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贝和罗永浩掀桌子,炸出餐饮界的潜规则,令全网吃货破大防。
拍着胸脯保证100%没有预制菜的西贝,给1岁宝宝吃2岁的西兰花;号称活鱼现杀的太二酸菜鱼,7分钟上齐3道菜;自诩现炒现做的绿茶,悄悄撤了绝无预制菜的招牌......
然而,当大家看到上海学生餐,才发现之前的都是小儿科,才真觉得的天塌了。
青菜是发黄的,黄瓜是蔫了吧唧的,大虾是发黑发臭的,油面筋是带着诡异腥味的,红烧大排是肉的口感但稀软的,带鱼是鱼鳞都不刮闪着银光的......
总之,没有最难吃,只有更难吃。
虽然上海中小学去年就推出了“AB午餐制”,家长提前两周二选一,听起来高大上超贴心,但实际就……emm,一言难尽。
名字起得天花乱坠,结果A和B的区别大概只在于——今天的鸡排是切块还是整片,最多是一个荤菜不一样。
那一大块黄色方形不明物体,搭配着浅黄色的汁液,一看就倒尽了胃口,知道的是肉末蒸蛋,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啥脏东西呢。
然而就这价格却涨了3块钱,从15块涨到了18块,孩子们依然每天都在“难吃”和“更难吃”之间做选择。
想要送饭或者带饭,在上海都是不现实的,据说有些骨头硬的小孩,一整天愣是一口都不吃,晚上到家才犹如饿虎扑食。
其实,上海学生餐的口味如何还不是最扎心的,食品安全问题才真的让人头皮发麻……
9月16号上海校园午餐惊现臭虾仁,学生筷子刚举起,老师立刻冲上来高呼“勺下留饭”,紧接着供应商绿捷火速撤菜,堪称食堂版“绝地求生”。
面对家长的齐声质问,绿捷公司狡辩“只是偶尔带点沙,绝对安全哒~”,就让小小虾仁背负了所有的黑锅!
现在大家大概明白了,为什么上海家长纷纷请愿,希望西贝预制菜能进入校园代替绿捷,毕竟西贝儿童餐看起来赏心悦目,吃起来也没这么像泔水。
至于绿捷是何方神圣,最近网上扒它的人很多。
大概类似于餐饮界的张核子吧,手眼通天商业版图惊人,背后势力盘根错节,即便上海家长藏龙卧虎,与它抗衡也是蜉蝣撼大树。
绿捷全称上海绿捷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是一家承包了300+所中小学、日供50万份学生午餐的团餐巨头,堪称“上海学生食堂背后的隐形大佬”!
绿捷公司成立刚满10年,注册资本5000万,员工1500+,背后大股东是家神秘兮兮的私人股份有限公司,更精彩的是前股东张国华。
这位张大佬堪称“跨界狂魔”,关联企业横跨核能电力、陕西建工、苏泊尔、启明星辰等一堆上市公司,仿佛在下一盘“从芯片到鸡排”的商业大棋。
除此之外,绿捷拿奖也拿到手软:“中国团餐十大品牌”、“封控贡献单位”……光环闪瞎眼。最猛的是中标能力——光今年8月,就一口气拿下上海22所学校餐饮服务!
当一家公司既做饭、又“背后有人”,孩子的午餐盒里,装的到底是营养,还是生意?
毫不夸张地说,上海家长和学生苦绿捷久矣,真的无法想象,这是2025年媲美发达国家的上海滩。
更加诡异的是,上海学生午餐的安全,竟由一家和绿捷疑似兄弟一样的单位来检测,又会产生什么样的化学反应?
一家叫“品测检测”的公司,自称是专业的第三方检测机构,手握CMA、CNAS多项资质,从2014年成立至今“零质量问题”。
官网写得那叫一个漂亮——承担上海400多所中小学午餐原材料的农残、毒素快检,还负责检查校园饮用水、食堂卫生……
但细扒下去有点意思:品测和近期频频“翻车”的绿捷餐饮,被曝注册地址极其相近(都位于上海市闵行区颛兴东路1058弄),疑似存在关联。
这就尴尬了:一边是食品供应商,一边是负责检测它的机构。如果俩公司真穿一条裤子,那所谓的“客观检测”,岂不是又当裁判又当运动员?
面对此情此景,上海的家长们能不慌吗,也难怪马克思早就说过:资本来到世间,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鲁迅先生1918年在《狂人日记》中,对中国社会最深沉的批判,以及对未来最急切的呼唤,就是“救救孩子”。
2025年的上海家长,也是这么单纯的想法。
其实他们也不是非要把绿捷扳倒换成西贝,他们也不在乎资本是绿色还是蓝色,只希望相关人士能真正看到民意,改善一下祖国未来的伙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