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积寺的素月饼,是老杭州中秋绕不开的甜。
2016年“香积素食”成非遗,湖墅街道围着它造起素食街。十多家素菜馆子,20元自助餐到千元绿星餐厅,价格从亲民到讲究。
2024年数据亮了,辖区素菜馆客流涨了30%,“吃素食,来湖墅”成新口号。9月19日,“湖素十二味”首届素食文化节在香积寺广场热热闹闹开幕。秋之味首推三道:运河水炖的素面、见素抱朴套餐、菜心黑松露焖饭。
新品牌“一口湖素·千年运味”亮相,把运河文化揉进了素斋香里。最热闹的是社区食堂“妙醍醐”开张,60岁以上老人能享8折到5折优惠。
负责人说,十三年坚持20元一位,现在吃素食的人越来越多,大家更看重健康。街道有计划:把文化节做成年俗,造条素食体验线,搭日常素食生活圈,给产业项目添支持。
可最近天气有点“添乱”——气象预报说,未来一周杭城多阴雨,累计雨量30-50毫米。种时蔬的农户急了,连阴雨容易烂根,叶菜减产怕要影响素菜馆采购。
去年这时候下了五天雨,叶菜价格涨了15%,今年会不会重演?
素菜馆老板犯嘀咕:秋之味里的甜豆、菠菜、菜心,要是供应不上,菜单得临时改。
有经验的菜农说,提前挖了排水沟,部分菜进了大棚,损失应该比去年少点。
但小众时蔬咋办?
比如石耳、黑松露,产量本来就少,雨天运输再耽搁,难保证。“好天气养出好食材,好食材成就好味道。
”老厨师直叹气,素食的根到底在地里。街道也在想办法,联系合作社提前备货,给农户发防雨提醒,尽量稳住供应链。
游客有点纠结:本来冲着秋之味来,要是菜不新鲜,这趟会不会白跑?也有人觉得,天气无常很正常,能尝到当季的心意就够了,味道差点也理解。
素食文化火了是好事,可天气一波动,从菜地到餐桌的链条就跟着晃。
农民要扛天气风险,商家要扛原料风险,消费者要扛体验风险,这链条咋才能更稳?“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老话说得准,今年秋雨天来得早。
想知道湖墅素食节能不能稳住秋之味?关注我们,后续接着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