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和味道,本身并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是人类对财富与权力的追求,试图将吃饭这件事,分成三六九等。
鹅肝、鱼子酱、黑松露,并称西方三大美食。
它们是影视作品与美食杂志里的常客,是米其林餐厅里用银质餐具精致呈上的「天价」珍馐。
而现在,你能在深夜的电商直播间里抢购打折的速食鹅肝,能在商场的烤鸭店里吃到黑松露酱,甚至还能在街边的炸鸡店里,奢侈地加一份鱼子酱。
本期内容,我们来聊聊,西方三大美食的价格,是怎么被打下来的。
01
要理解这件事,需要先弄清一个问题:这些食材为什么这么贵。
它们的高价,来自于两个方面:食材本身的稀缺性,和欧洲贵族文化的加持。稀缺性赋予了它上桌的资格,而上流社会的背书又进一步加强了这种稀缺,共同将价格推向顶峰。
拿鹅肝来说,尽管从古埃及就开始研究怎么给大鹅培养脂肪肝,但真正让它「上档次」的,还得是18世纪的法国国王。比如,路易十五就酷爱鹅肝,三天两头往凡尔赛宫的高端宴席上端,路易十六更是觉得鹅肝好吃到头掉。
法国贵族之所以喜欢它,一方面是真好吃,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这玩意儿真不好弄。
在历史上,法式鹅肝生产,像是一门昂贵的手工艺术。
它从源头上就成本高昂。鹅的品种非常讲究,必须是精挑细选的朗德鹅。核心的填鹅环节,需要经验丰富的技术员,精确控制食量和节奏。
像是血管处理这样的工序,技艺的水平直接决定了最终的口感。也就是说,它需要老师傅亲自动手来干,凭借多年养鹅经验,对能否做出好鹅肝,作出明确判断。
为了彻底给鹅肝打上法兰西文化烙印,法国还把它写进了法律,说它是「文化美食遗产」,还搞了一堆像「受保护地理标志」(IGP)和「法定产区」(AOC)这样的排他性认证,来给鹅肝抬轿子。
这也是法国传统艺能了,故意设置一大堆门槛,告诉你只有按照我们这样做的才叫正宗好鹅肝,法国好食材,你们那样的,不管多么优质、多么好吃,都不正宗。
所以你看,鹅肝的稀缺,让国王贵族们青睐,而他们的青睐,又进一步引起追捧。造成进一步的稀缺,而稀缺,就意味着高价。最后,法国官方再一通骚操作,直接把鹅肝捧上了神坛。
鹅肝是法国王室捧起来的,鱼子酱则是沙俄王室捧起来的,过程和套路都差不多。
「鱼子酱」里的「鱼」,指的是鲟鱼,它最大的特点,就是「慢」。从前车马慢、书信慢,鲟鱼长得也很慢。一条雌性鲟鱼,需要七八年,甚至十几、二十年年,才能达到产卵期。十几年啊,普通人生个孩子都上大学了,你这条鱼还没产卵。
更要命的是,为了拿到鱼子,就必须把这条十几年的鱼给杀了。
鱼子酱声名鹊起,是因为俄国沙皇爱吃,经常在宴会上供应此物。17世纪初,沙皇米哈伊尔一世开始将其列为国家专营产品,只有官方授权的机构才能生产和销售鱼子酱。
都听说过盐铁专营、烟草专营,最多是酒类专营,而沙俄开创了鱼子酱专营。这个操作,比法国的鹅肝认证还过火,鱼子酱也就更加稀缺珍贵。
后来,俄国革命推翻了沙俄政权,一大群贵族跑路到巴黎,巴黎是国际大都会,这也加速了鱼子酱也在全球富人圈的传播。
2006年的时候,《濒危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对鱼子酱贸易实施了禁令,相当于叫停了鱼子酱出口,从此加速了鲟鱼人工养殖之路。
再说说黑松露。
「松露」,其实就是一种真菌。它对生长环境极为挑剔,它必须在特定的树木的根部共生,并且对土壤的酸碱值、水分和阳光有严格要求,所以一度被认为是无法被人工养殖的。
松露的灵魂,是那股迷人的香气。古希腊和罗马人认为,松露是天神宙斯或朱庇特的闪电击中大地而生,因此赋予其神圣和催情的功效。
我们都知道,但凡一个食物能跟什么催情啊壮阳啊扯上关系,那必然会加速它的流行。许多贵族都会利用松露来增加「活力」。
寻找松露的过程也很有戏剧性。松露猎人需要利用猎犬或者猪的嗅觉,才能找到深藏在地下的松露。
比起鹅肝和鱼子酱,松露不管是生长、寻找还是香味,都带有一种神秘主义。正是因为它的稀有度和采集难度,因此被命名为「黑色钻石」,让它成为烹饪界最珍贵的食材之一。
02
至此,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这三样东西的发展路线都差不多,都是由「食材稀缺」,与「贵族文化」共同塑造的。
这些食材牢牢占据着奢华食物金字塔的顶端,似乎永远与普罗大众绝缘。
直到这些产业链进入中国。
以鹅肝为例,上世纪80年代,山东临朐的地方国营企业,听说法国鹅肝能卖大价钱,就从法国买来朗德鹅苗,跟外商合作,一起做鹅肝。
为了学到真本事,他们花大价钱请来法国专家,手把手给当地农户教学。公司负责把鹅苗和饲料提供给农户,农户们一门心思把鹅养好,到时候卖给公司。
然后,这个模式就火了,成千上万的农户被发动起来,养殖规模一下子就上去了。
临朐的模式,很快点燃了其他地方的热情,尤其是后来被称为「中国鹅肝之乡」的安徽霍邱县,直接整合了全产业链,从鹅苗繁育,到饲养、填喂,再到屠宰、加工、销售,形成一个完整的闭环。每年养殖加工朗德鹅400万至500万只,生产鹅肥肝5000吨以上。
从山东到安徽,中国的鹅肝产业迅速壮大,直接拿下了全球45%左右的供应量。
搞定鹅肝,靠的是人多力量大的「群众路线」。但到了鱼子酱这儿,玩法就完全变了,主角换成了国内的专业水产公司。
2006年的国际鲟鱼禁令,让全球市场空出了一个口子,这个机会,就被国内的玩家给抓住了。
养鲟鱼跟养鹅不一样,是个超级烧钱的「慢生意」,一条鱼养十几年才产卵,小门小户的养殖户没有这个本钱和耐心去耗。游戏的入场券,从一开始就只掌握在少数专业公司手中。
从50年代开始,国内的科学家为了保护中华鲟这种「国宝」,就已经在研究人工养鲟鱼。几十年下来,专家们已经把鲟鱼从出生到成年的那点事儿给整得明明白白了。
所以,2006年一有机会,我国几十年的科研积累,马上跟市场结合,催生了一批专业的现代化水产公司。于是,在浙江千岛湖的好水里,在四川雅安的雪山融水里,一场高科技养鱼运动就这么开始了。
一通操作下来,中国就成了全世界最大的鱼子酱生产国,目前产量占了全球的六成左右。就连过去给鱼子酱抬轿子的欧洲人,也会从国内进口鱼子酱,放到汉莎航空的头等舱里,米其林餐厅里。
黑松露的故事也非常有意思。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云南、四川山里的村民,把一种黑乎乎的菌子叫「猪拱菌」,有时候直接拿来喂猪。
直到上世纪90年代,一些欧洲商人找上门来收购,村民们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些「猪饲料」,竟然是老外眼中的香饽饽!那这东西,你要多少我们有多少。
实际上,中国的西南山区,恰好是被称为「中华黑松露(Tuber indicum)」的巨大产地,这种松露在外观上和欧洲最名贵的佩里戈尔黑松露很像,口味虽然有一定区别,但是仍然是一种不错的「平替」,可以满足中低端餐饮和食品加工的巨大需求。
于是,一场热热闹闹的「挖松露」运动就开始了。随后,相关地区迅速形成了一条高效的商业链条:相关公司直接从成千上万的农户手里收购松露,卖给更大的出口商,最后对接全球买家。
这个商业链条,将储量巨大的松露产品,高效地输送到了全世界。其效果是颠覆性的:中国的松露产量,至今已经占到了全球的80%以上。
不过相比鱼子酱来说,国产黑松露还没有做到进军高端市场的地步,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03
那么,这些国产食材占领国际市场之后,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答案简单而直接:神话终结,价格崩塌。
在绝对的规模化和成本控制面前,老欧洲那套建立在「讲故事」和「稀缺性」上的定价体系,被证明不堪一击。中国玩家的入局,如同一位「价格屠夫」,终结了这些「贵族」美食长达几个世纪的暴利时代。
曾经,想品尝一块肥美的法式鹅肝,意味着要提前数周预订顶级法餐厅,由戴着白手套的侍者为你呈上考究的鹅肝薄片。
但是如今,市场价格大幅下降,国内商家还在日本、东南亚乃至欧盟建立了稳定的线上和线下销售网络,进一步对接市场需求。
同时,国内的食客也开始大范围接触鹅肝。
因为饮食习惯不同,普通人对它还比较陌生。于是,商家开发出了各种方便食用的产品,包括预切鹅肝、红酒蓝莓风味鹅肝、鹅肝冰淇淋,甚至是鹅肝水饺。鹅肝从陌生的「法式食材」,变成了一种人人都能享用的即食产品 。
像咱们去自助餐厅吃到的那种金砖鹅肝,多半就是霍邱产的。
过去,鱼子酱是巴黎精英圈层,用珍珠母贝小勺浅尝辄止的「黑色黄金」,顶级的野生鱼子酱的价格,一度高达每公斤35000美元。
而现在,国产鱼子酱六成以上的份额,也刺激了价格的重塑。数据显示,美国鱼子酱的平均进口价格,已从2014年的约每公斤440美元,骤降至2020年的约240美元。
平价鱼子酱,被创意性地搭配在炸鸡、薯条、甚至热狗等街头美食里。一些新潮餐厅,甚至会把一小勺黑色的鱼子酱点缀在烤鸭、拉面上,让普通人也能体验这种食材的「勺吃自由」。
顶级的佩里戈尔黑松露,售价可达每公斤2500欧元以上。而占据市场80%份额的中国货源黑松露,价格不到其欧洲「表亲」的十分之一。松露的香气,开始进入了每一包薯片、饼干,甚至雪糕里。
04
前几年我看过一部纪录片,叫做《亿万富翁的饕餮盛宴》。讲的是伦敦顶级的富豪们,那些奢侈的饮食需求。
我记得里面的食材供应商们,其实也并非完全理解这些食物的味道,到底有何不同之处。唯一确定的是,这些食材之所以价值万两,不过是因为这些站在财富顶端的人,享尽了人间物质需求,所以不停去追求独一无二的体验,为此不惜花费重金。
食物和味道,本身并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是人类对财富与权力的追求,试图将吃饭这件事,分成三六九等。
而像鹅肝、鱼子酱、黑松露这样的故事告诉我们,在强大的工业体系与农业发展面前,众生平等。
因为归根结底,食物的终极价值,不应是区分你我的标签,而应是连接彼此的桥梁。味蕾是世界上最诚实的评判官,它应该只忠于风味,而不问出身。
当一道珍馐只有不再是少数人的特权,而成为多数人可以分享的喜悦时,才能抛去虚高的价格光环,赢得作为食物本身的、最纯粹的尊严。
因为,真正的美食,从不设门槛。
参考资料:
Foie gras 维基百科
年产值近20亿!你吃的“法式鹅肝”可能产自中国这个小县城 科普中国
国产鱼子酱从“浙”里走出来 人民日报
国产鱼子酱逆袭全球市场,凭什么? 秦朔朋友圈
培育外贸新动能 | 走出奢侈标签?国产鱼子酱跨界闯海捍卫“第一把交椅” 上观新闻
中国松露出口量为世界第一,黑松露价格与法国相差近8倍 第一产业研究所
从“黑钻石”到猪拱菌,松露价比奢侈品,今被国人吃成“白菜价” 媒体滚动
关注IC实验室视频号
B站:IC实验室
微博:IC实验室
公众号:IC实验室
全网同名,欢迎来撩?
商业世界的有趣就在这里。
关注大众消费,互联网商业和流行文化,分享拙见与观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