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上游 见金沙”
文 | 岳治中
九月的赤水河上游,高粱红遍两岸,酱酒飘香千里。
9月19日,第五届“金沙红了”红高粱节暨赤水河上游金沙县产区科学价值论坛在贵州金沙县盛大启幕。
作为一个延续五年的品牌IP,如今的“金沙红了”不仅在品牌影响力上实现了量的提升,更在产区价值传播上完成了质的飞跃,逐渐由最初单一的祭粮仪式,蝶变为集产区价值研讨、丰收庆典、酒旅融合实践、封藏文化传承于一体的综合性产业IP。
尤其是今年开展的第五届活动,不仅深度诠释了赤水河上游金沙县产区的科学价值与生态优势,更以“回上游・见金沙”为核心,探索出“白酒+农业+文化+旅游”的融合发展新路径,为酱酒行业从“规模红利”向“价值红利”转型提供了极具借鉴意义的实践样本。
01
从单一仪式到多元生态,金沙酒业重塑产区价值表达
众所周知,粮为酒之魂,作为酿酒最为重要的原料,金沙本地种植的红缨子糯高粱一直以高品质著称,其支链淀粉含量高、单宁成分适中,为酿造醇柔酱香风格提供了不可替代的物质基础,成为金沙酒业品质的源头和坚守初心、酿造好酒的底气。
为了彰显对红缨子糯高粱的敬畏与珍视,自2021年以来,金沙酒业通过举办“金沙红了” 红高粱节,敬拜粮谷、封存佳酿,在分享丰收喜悦的同时,展现对酱酒品质本源的致敬。
到了今年,第五届“金沙红了”更进一步,将产业视野从田间地头延伸至消费端与文化端,在保留祭粮庆丰收这一文化内核的基础上,融入更多现代消费场景与情感共鸣元素,构建起 “科学研讨+文化传承+体验消费”的产业生态闭环。
▲华润啤酒副总裁、金沙酒业董事长范世凯
在华润啤酒副总裁、金沙酒业董事长范世凯看来,当下白酒行业正从“规模扩张”转向“价值深耕”,产区不再是简单的“地理标签”,而是品质、文化、生态的集合体;酒旅融合也不再是“附加体验”,而是让消费者“读懂产区、认同价值”的核心路径。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的红高粱节,不止是金沙酒业的‘家事’,更是我们扛起产区建设责任的‘分内事’,肩负着联结酒旅融合、乡村振兴、地方发展的特殊使命。”范世凯如实说道。
从范世凯的话不难看出,本次“回上游・见金沙”的核心,就是让消费者回到酱酒的源头,见证从一粒高粱到一滴美酒的完整旅程。这不仅是金沙酒业的品牌升级之举,更是其作为产区龙头企业,推动酱酒行业从“产品竞争”向“体验竞争”升级的责任所在。
▲中国酒类流通协会会长秦书尧
对此,中国酒类流通协会会长秦书尧高度评价到,金沙酒业持续打造的“金沙红了”IP,围绕品质表达与文化深耕,不仅成为了具有金沙特色的品质符号,创新打造的金粉游园会和金粉荟嘉年华等也成为独树一帜的“白酒文化体验+生态旅游”融合场景,每一处创新都让“上游品质”可感知、可共鸣,成为链接消费者的新引擎,为行业“从卖产品到卖生活方式”的转型提供了有益借鉴。
02
以“回上游” 为锚点,金沙酒业打开行业体验酒旅+产区建设为主新空间
如果说早期的“金沙红了”是对农耕文明与酿酒文化的致敬,那么本届盛会推出的全新回厂游项目,则标志着金沙酒业正式将产区优势转化为体验消费优势,为酱酒行业探索酒旅融合新模式写下关键一笔。
▲金沙酒业总经理李濮
活动上,金沙酒业总经理李濮表示,面向未来,金沙酒业将继续坚守“守护源头、酿造本真”,为此将做好以下四件事:
一是加大生态和水源保护力度,确保源头的纯净与可持续;
二是把研究结果转化为生产管理标准,在高粱种植、制曲发酵、储存陈化等环节实现精准化、标准化;
三是围绕上游产区的优势,进一步打造“醇柔酱香”的差异化竞争力,提升品牌影响力与消费者认可度;
四是以更加开放的姿态链接各界资源,让赤水河上游的生态优势、科学价值和文化内涵被更多人看见、被市场认同。
从这些内容不难看出,金沙酒业的回厂游并非简单的厂区参观,而是一套深度链接“生态、品质、文化”的沉浸式体验体系。
▲金沙酒业副总经理、营销中心总经理王维龙
用金沙酒业副总经理、营销中心总经理王维龙的话来说,金沙酒业的回厂游模式其核心就是以“八杯酒”探索品质密码为线索,实现从感受不同轮次的基酒到不同年份好酒的差异化品鉴,让参与者在产区特色景点、高梁种植基地、生产车间、酱酒博物馆、酒库等不同场景中深度感知酿造的时序之美与风味之变,让“上游品质”不再是抽象概念,而是可触摸、可品味、可感知的具象体验。
这种酒旅融合模式的创新之处,在于打破了“旅游观光”与“酒业发展”的壁垒,形成“以酒促旅、以旅兴酒”的良性循环。
一方面,可以通过旅游体验让消费者深度理解酱酒品质形成的逻辑,增强对“醇柔酱香”品牌的认同感;另一方面,则可借助旅游带来的流量与关注度,进一步提升赤水河上游金沙县产区的知名度与影响力,推动产区从“地理标识”向“价值标杆”转变。
03
以“粱”心守初心,金沙酒业为酱酒高质量发展立标杆
当前,白酒行业正经历“政策调控、消费迭代、存量竞争”三重调整叠加的调整期,其成因之复杂、影响之广泛,远超过往产业波动。但是产业调整并非“寒冬”,而是“价值筛选”的契机,那些锚定产区、坚守品质的企业,终将穿越周期。
而金沙酒业以“粱”为媒,主动将赤水河上游金沙县产区的地理禀赋转化为“可量化、可追溯、可验证”的科学标准体系,不仅为品质表达提供了价值新维度,也为行业提供了产区价值升级的样本。
对于金沙酒业的这些举措,多位与会专家学者给与了高度的肯定。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张百平表示,期盼金沙酒业在白酒发展的转折时代,找对定位,勇于创新,在赤水河上游这块宝地,开拓光明的未来!
贵州食品工程职业学院教授吴天祥则直言,相信在华润酒业的带领下,一定能把金沙回沙的品味做足,为贵州酱酒的高质量发展打开新的增长极。
在微酒看来,这些专家学者对金沙酒业的信心绝非是空穴来风,这背后既源于其对酿造生态的敬畏、对品质标准的严苛,以及对文化传承的深耕,更在于其以开放姿态构建起消费者可参与、可感知的信任体系。
这一体系的背后,在实质上将产区资源、文化资源转化为了消费资源,不仅提升了品牌溢价能力,更拓展了酱酒行业的发展边界,为行业提供了“跳出白酒做白酒”的创新思路。
从一粒红高粱到一场产业盛会,从单一祭粮到酒旅融合,金沙酒业以五年坚守,不仅打造了一个极具影响力的行业IP,更以实际行动为酱酒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唯有锚定产区、坚守品质、创新体验,方能在时代浪潮中持续领跑。
您对此有何看法,欢迎下面评论区留言分享。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