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故宫百年,国色新韵:
建筑师庄子玉对话研究故宫古建专家单雁川。
![]()
![]()
![]()
黄,在五行之中属土,寓意包容万物,万事根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独特的“中央之色”。故宫中的黄色琉璃瓦彰显着这座宏大建筑群的威严与庄重。
永乐皇帝定鼎北京的决定,让明朝初年的中国成为当时的“基建狂魔”。在城中设立了神木厂(收储金丝楠木)、黑窑厂(生产砖瓦)、琉璃厂(制造琉璃)、台基厂(收储各种建材)、大木厂(收储其他木材)等机构。这些600 年前的 “大厂”中,琉璃厂是最令人惊艳的一座。在这里,泥土经过巧匠塑形,烧制出琉璃瓦,最抢眼的就是几乎独霸紫禁城 “第五立面”的明黄色。黄瓦与红墙,是故宫的标配,它们见证并参与了明清两代24位皇帝的统治与宫廷生活,。
![]()
摄影:韩童▐
试想一下,如果你穿越回到明朝或者清朝的北京,在大片灰色屋瓦的建筑当中,鹤立着 一群巍峨的建筑,明黄色的屋顶在蓝天白云下荡漾着贵金属般的光泽,那肯定是紫禁城。从宏阔的午门到巍峨的太和门,从雄伟的前三殿到庄严的后三宫,最后到神武门,在故宫的中轴线上,极力向着天空延伸的是一片片夺目的明黄,因为 “黄”正是与“中”最配的颜色。
![]()
图源:视觉中国▐
![]()
![]()
故宫,是世界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木结构宫殿群,也是中国官式建筑审美、技艺的典范,600年间,一砖一瓦一斗拱,黄顶赤壁玉栏杆,无不呈现中国古代建筑哲学的智慧和背后数百年间工匠的巧思。
凝练至今的“八大作”——土作、石作、搭材作、木作、瓦作、油作、彩画作、裱糊作,它们是故宫建筑营造、修缮传承下来的8种传统建筑工艺。作,指的是“作坊”,指代具体的技术行业,遵循着中国古建筑等级森严、考究经典的规制,本身就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2008年,“官式古建筑营造技艺”经故宫博物院申报,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
属于八大作之一的“瓦作”,为紫禁城烧制琉璃瓦,曾开设在北京琉璃厂地区,后迁至京西永定河畔。元代中统四年(1263)在琉璃渠村设立琉璃局监管官窑,元明清三代皇家琉璃官窑都设在此处,如今,这里是以琉璃文化为主题的体验园区,静谧古朴,仍保留着御窑遗迹,甚至仍然可以在古老的御窑里继续烧制琉璃。
单雁川,故宫博物院原副院长单士元先生的长孙,算是在故宫里玩大的孩子,故宫的历史和建筑成了单雁川生命中的一部分。而在国外学习、生活多年的建筑师庄子玉,特意把工作室设立在北京中轴线鼓楼边上,是因为喜欢每天迎着朝阳走进鼓楼的感觉。无论是自小在故宫边长大的单雁川还是受到当代系统性训练的建筑师庄子玉,在他们看来,故宫这个庞大的建筑群,都是中式建筑集大成者,也是中国人终身的美学博物馆与审美学堂。
![]()
![]()
庄子玉 X 单雁川
庄子玉:我小时候是在天津和武汉生活,在国外学建筑的时候有意识地回头看中国、看咱们的古建筑、看故宫,会有更加强烈的探寻者视角,对东方式的体验更加强烈。相比较西方建筑以线条与雕塑讲“故事”,故宫建筑群落会通过屋顶琉璃瓦的颜色暗示建筑的功能,不同色彩代表了特殊的含义。比如,大家感知最强烈的黄色和红色。
单雁川:是的,故宫充分运用了中国传统的五色——白青黑赤黄,这五色对应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五行——金木水火土。这五个颜色首先和华夏文明体系有关。黄河流域是汉文化发源地,这个地方土地是黄色的,在规制中,黄色代表中央。在“中原”向南看,南边太阳大,土地蕴含铁元素多,土地是红色,属火;北边土地是黑色,属水;再看向中东部,东部土地非常富庶,正常的土地颜色是青灰色,森林比较多,这些植物是绿色代表生长,属木;西边最重要的是山脉、沙漠和矿业,颜色是白色,属金。所以,我们在中国土地方位上对应这五个颜色并非迷信,而是由于地理环境产生视觉反馈,最后形成了一套古代哲学思想和美学观念,构成了故宫建筑与装饰的色彩纲领。
![]()
庄子玉:所以在故宫文华殿东北,有一组宫殿撷芳殿,又叫“南三所”“阿哥所”,是东宫太子的居所。它的琉璃顶是青色,属“木”,意味着“生命、春天、仁爱、永恒,还有植物生长和勃发的生命力”,就很符合您说的寓意。
单雁川:除了绿色琉璃瓦,从故宫南门进,过午门,在文华殿后面有一个乾隆皇帝藏《四库全书》的文渊阁,它采用黑色琉璃瓦顶,绿色琉璃瓦剪边,而且建筑装饰和油漆彩画以冷色调为主。这也是依据“五行八卦”中“北方壬癸水,其色属黑”。这藏书最怕火,所以就黑琉璃为顶,黑色对应“水、深邃、智慧”,黑琉璃顶“以水克火”。
![]()
庄子玉:除了琉璃,八大作中与色彩最紧密的彩画作也非常具有皇家规制的代表性。
单雁川:在紫禁城和大殿里的绘画有很严格的等级要求,和玺彩画等级最高,专用于皇家宫殿、坛庙的主殿及重要建筑,以龙凤纹样为主体,采用沥粉贴金工艺,主色为青、绿、金三色;旋子彩画次之;苏式彩画比较活泼丰富,更多地应用于园林体系。例如,颐和园的苏式彩画较多,其中包括《三国演义》《西游记》等作品中生活的人物和花草兽。
庄子玉:颐和园作为皇家园林,与故宫在建筑审美上有关联,但是有很大不同。例如,苏式彩画在我的理解是,乾隆下江南后回京建了颐和园。它采取了一些类似江南园林的风格,包括长廊上的绘画,更民间化,生活感更强,平民感更强。看起来宫殿制式规格更完整,而园林自由度比较大,但在某种规制层面上,它们又具有贯穿性,其实是同构的。例如,在唐朝的大明宫遗址,你可以看到它与地势有关;大明宫的园林与宫殿的关联性更强,基本上融合在一起。宫殿似乎嵌入到园林中,我们的宫殿实际上是两个独立的体系,在不同季节进行切换。我认为这特别符合我们在进行当代设计时东方探索的需求。
单雁川:从建筑风格上讲,中式园林,从宫廷到民间规制不同,但风格是彼此呼应影响的。例如,都有石狮子,民间的石狮子喜悦、欢快,可能还玩球,但皇家的石狮子,就庄严肃穆,都体现出场景的不同。
![]()
庄子玉:故宫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大的嵌套空间——在我们进行故宫的图示、图解或者建筑空间分析时,如果把故宫中的一个院落视为一个空间层次,故宫绝对是最复杂的,它是数百个院子的集合体,并且有自己的逻辑体系,在体系中又充满着多样性。
单雁川:这种复杂嵌套结构的核心是规制。在故宫整个建筑体系中,皇家建筑的规制要符合等级制度要求。例如,清朝建筑等级制度为斗口制,共分为11个等级,头等材斗口宽六寸,每降一等递减五分,以决定斗拱大小。但在严格的规制下,古代的能工巧匠也有一定的自由度,例如,你祖传手艺是这样做还是那样做是你的自由,只要成果是在规定框架内。
![]()
庄子玉:正如您刚才提到的八大作,包括建筑的形制、色彩的控制以及技术的控制,都非常严谨,但同时只要符合形制,实际采用的技术可以根据工匠擅长的手法调整。而在欧洲,这种阶层的体现往往以建筑高度呈现。例如,在意大利的托斯卡纳,最高统治者往往身居城堡,从高塔俯瞰自己的土地,这种概念一直影响到现代的高层建筑。
单雁川:故宫的工匠手法自由是在规制框架之内的自由,也随时间的发展而变化。比如,美国总统特朗普在他的第一任期来访中国时,习近平主席是在故宫建筑群西侧的宝蕴楼备茶款待,并同游故宫。这座建筑本身就代表了中西方建筑审美相互理解与相互交融。
原文刊载于《时尚COSMO》11月刊
监制:朱瑾
编辑:若菲、王镭静、曾瑶
视觉:卞玉清
特约顾问:顾世宝
文:张令芸
摄影:付拓
导演&创意:Jing Long
摄像:龙龙、博伦、张嘉乐
摄像助理:牟鹏飞
剪辑:龙龙龙、张乐嘉
妆发:Cocoma
造型:Xiaoxue Liu
造型助理:RONG
开篇时装摄影:Mario Wang
编辑&造型:Lillian Liu
化妆:杨凯淳
发型:DengDeng
模特:张熙晨(龙腾精英)、吕叶子(巨合模特)
美术:Josh
摄影助理:张波
服装助理:RONG、Amber
器材场地提供:东西影棚
编辑助理:徐梦然
场地支持:金隅琉璃文化创意产业园
新媒体排版:Yuri
美编:棒棒
图源:时尚COSMO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