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于网络
近期,北大医院太原医院针灸推拿科面部不适患者增多,患者面瘫发病突然,常表现为口角歪斜、眼睑闭合不全、流口水、味觉减退等症状。9月16日,北大医院太原医院针灸推拿科医生提醒,秋季昼夜温差加大,冷空气活动渐趋频繁,人体面部神经易受风寒侵袭,面瘫(面神经麻痹)进入高发期,要引起重视,此时要避寒强体,早发现、早干预,可有效降低疾病影响。
立秋面瘫易高发
“面部不适,其发病与立秋后的气候特点、生活习惯密切相关。”针灸推拿科医生表示,首先,寒凉刺激是主因,秋天早晚气温骤降,若面部直接暴露在冷风中,如空调直吹、车窗缝隙风、夜间开窗睡觉,面神经血管会因寒冷收缩,导致局部缺血、水肿,进而引发神经功能障碍,出现口角歪斜、流口水、单侧眼睛无法闭合等症状。
其次,免疫力下降易“中招”。秋季人体阳气渐收,若过度劳累、熬夜、压力大,或因换季感冒、鼻炎发作,免疫力会暂时降低,病毒易趁机侵袭面神经,可诱发面瘫。
第三,特殊人群需警惕,老年人、糖尿病患者、高血压患者因血管弹性较差、神经修复能力弱,以及经常熬夜的年轻人、户外工作者,均为面瘫高发人群。
生活细节要注意
“预防面瘫的核心在于避寒、强体、护神经。”针灸推拿科医生强调,要注意生活细节,从五方面做好预防。
一是,做好面部保暖防护,早晚外出时,佩戴口罩、围巾或帽子,避免面部直接受风;室内开空调时温度不低于26℃,风口不要对着头部;夜间睡觉时,关闭窗户,避免酒后、出汗后直面冷风。
二是,调节作息养正气。保证每天7小时至8小时的睡眠,避免熬夜,凌晨1时至3时是面神经修复的关键时段,需深度睡眠;减少过度劳累,避免连续加班、长时间看手机,防止免疫力因疲劳下降。
三是,合理饮食补充营养。多吃富含维生素B族的食物,如粗粮、瘦肉、鸡蛋、绿叶菜,维生素B族可营养神经、促进神经修复;少吃生冷、辛辣食物,如冰饮、火锅,避免刺激面部血管收缩。
四是,适度锻炼强体质。每天进行30分钟温和运动,可选择散步、太极拳、八段锦等运动项目,可促进全身血液循环,增强面部神经的抗寒能力;运动后,要及时擦干汗水,避免吹风受凉。
五是,警惕早期信号。若出现单侧面部麻木、耳后疼痛、眼睛干涩流泪、刷牙时口角漏水、说话漏风等症状,可能是面瘫的早期表现,要立即就医,避免延误治疗。
“若不慎出现面瘫症状,无需恐慌,及时到正规医院接受规范治疗,多数患者可在1个月至2个月内康复。”医生提醒,秋季防面瘫,关键在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记者 刘涛)
来源:太原晚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