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中国中产的坑,美国二十年前已经踩过一遍了(三)

0
分享至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九索,作者:经济小张,题图来自:AI生成,前文链接:一、二

一、双收入家庭为何背负更高破产风险?

研究美国的破产数据,作者得出了又一个反直觉结论:父母都工作的中产家庭比单收入家庭更容易陷入经济困境。

这是因为,中产父母都参与工作,就都暴露在失业的风险下。根据统计,1970年代美国中产阶级每年失业的概率大约是2.5%,对于双收入家庭来说,至少一人失业的概率则是4.9%。

当中产母亲也进入职场,中产家庭不再拥有安全网之后,即使只是短期的失业或不算严重的疾病,也会对家庭的稳定性构成更大的威胁。

雪上加霜的是,美国就业环境也发生了剧变。经济学家发现,到2000年代早期,美国劳动者非自愿性失业的概率增加了28%。尤其是那些年轻的父母,由于缺乏足够的工作经验,往往比老一辈更容易失业。


美国中产家庭面临的失业风险的变化

因此,作者估计,2000年代双收入中产家庭平均每年遭遇失业的概率上升到6.3%,是1970年代单收入家庭的2.5倍。

这是令人痛苦的事实:选择夫妻双方都进入职场,以此来缓冲经济变化的家庭,反而让自己更加暴露在风险之下。

二、照顾家人的负担越发沉重

人口和家庭的变化给美国中产阶级的财务状况射出了四支利箭。

平均寿命提升是第一支箭:最需要照顾的85岁以上老人,数量增速是65岁以下人口的6倍。

出生率下降是第二支箭:当今的老年人子女更少,年轻人的平均赡养责任更沉重。

离婚率增长是第三支箭:独居老人增多,他们没有老伴可以互相支持,只能依赖子女。

医院和保险公司为了降本采取的“早出院”政策是第四支箭:越来越多的患者在病情未愈时就被送回家。

结果就是,得到父母无偿照顾的子女,要比无偿照顾父母的子女少将近一半。

这个照顾责任并不在任何社会保障之内,只能由中产家庭自行承担。约三分之一的出院患者需要家庭照顾,这意味着大约1200万个家庭每年必须承担照顾患病家人的责任。但是,不得不同时工作的中产父母很难抽出身来,只能支付护工费用。

所以,双收入家庭,一旦为了照顾生病的家人而失去工作,申请破产的概率几乎是单收入家庭的两倍。

三、中产女性的崛起与她们的新挑战

1970年,美国大学生中的男性占60%,到了现在,这个比例正好反了过来,近60%的大学生是女性。女性在很多行业都获得了更大的成功,包括在之前男性占统治地位的行业,比如律师、大学教授和企业董事会。


1970~2018年美国大学男女生比例变化

女性也因此赚到了更多钱。自1960年以来,美国女性的工资增速是男性的十倍。女性面临的失业风险显著降低,越来越多的女性成为企业家,有些女性的收入已经超过了她们的丈夫。

然而,夫妻两人共同赚钱,变成经济互助的“队友”,并没有让婚姻变得更加稳定。1970年代,职场女性和全职母亲离婚率大致相同。然而到了1990年代,职场女性的离婚率比全职母亲高出了40%。

我们无从知道原因。有可能是因为工作和养育孩子的双重压力让家庭生活更加紧张,夫妻之间的相处时间更少;有可能是因为全职母亲心态更传统,有助于家庭关系的稳定;有可能是因为职场女性更独立,在面对不幸婚姻时更加自由。

但无论如何改变不了残酷的事实:离婚风险越来越大,而离婚后的单亲母亲陷入更大的经济困境。1981年,大约有3.1万美国单亲母亲破产,到了2003年,则超过了20万。令人震惊的是,这些破产的女性大多是中产阶级,她们破产的概率比低收入女性高出近60%。原因也许在于,当丈夫离开后,家庭没有一个可以在关键时刻重新进入职场的全职母亲,也没有额外的收入来源来填补离婚带来的财务缺口。


单亲母亲与其他群体:破产申请率

单亲母亲仍然会努力维持自己和孩子的中产体面。所以她们不会轻易卖房,因为不想让孩子离开熟悉的学校和社区。她们害怕离婚后难以再申请高额的房贷,也害怕一旦放弃房子,孩子也将失去成为中产阶级的梦想。

2000年代的美国单亲母亲虽然受教育程度更高,收入更多,但在离婚时,仍然无法避免财务上的巨大冲击。高收入并没有保障她们的财务安全,因为她们与前夫一起工作赚钱是中产生活的必要前提,而现在她们只能独自应对。

四、多重风险共振:中产家庭的脆弱

对中产家庭来说,意外可能就像多米诺骨牌,引发一连串的连锁反应。失业,不仅让家庭失去稳定的收入,还可能迫使他们失去健康保险,夫妻如果因此产生争执也有可能走向离婚。失业、重大疾病以及离婚这三件事,近一半的美国破产家庭往往会至少经历其中两种。

无论中产家庭是否意识到,他们都生活在多重风险的阴影之下。一个中产阶级可能会失去工作,患上严重疾病,婚姻破裂,父母也因年迈而无法自理:这一切有可能同时发生。毕竟,我们没办法让灾难学会排队。


美国中产家庭面临的风险自1970年代以来的变化

中产家庭,因此生活在巨大的焦虑中。如果奶奶的健忘症其实是阿尔茨海默症怎么办?如果丈夫的公司倒闭了怎么办?想到自己的家庭面临着的风险,恐惧感几乎无法承受。

但不论如何,一定要知道,陷入财务困境中产家庭,往往只是因为运气不佳,并不是他们道德败坏或者过度奢侈。他们大概率也是诚实劳动、勤勤恳恳的普通人,与我们没有什么不同,只是坏运气没有放过他们而已。

道德败坏导致破产,是一种危险的幻觉。会让我们误以为自己没有那么危险。

五、信用卡是中产家庭的救命稻草吗?

从 1970 年代开始,廉价信贷洪水般涌入美国市场,成为对中产家庭财务的致命一击。

广告无孔不入,家庭几乎淹没在不断推销的信用卡业务中——只要你愿意,几乎能借到无限量的资金。到 2000 年前后,每年超过 50 亿份信用卡广告填满了美国家庭的信箱。杂志、晚餐时的电话推销,甚至是超市购物袋底部的传单,都在不停地刺激人们借更多的钱。信用卡推销员还频繁出现在大学校园和购物中心,疯狂地发放新卡。信用卡债务总额从 1968 年的不到 100 亿美元(经过通胀调整)暴增至 2000 年的超过 6000 亿美元,翻了惊人的60倍。

是因为美国中产一觉醒来,突然嗜债如命吗?

但,正如我们第一篇里之前提到的,中产家庭并不喜欢购买奢侈品,他们只是试图用债务来维持中产生活所必须的开支。由于中产生活成本的飞涨,家庭在支付完房贷和其他固定开支后,几乎没有可支配收入,更没有应急储蓄。当意外发生时,他们只能靠借款来撑到下一次发薪日。

没有哪个广告会直白地告诉你:“当丈夫离开时,万事达卡永远伴你。”也不会有广告打出:“美国运通卡——失业时的必备良伴。”但这是信用卡的实际、隐秘的真实用途。有研究表明,当公司宣布裁员时,失业员工会申请尽可能多的信用卡,直到找到新工作。

是的,这些家庭确实超支了,可能是为了一场急需的手术、一次不可推迟的治疗,或是维持孩子的日常生活。但如果我们站在道德高地批评他们消费过度,说他们不懂节制,那么我们是不是也该建议他们:当心脏病发作时,干脆别去急诊?当家庭破裂后,孩子可以先交给收容所,毕竟可以省钱?或者,先把Visa账单清了,至于孩子的学费,咱们再说?

六、中产财务困境与放贷人的关系

许多人认为,美国的中产阶级已经失去了曾经的责任感,不再像过去那样拼命工作去还清账单。这观点在中国也很普遍。

然而,问题不仅仅出在借款人身上,放贷人的角色也发生了变化。大多数美国中产仍然珍视他们的信用记录,生怕忘记还一笔账单就会被切断信用。但今天的金融体系早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逾期付款或信用评分下降的借款人,反而成了银行最渴望吸引的目标,毕竟这些人可以提供更多利润。

1990年,某大型银行邀请还在哈佛教书的伊丽莎白·沃伦(本书作者之一),担任顾问,帮助银行减少信用卡客户违约带来的损失。她的结论单刀直入:“解决办法很简单:停止向明显陷入财务困境的家庭发放贷款。”

会场陷入死寂。

过了许久,现场职位最高的银行家回应:“沃伦教授,我们很感谢您的演讲,真的。但我们没有兴趣减少对这些客户的放贷,因为他们才是我们利润的主要来源。”说完,他起身离开了会议室,会议就此结束。

沃伦教授也再也没有收到花旗银行的进一步邀请——信用卡账单除外。

书中也提到了一个中产父亲的案例:他因心脏病失业,导致未能按时偿还抵押贷款。而贷款公司并没有试图帮助他解决问题,而是不断劝说他继续借款。他们给他寄信、打电话,甚至联系他的妻子,想要让她说服丈夫借更多钱。

过去,美国放贷人从未考虑提高那些陷入困境的客户利率。但后来,若借款人稍有拖延,银行的利率往往会翻倍或甚至三倍增长。此外,滞纳金、超限费等隐性收费层出不穷。这些行为让许多中产家庭背上沉重的债务,最终滑向财务破产的深渊。

七、从2025往后看

距离本书出版已经过去了21年,书中提到的这些趋势,是在加强,还是在减弱?当全球的经济增长同时放缓,存量资源的博弈不得不进一步加剧时,似乎正在发生一些新的变化。

1. AI崛起,带来的是更多的不确定性和更频繁的职业变化。未来的五到十年,工作稳定性很可能会进入一个急剧波动的阶段。

2. 随着技术进步越来越快,终身学习成为必然趋势,学历贬值是必然的结果,高学历不再一定等同于高收入。在学历教育之外,中产家庭为孩子支付的课外教育开支也不得不增加,这给现金流带来更大的负担。

3. 在老龄化社会的背景下,医疗成本形成上涨趋势,医疗费用成为中产家庭支出的一个持续增长点,尤其是慢性病的治疗、管理和照看费用。这是必须提前做好预案的问题。

4. 虽然离婚并不羞耻,但它带来的财产冲击远超预期,且可能暴露出家庭财务的严重脆弱。

5. 在低利率环境下,债务增加可以提升生活质量,但也要记得它带来了稳定的负向现金流。“方便”的高息负债更是如此。

未来永远是不可知的,而正是这种不确定性赋予了每一天的价值。在生活的不断变化中,我们总是试图通过控制和规划,去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然而,当一切无法预测时,我们又该如何选择?我们能否放下对未来的过度焦虑,学会在未知的世界里,勇敢地迈出每一步?

真正的智慧,并不是拥有一切答案,而是意识到未来的变数,愿意为自己的决策负责。而今天的你,已经开始为未来的稳定打下基础了吗?

(以上主要涉及到《The Two-Income Trap》五、六两章的内容。本系列预计分为4篇。)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九索,作者:经济小张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本文来自虎嗅,原文链接:https://www.huxiu.com/article/4570367.html?f=wyxwapp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女子铅球决赛:老将巩立姣19米68摘金,实现全运会五连冠

女子铅球决赛:老将巩立姣19米68摘金,实现全运会五连冠

全景体育V
2025-11-16 20:30:46
全运会三个细节,看清樊振东人品!恩师争议发声,对林诗栋不礼貌

全运会三个细节,看清樊振东人品!恩师争议发声,对林诗栋不礼貌

三十年莱斯特城球迷
2025-11-16 23:10:28
苹果是胰岛素“杀手”?医生苦劝:糖尿病患者,4种水果尽量少吃

苹果是胰岛素“杀手”?医生苦劝:糖尿病患者,4种水果尽量少吃

周哥一影视
2025-11-16 13:41:56
日本这回要喝一壶了

日本这回要喝一壶了

静思有我
2025-11-15 22:03:32
停止对华出口汽车后,通用欲终止所有对华采购,释放了什么信号?

停止对华出口汽车后,通用欲终止所有对华采购,释放了什么信号?

诗意世界
2025-11-14 21:24:27
2025年江苏第三座长江大桥将通车,不再是索马里大桥,可免费通行

2025年江苏第三座长江大桥将通车,不再是索马里大桥,可免费通行

卷史
2025-11-16 13:16:14
特朗普,大举买入!

特朗普,大举买入!

证券时报
2025-11-16 20:55:02
打奉陪到底,中国公民暂勿赴日,日本若出兵台海,全国或沦为战场

打奉陪到底,中国公民暂勿赴日,日本若出兵台海,全国或沦为战场

时时有聊
2025-11-16 19:56:58
孙思邈:睡醒后若出现这3种反常现象,说明阳气足,是长寿的征兆

孙思邈:睡醒后若出现这3种反常现象,说明阳气足,是长寿的征兆

古怪奇谈录
2025-11-10 17:05:00
奋斗后发现大麻烦,网友:只要努力就必然负债!

奋斗后发现大麻烦,网友:只要努力就必然负债!

特约前排观众
2025-11-15 00:05:08
31岁章泽天,官宣新身份

31岁章泽天,官宣新身份

鲁中晨报
2025-11-12 17:27:01
湖南一女子因长得太漂亮,直到55岁没上过一天班,三婚三离,颜值曝光后网友唏嘘.....

湖南一女子因长得太漂亮,直到55岁没上过一天班,三婚三离,颜值曝光后网友唏嘘.....

脆皮先生
2025-10-29 20:37:04
果然开始上强度了,055大驱率队抵近日本九州岛,高市早苗慌了

果然开始上强度了,055大驱率队抵近日本九州岛,高市早苗慌了

丁丁鲤史纪
2025-11-13 16:28:33
女子扇耳光名将丁苗控诉赵鸿刚:篡改官方邮件,弄虚作假欺骗国人

女子扇耳光名将丁苗控诉赵鸿刚:篡改官方邮件,弄虚作假欺骗国人

杨华评论
2025-11-15 21:16:18
双喜临门!沈伯洋在美大金主被查,大陆对其家人公司严厉制裁

双喜临门!沈伯洋在美大金主被查,大陆对其家人公司严厉制裁

晓徙娱乐
2025-11-15 12:47:27
重磅!勇士,浓眉哥!4换1交易方案曝光...

重磅!勇士,浓眉哥!4换1交易方案曝光...

技巧君侃球
2025-11-16 19:22:33
史上最年轻金鸡奖影帝!24岁的易烊千玺凭什么?

史上最年轻金鸡奖影帝!24岁的易烊千玺凭什么?

红星新闻
2025-11-16 07:53:52
坐3.6亿飞机,戴1000万名表,拿5000万炒股的秦奋究竟什么背景

坐3.6亿飞机,戴1000万名表,拿5000万炒股的秦奋究竟什么背景

青史楼兰
2025-08-25 10:50:56
曝知名港星赌博输光家产,欠下百亿巨债驾车逃跑!豪车豪宅被查封

曝知名港星赌博输光家产,欠下百亿巨债驾车逃跑!豪车豪宅被查封

娱乐团长
2025-11-16 20:32:28
可能连续三届世界杯出不了线,意大利足球的问题根源是什么?

可能连续三届世界杯出不了线,意大利足球的问题根源是什么?

星耀国际足坛
2025-11-17 00:40:05
2025-11-17 01:32:49
虎嗅APP incentive-icons
虎嗅APP
个性化商业资讯与观点交流平台
25285文章数 68706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央视:若高市早苗死不悔改 日本将万劫不复

头条要闻

央视:若高市早苗死不悔改 日本将万劫不复

体育要闻

最佳新秀候选!2028美国男篮有他一个位置

娱乐要闻

CEO爆料肖战《藏海传》狂赚几十亿!

财经要闻

房源暗中调价 央企举报广州国资房企

科技要闻

雷军,怒了!刚刚连发多条微博

汽车要闻

"冰彩沙"全配齐 红旗HS6 PHEV预售17.88万起

态度原创

本地
家居
房产
教育
公开课

本地新闻

沈阳都市圈“冷资源”点燃“热联动” “组团”北上“圈粉”哈尔滨

家居要闻

现代简逸 寻找生活的光

房产要闻

首开狂卖6.68亿!海口这个顶级教育红盘,引爆海口楼市!

教育要闻

妈妈晒高二儿子吃宵夜,女网友眼睛看直了:这颜值,小姑娘遭殃了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