黎。在法国,郎之万自然尽地主之谊,为程提供各种便利。这个世界闻名的科学家自称从来不陪人参加音乐会,却对程砚秋破了例。他在写给朋友程砚秋的题词中提到:“我在北京已很欣赏您的天才,而在同车赴欧的漫长旅途中,我很荣幸地能够更深刻地认识。我的巨大的同情和赞赏是属于您的。”字里行间充满对程的推崇,成为中外友谊的一段佳话。
![]()
程砚秋访欧留影
程砚秋游学期间,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工作。李石曾于1932年7月到日内瓦出席国际联盟文化合作会议时,程砚秋则受邀到日内瓦世界学校教授太极拳。在整个教授过程中,他用法语作演讲,令人刮目相看。8月1日国际新教育会议第六次大会在法国尼斯开幕,参加会议的有50多个国家的几百名代表,李石曾以中国教育考察团团长名义出席大会,程砚秋作为考察团团员在会上作了《中国戏曲与和平运动》的讲演,演唱了《荒山泪》《贺后骂殿》选段。可以说,程砚秋是将中国京剧传播到欧洲的第一人。接着李石曾由程陪同在德、意等国考察访问。在柏林,程砚秋悉心收集了大量西方音乐、戏剧资料,购置剧本2000多部、图片5000多张、书籍800多种,不遗余力地探索艺术之路。程回国发表洋洋数万言的《赴欧考察戏曲音乐报告书》,提出著名的“十九条建议”,许多见解精辟深刻,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2
“张冠李戴”
![]()
张公权和徐寄庼
1933年程砚秋载誉而归后重新登台。较长时期以来北平戏曲音乐院徒具虚名,真正持续活动的却是南京戏曲音乐院,因而南京戏曲音乐院取代了中华戏曲音乐院之名,北平戏曲音乐院转为南京戏曲音乐院的分院。当时,南京戏曲音乐院的正、副理事长分别是张公权和徐寄庼(浙江兴业银行常务董事)两位银行家,在他们的授意下,南京戏曲音乐院北平分院成立戏曲音乐博物馆,程砚秋被聘为馆长。这大概是民国时期最早的戏曲行业博物馆了。
1934年,南京戏曲音乐院进行体制改革,据9月初的《实报》云:“张公权、徐寄庼、李石曾、金仲荪、程砚秋主办之南京戏曲音乐院,9月1日起,更名为中国戏曲音乐院。”该院理事会公推程砚秋为院长。所属中华戏曲专科学校改名中国戏曲专科学校,北平分院戏曲音乐博物馆改名中国戏曲音乐博物馆。程砚秋重返舞台后,还兼教戏。1935年因焦菊隐出国留学,戏曲专科学校校长之职由程接任,教育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这个具有现代意义的正规戏校直到1940年才停办,为社会培养了众多的优秀人才。
![]()
程砚秋夫妇在家自学法语
法国定于1937年5月1日至10月31日在巴黎举行世博会,事先邀请中国参加,但遭国民政府婉辞谢绝。海外侨胞积极奔走,筹建中国馆,约请程砚秋赴法公演,程出于爱国热情慨然应允。
1936年11月19日《大公报》载,“程砚秋剧团明年出国,先在法国演唱,然后赴美”。12月,程砚秋再次来沪与各方接洽安排赴欧演出事宜,预定来年4月自上海启程。与此同时,世界文化合作协会中国协会挺身而出,由李石曾与吴敬恒、蔡元培、张人杰、楮民谊等发起,召集沪上以银行界为主的头面人物王晓籁、林康侯、杜月笙、钱新之、张啸林会议,决定由世界文化合作中国协会、上海市商会、全国商业联合会、银行公会四团体及文化、教育、工商各界领袖,共同成立“中国参加巴黎近代文化技术国际博览协会”,组成代表团携带文化、教育、工商类赛品赴法参展。
![]()
1937年3月,程砚秋赴法演出准备就绪,到上海办理出国手续。此番出国演出经费为12万元,以3000元为1股。由李石曾担任30股计9万元,其余10股计3万元由程砚秋自筹,基本演员共20余人,每人做了三套西服,整装待发。实际上,李石曾担股的钱系张公权所支付,当时张已任中央银行副总裁,因兼任中国农工银行常务董事,遂委托李出面,协助程砚秋的剧团。明眼人都知道,李石曾不过是张公权在台面上活动的代表人物而已,故报刊对此事有“张冠李戴”之说。
然而4月1日的《立言报》披露,“万国博览会中国部分无剧场,如到会外演出,花费巨大”。这样原定12万元的演出经费将远远不敷应用。由于这届世博会开幕在即,时间异常迫促,程砚秋想再次筹款已进退维谷。旋因卢沟桥事件爆发,程砚秋赴巴黎博览会演出一事化为泡影,但张公权热心资助程砚秋,充分体现他对中国民间参加世博会的一种社会责任感。
在中国金融史上,不少银行家不但具有杰出的经营管理才能,而且在文化素质上有相当的修养,以顾曲为乐是其生活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这些银行家与艺术家志同道合,心有灵犀,鼎力相助,对京剧艺术的传播和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上海市银行博物馆”官方公众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