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月饼咋来的?|豫记

0
分享至

说到中秋,人们自然把它与月饼联系起来。我们的先人从中秋月,联想到人间的团圆,凭一双巧手,做出美味的月饼,当作吉祥、团圆的象征。如今,中秋佳节,人们品尝月饼,已成为一项传统习俗,但你可知道,月饼,是从哪儿来的?



撰文|翟红果

01/

老月饼虽硬,解馋亦可

岁月总让记忆变得美丽。每到八月十五,我便情不自禁的回到儿时偏远静寂的小山村。

那里的一轮明月、简陋的青瓦房,还有摇曳煤油灯光下的浓浓亲情,都让人心潮澎湃。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经济拮据的时期,物质还相当贫乏,生在农村的我们,平时很难吃上一次荤菜。只有到中秋节,才能美美吃上一顿大餐,而且还有美味的月饼解馋。



那时的月饼,远没有今天的月饼做工精细,品种繁多。

月饼馅都是花生、芝麻、冰糖和青红丝一类的东西,硬邦邦、干巴巴的。月饼的大小只有一个,一斤重。包装用的是草纸,上面压一张正方形的红纸,看起来很喜庆。

小时候,一个月饼虽然才几毛钱,但吃月饼确实是很奢侈的事情。

我深深记得明月皎洁的晚上,亮汪汪的月光如银般洒满院子,蛐蛐“唧唧”低吟,“嘘嘘”放歌,我们一家人如往年一样,笑呵呵把桌子摆在当院,摆上花生、柿子和大枣。

母亲宝贝似的拿出月饼,放在桌上打开,用刀一边把月饼切开,一边笑盈盈地说:“今儿晚吃月饼,让你们这些馋猫好好解解馋。”顿时,我们高兴得手舞足蹈。



就这样,亲人围聚在小桌旁,就着月色,就着土地的芳香,有滋有味品尝月饼——其实,那不是在吃月饼,更像是在品尝生活。那种情绪、情调至今让我难以忘怀。

如今,月饼的花样不断翻新,品种不断增加,味道各具风格,包装精美时尚。有苏式、广式、京式、宁式、滇式月饼;有甜味、咸味、麻辣味月饼;有五仁、豆沙、蛋黄、火腿月饼等。

月饼的名字也充满诗情画意,诸如“荷塘月色”“花好月圆”“锦绣明月”“盛世之秋”“金秋浓情”等。吃这样的月饼,仿佛咀嚼一首诗,感觉自然妙不可言。

02/

唐玄宗看见杨贵妃望月

于是,有了月饼

虽然中秋吃月饼如今已经变成一种传统,但其实,月饼和中秋并不是同时出现的。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每逢中秋夜都要祭月。古代历法,一年有四季,每季有孟月、仲月、季月三个月,又因古代帝王农历八月十五祭月,恰逢三秋之半,故名“中秋节。”

传统中秋节经历帝王祭祀、文人情怀后,到宋代才逐渐传到民间,变成一项传统的大众活动,成为寄托相思、阖家团圆的日子。

03/

那月饼是何时诞生的呢?

据史载,殷、周时期,江、浙一带就有纪念太师闻仲的“太师饼”,可谓月饼的“始祖”。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引进芝麻、胡桃,便有胡桃仁为馅的“胡饼”。



唐朝李靖率师讨伐边寇,于中秋节凯旋,长安通宵欢庆,时有吐蕃人献饼祝捷,唐高祖指着明月笑曰:“应将胡饼邀蟾蜍”,嗣后分赐群臣共啖,遂成中秋吃饼之俗。

又传,唐玄宗和杨贵妃赏月,唐玄宗嫌“胡饼”不好听,杨贵妃仰望明月,随口而出“月饼”,月饼之名便逐渐流传。

宋代周密在《武林旧事》中首提“月饼”。明代,中秋吃月饼才在民间逐渐流传。



近代,月饼随着发展也被打上浓重的时代烙印。听前辈讲,新中国成立的第一个中秋节,月饼业还没有完全复苏。

1951年,刻有“抗美援朝”字样的月饼极受欢迎。上世纪60年代,月饼凭证供应。“文化大革命”时期,赏月、吃月饼被一度禁止。1978年,改革开放后,中秋节被赋予新时代内涵。

04/

月饼代表“你我他”之心

今天,中秋文化在人们的脑海里已经根深蒂固。中秋正当收获季节,自古以农立国的中华大地,这个节点变得喜气洋洋。

是夜,观赏祭拜玉兔,骚人墨客纷纷吟咏月亮,抒发情感,故而中秋的情绪色彩温暖和浪漫。

吃月饼,看月圆,大家从月中蟾蜍说到玉兔捣药,从吴刚伐桂讲到嫦娥奔月,一幅幅斑驳陆离的胜景,让人在饱暖之余,想象力得到充分施展。



有一首歌唱得好“月亮代表我的心”,月饼从一开始就不是一种食物,是一种可以传达信息、情绪的媒介。

人们买月饼也许不是为了吃,而是将自己的心意送上,表达感情的寄托,将美好的理想与追求自然而然传下去。

想起那些年过节的乐趣,真的很怀念贫苦而无忧无虑的日子,怀念那些温馨浓郁的节日气氛。

如今,物质虽然丰富了,生活越来越好了,但中秋节原有的亲情味被浓浓的商业气息冲淡了,吃月饼也成了节日的点缀。



儿时的老月饼淡淡的香味,表达的是浓浓的祝福,这种真情流露伴随我整个童年。

今天的月饼吃不出当年的香甜之味,并不是现在的月饼没有当年好吃,而是今天的日子好了,“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

时代的变迁,演绎着月饼的前世今生。但无论月饼怎么变化,她的文化内涵不能变,她代表中国人崇尚团圆、祥和、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不能变!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作者简介

翟红果,男,1968年出生

平顶山地方史志办公室副主任

爱好写作,常有散文发表

2008年,出版有散文集《时光雨》

驻马店为啥这么中?|豫记

AI时代,我们为何还需要写作?一个零零后少年的答案|豫记



© THEEND

豫记小助理:Y0501-01(微信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我54岁鳏夫,她33岁瑶族姑娘,洞房夜那晚我傻愣了

我54岁鳏夫,她33岁瑶族姑娘,洞房夜那晚我傻愣了

小月文史
2024-05-27 18:48:10
“精液”真的可以预防妇科疾病吗?医生直言:不要害羞,早知早好

“精液”真的可以预防妇科疾病吗?医生直言:不要害羞,早知早好

医者荣耀
2025-09-09 12:05:05
反戈旧主!马雷斯卡:加纳乔非常出色 他将首发出战曼联

反戈旧主!马雷斯卡:加纳乔非常出色 他将首发出战曼联

球事百科吖
2025-09-20 05:31:26
23.59万起,奥迪首款纯电SUV半小时破万单!背后到底靠什么?

23.59万起,奥迪首款纯电SUV半小时破万单!背后到底靠什么?

生活魔术专家
2025-09-19 09:24:34
远华集团总裁赖昌星,在狱中对董文华的描述,听后让人咋舌

远华集团总裁赖昌星,在狱中对董文华的描述,听后让人咋舌

兰姐说故事
2025-02-17 22:00:03
女子租毛坯房做成隔断,包食宿容留4人卖淫,每次抽成10元 一审获缓刑

女子租毛坯房做成隔断,包食宿容留4人卖淫,每次抽成10元 一审获缓刑

红星新闻
2025-09-19 16:23:24
汤森德吐槽中国菜事件:政治正确的反噬与全球舆论的转向

汤森德吐槽中国菜事件:政治正确的反噬与全球舆论的转向

网球之家
2025-09-19 12:50:53
当妻子第六次加班到深夜时,我递上离婚协议:签吧!别偷偷摸摸了

当妻子第六次加班到深夜时,我递上离婚协议:签吧!别偷偷摸摸了

星宇共鸣
2025-09-10 17:33:39
郭凯敏二婚妻子现身,颜值爆表身份厉害,儿子是谁你知道吗?

郭凯敏二婚妻子现身,颜值爆表身份厉害,儿子是谁你知道吗?

橙星文娱
2025-09-19 15:10:21
腾讯员工回应微信去重瘦身代码:不建议使用,可能带来不好后果

腾讯员工回应微信去重瘦身代码:不建议使用,可能带来不好后果

PChome电脑之家
2025-09-18 15:50:21
莫迪成功跳船?

莫迪成功跳船?

西楼饮月
2025-09-18 20:22:16
骗了几代人!外蒙古压根就不是蒙古国,惊人差距超想象

骗了几代人!外蒙古压根就不是蒙古国,惊人差距超想象

牛牛叨史
2025-09-19 16:02:43
不装了,荷兰就光刻机对中国亮明态度,日媒:我们“上当”了

不装了,荷兰就光刻机对中国亮明态度,日媒:我们“上当”了

混沌录
2025-09-19 21:24:04
人民日报此文一出,罗永浩抓紧道歉是上策,西贝稳赢官司

人民日报此文一出,罗永浩抓紧道歉是上策,西贝稳赢官司

读鬼笔记
2025-09-19 19:54:54
特讯!卡塔尔发表“罕见”涉华言论,西方国家“舆论”一片哗然

特讯!卡塔尔发表“罕见”涉华言论,西方国家“舆论”一片哗然

科技出仕
2025-09-15 23:35:59
保姆每次给老爸洗澡都锁门,我偷安了监控,监控里的画面让我傻眼

保姆每次给老爸洗澡都锁门,我偷安了监控,监控里的画面让我傻眼

城事录主
2025-09-08 09:08:16
尴尬!俄罗斯杯球员染红后把球衣送观众,红牌取消后没球衣穿

尴尬!俄罗斯杯球员染红后把球衣送观众,红牌取消后没球衣穿

雷速体育
2025-09-19 23:15:04
4比1大胜!20岁中场连续六场首发

4比1大胜!20岁中场连续六场首发

李絙在北漂
2025-09-19 12:16:37
三位大人物骨灰被移出八宝山,他们分别是谁?其中一人是开国上将

三位大人物骨灰被移出八宝山,他们分别是谁?其中一人是开国上将

文史达观
2025-09-08 20:13:26
央视国宴那瓶水火了!不是娃哈哈,更不是农夫山泉,背后有何讲究

央视国宴那瓶水火了!不是娃哈哈,更不是农夫山泉,背后有何讲究

山河月明史
2025-09-09 17:00:57
2025-09-20 06:00:49
豫记 incentive-icons
豫记
全球河南人的文化食粮
3718文章数 4593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山东入室被抢男婴到15岁没见过汽车 养家从不让他出门

头条要闻

山东入室被抢男婴到15岁没见过汽车 养家从不让他出门

体育要闻

从轮椅到铜牌 他熬了7年:下个目标唱国歌!

娱乐要闻

全智贤被全面抵制!相关代言评论区沦陷

财经要闻

习近平同美国总统特朗普通电话

科技要闻

直击iPhone 17开售:消费者偏爱银色橙色

汽车要闻

对话周光:一个技术理想主义者的“蜕变”

态度原创

旅游
房产
艺术
教育
家居

旅游要闻

热闻|清明假期将至,热门目的地有哪些?

房产要闻

全民撑广州,不止于赛场!与“有态度”者共筑城市骄傲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教育要闻

分层教学就是搞歧视?家长和老师激烈争论

家居要闻

公共艺术 限时体验打造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