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雪冰城的大“单品”——4块钱一杯的柠檬水,目前最大的危机,可不是来自塔尖的“暴击”,而是来自自身——柠檬面临断供!
蜜雪的“初心”
撑不住了?
据红星资本局等多家媒体报道,近日,因主要原料黄柠檬短缺,多地蜜雪冰城的冰鲜柠檬水断货。沪上有门店店员表示,从上周日开始,店里就订不到黄柠檬片了,目前店里没有冰鲜柠檬水,暂不清楚何时可以补货。成都地区也有门店表示“最近公司供货供不上,我们这边都断货了”。其它多地也出现了类似的情况。
要知道,柠檬水可是蜜雪冰城的超级大单品——三联生活周刊曾经报道,蜜雪冰城的柠檬水2023一年卖出超10亿杯,。而据招股书,2024年前三个季度,蜜雪冰城冰鲜柠檬水出杯量就超11亿杯。
在消费品行业,一个产品一年能卖出超10亿元,就算是超级单品。这样看来,冰鲜柠檬水年销售额早已超过40亿,是当之无愧的“宇宙级”大单品,连续多年成为门店“销量冠军”,风头已经和“蜜雪甜筒”相差无两!
2025年上半年,“蜜雪冰城”核心产品继续表现稳健,冰鲜柠檬水、新鲜冰淇淋、茉莉奶绿、珍珠奶茶及棒打鲜橙位列门店销量前五。
柠檬水对于蜜雪冰城的意义,绝不仅仅是一个超级大单品,而是品牌“初心”的体现,因而其面临“断供”风口浪尖,象征意义不是一般的大!
据相关资料,蜜雪冰城最早1997年卖刨冰起家的。蜜雪董事长在商业街走访时,发现有一个小店卖柠檬水特别火,就开始研发自己的柠檬水。于是乎,冰鲜柠檬水成为蜜雪冰城第一款用新鲜水果制作的产品,2013年被加入蜜雪冰城菜单,也算是品牌创业的“见证者”!
多年的价格稳定,是这份“初心”最直接的体现:据中新经纬整理,2013年上市时是3元,大约在2014年调整为4元,并在此后多年里成为其“极致性价比”的象征。直到去年底在部分区域因成本压力涨到了5元。没想到这份“初心”,现在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
正如面包不可能从超市货架上长出来一样,柠檬也不可能从蜜雪冰城的冰箱里变出来。据红星资本局,近日部分门店原料波动,重要原因在于——近期一批进口柠檬受天气影响延期到港!
这句话无形中透露了一个重要信息:蜜雪冰城在采购进口柠檬!这似乎与大家印象中的“蜜雪冰城自产柠檬”好像有点不太相符——蜜雪冰城难道在国外建柠檬园了?
蜜雪的柠檬
来自大洋彼岸?
首先不妨“科普”一个概念:柠檬可以分为两大类:香水柠檬与黄柠檬,主要区别源于品种和风味特性的不同。而蜜雪冰城制作冰鲜柠檬水的黄柠檬主要来自川渝地区,是香气突出的尤力克柠檬。2021年,蜜雪冰城从四川安岳、重庆潼南等地采购的柠檬数量为约5万吨,2023年,柠檬采购量升至11.5万吨。
雪王农业是蜜雪集团的全资子公司,主营业务为柠檬的采购和加工。大规模采购,带来的是成本的降低:据招股书中介绍,就同类型、同品质的柠檬而言,其2023年的采购成本较同行业平均低20%以上。
此前蜜雪也曾考虑自己种植,在云南瑞丽开了种植园,但“种植环节对技术水平、管理水平,包括果园的运作要求太高”,后来就放弃了自己种植,一心一意与川渝柠檬产业带的种植户合作,走“公司+农户”的道路。
既然有良好的渠道,为什么还需要进口柠檬补充呢?这就不得不说到柠檬成熟中一个独特的过程——类似于牛排的“熟成”!
柠檬收获季节之后,一般可以在冷库里冷藏8个月,仍可以保持风味。而被收储到蜜雪冰城冷库中的柠檬,并没有停止成熟,每年在冷库里存放一个月后,到12月柠檬的口感就更均衡了,香气会增加!
随着存储时间的拉长,皮会越来越薄,出汁率会越来越高。采摘的柠檬出汁率要达到28%,存放到7月份,出汁率可能会增加到45%左右,而出汁率越高,柠檬水的口感就越好。但在柠檬储存的间隙,难免会有“青黄不接”的现象出现,通过进口柠檬这个“缓冲垫”调剂,成为“不得已”的选择。
不过这种情况可能不会持续太久了:据封面新闻,随着大量进口柠檬即将到港,储存的柠檬也经过评测满足使用标准,陆续下发门店,柠檬缺货情况将很快恢复——“快乐柠檬水”恢复稳定供应相信只是时间问题!
比起买不买得到,很多“柠檬水爱好者”更为担心的问题或许是——会不会涨价?要知道,近一年多来柠檬原料早已涨上天,蜜雪冰城究竟有着什么“魔法”,继续维持着4元一杯的“体面”?
涨价下的成本压力
苦一苦加盟商?
去年至今,柠檬价格如同坐上了火箭一般节节攀升,已经多次上了热搜。据农业农村部价格系统显示,截至2025年9月17日,全国柠檬平均批发价为15元/公斤,比去年同期的每公斤7.83元/公斤已经高出将近一倍。6月下旬甚至一度涨到26.88元/公斤,价格堪比荔枝!
如果把时间线拉长,会发现柠檬的涨价更加疯狂:据三联生活周刊7月的报道,有柠檬收购商表示“低于7块钱一斤,今年都别想收到果子!”而柠檬丰产的2023年,他的收购价是5毛钱一斤。
昔日盒马“买菜送”的柠檬,如今一跃坐上了C位!究其原因,“老天爷不赏饭吃”占据了很大一部分因素——极端天气的日益频发,会影响农业经济的每一个领域,柠檬怎么可能独善其身?
据相关报道,受极端天气影响,这两年柠檬主产区普遍减产。比如主产区之一的土耳其,遭遇霜冻灾害,已经宣布停止柠檬出口;还有南非和阿根廷等产区,遭遇了强风和暴雨,柠檬收成减少;而意大利以及我国柠檬产区因为干旱的原因,也或多或少减产。
就以国内柠檬主产区四川安岳为例:据农民日报等,2024年,受川渝长期高温干旱等因素影响,当地柠檬产量已经下滑;而2025年倒春寒与持续高温双重打击,使得减产的情况更为严重,可能高达50%以上,有种植户表示“现在一棵树最多结十几个果,往年可是压弯枝桠的丰收景象”,这些都是柠檬涨价的动力。
为了最大程度保证种植户利益,蜜雪冰城收购柠檬时,价格“就高不就低”——市场价低于协议价时按照协议价收购,高于协议价时按市场价收购,确保种植户收益,这也是农产品行业通行的惯例。
但即使再怎么平抑价格,柠檬价格飞涨的成本,总要有人来承担,那么这个成本究竟是谁出了呢?很可能是——千千万万的蜜雪加盟商们!他们,才是“4块钱一杯柠檬水”最终的承担者。
众所周知,和大部分品牌一样,蜜雪冰城的加盟商需100%从总部采购原料,产品售价被严格限制私自涨价或下架,卖多少钱根本不由自己做主!
据财经天下等7月报道,蜜雪冰城有加盟商表示“今年柠檬成本1千克要20元,去年这个时候才6元多,成本上升,其现在卖的柠檬水都是请大家喝的”。真是如此么?
在黄柠檬没涨价之前,若以单杯柠檬水1.2元(原料0.9元+包材0.3元)的成本来计算,加盟商以1.8元从总部进货,售价4元时,扣除人工、租金、水电杂费等运营成本后,单杯实际净利润率仅15%~20%。
随着柠檬价格的疯涨,加盟商从蜜雪冰城采购的柠檬原料,必然也会上涨:今年7月有报道称,每件已从130元涨至200元左右,柠檬水的利润空间进一步压缩。更别提可能还面临线上团购等渠道的巨大冲击,说是“赔本赚吆喝”似乎一点也不过分!
现在的问题已经很清楚了:“4元一杯的柠檬水”塑造起了蜜雪冰城的品牌神话故事,也是其难以撼动的根基,但这背后的成本压力,却实实在在给到了加盟商。在蜜雪冰城的加盟帝国里,加盟商既是其扩张的“毛细血管”,也是成本压力的“最终承压者”。在高额的成本压力下,难免有加盟商会“铤而走险”,进行一些违规操作!
尾声
2025年上半年,蜜雪的营收和业绩双双创下新高:实现收入148.7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9.3%;净利润27.18亿元人民币,同比大幅增长44.1%。在总部业绩蒸蒸日上时,怎样才能不用让成本压力“再苦一苦加盟商”,是值得好好考虑的话题。
免责声明(上下滑动查看全部)
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投资人须对任何自主决定的投资行为负责。另,本文中的任何观点、分析及预测不构成对阅读者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亦不对因使用本文内容所引发的直接或间接损失负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过往业绩不预示未来表现。财经早餐力求文章所载内容及观点客观公正,但不保证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等。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