鹭客社:守望共同的尘世故乡
![]()
厦门读碑记:翔安莲河圆通庙的《圓通堂靜室碑記》
文 / 林鸿东
今天上午,笔者收到了荻花洲海上救援志愿服务队王建和先生发来的几张照片,内容为翔安莲河圆通庙的几方碑记。其中一方是清道光年间的《圆通堂静室碑记》。晚上,我抽空对碑文进行了辨识与校对,从而了解到:这座供奉“金天”的圆通庙,在清代道光年间被称为“圆通堂”,此圆通堂亦被称为寺,寺中曾有僧人居住。
碑文记载,道光庚寅年(1830年)农历十月,当地乡祭酒吴时芳与太学生吴克明共同发起,动员信众捐资二十六万多文钱,修建五间静室,供寺内僧人居住使用。
圓通堂靜室碑記
圓通寶刹像祀金天數百年矣,靈異眾著,都人士神之。夫神之必求所以崇之奉之,必求崇之奉之之久而靡間,人情類然,獨芳等也哉?然芳等崇之奉之之欲其久而靡間,則又似神有以鼓之舞之於其間,而非人所能為也者。何則寺舊之左右个,惟東隙地數弓,謀棲僧欲使司香火者,伊豈乏人,然地久為居民私,無如何也。歲庚寅,餘萌是想,所私地若有節其衷也者,皆幡然曰:“古人編錢捨地,是區區者,奈之何靳不能?”咸踴躍偕友捐,凸者夷之,凹者塞之,霎時間一平地焉。貽石甃磚,斬材木屋之。靡金錢二十六萬有奇,得靜室五間以棲僧,使晨夕禮焉。由是而神之崇之奉之,可以久而靡間矣。功既蕆,將落之,因紀其事。大清道光庚寅年小陽春月日,鄉祭酒吳時芳、太學生吳克明仝立石。
白话文意思:
圆通宝刹供奉金天神圣已有数百年,灵验的事迹很多,都里人都很信奉。既然信奉神明,就一定要尊崇供奉他,并且希望这种崇奉能长久持续不中断,这是人之常情,难道只有我们吴时芳等人这样想吗?
不过,我们之所以想要长久坚持供奉,又好像是有神明在暗中激励鼓舞,不完全是人力所能决定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寺庙原先的左右两边,只有东边有一片空地,本来打算建屋让僧人居住,方便管理香火——其实愿意来做这事的人并不少,但这块地长期被附近居民私自占用,一直没办法解决。
直到庚寅年(1830年),我心里刚兴起这个念头,那些占地的居民就好像突然受到感化似的,都醒悟过来说:“古人都能攒钱捐地,我们占着的这点地方,何必舍不得呢?”于是大家都踊跃联合亲友一起捐资,把高低不平的地面整平了,低洼的地方填实了,很快就整出一块平地。接着我们运来石料砌砖,采买木材盖屋,总共花费二十六万多文钱,建成了五间静室让僧人居住,使他们能够早晚礼佛。从此,对神明的崇奉就能够长久持续下去了。
工程完工后,在即将举行落成仪式时,特地记录了这件事。清道光庚寅年(1830年)农历十月,乡祭酒吴时芳、太学生吴克明共同立石。
![]()
LOOKERS鹭客社 守望共同的尘世故乡
欢迎关注鹭客社,投稿联系微信号:DONGE110
本篇图文均为原创,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欢迎转发、群发给你的朋友,欢迎分享到朋友圈。但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撰写论文等任何使用。如需转载,请通过公众号后台申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