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本科新生中
有7组同名同学院的同学
其中有两组同学同名同姓同专业
湖小工联系上了其中四组
让我们一起看看他们的缘分吧
何静怡
同名同专业还同班
“老师上课喊‘何静怡’,会不会两人一起站起来?”。湖北工业大学2025级风景园林专业新生群里,这个有趣的疑问源于一个巧合。群中竟有两位同名同姓的“何静怡”,她们不仅将同班四年,高考两科成绩还仅差一分。
早在新生信息核对时,学校便发现了这份特别缘分。为方便区分,两人有了专属标识:湖北何静怡学号末两位是05,四川何静怡是24;选考科目上,二人都选物理、地理,湖北何静怡加选生物,四川何静怡则选化学。更巧的是,湖北何静怡的语文、数学成绩,均比四川何静怡高1分。
![]()
湖北宜城静怡
选择湖工大风景园林专业,二人各有缘由。湖北静怡是本地姑娘,早把湖工大列为目标:“专业口碑好、资源扎实,看到校园春季紫叶李照片后,更坚定了报考想法,被录取算是圆梦。”四川何静怡的选择则藏着更多偶然:“从小爱地理,偶然看到专业课程就很心动。”更巧的是,朋友曾在此上学,常分享校园趣事,加上妈妈以前在湖北工作,总讲楚地文化,这些都让她对湖北、对湖工大心生向往。“填报志愿时没犹豫,直接选了这里,没想到真的考上了,就像‘双向奔赴’一样。”
![]()
四川成都静怡
湖北静怡开朗活泼:“相信真诚待人,肯定能交到好朋友。”四川静怡偏慢热,但也期待同频情谊:“要是遇到志趣相投的人,很快就能熟起来的。”大学规划上,二人各有小目标。湖北静怡爱唱歌,计划加入声乐社团,“在学好专业课的同时,继续坚持自己的爱好”;四川静怡喜欢动漫、绘画,“如果有‘搭子’一起,我也愿意试试新事物,克服想家的情绪,让自己更自律。”而她们最一致的期待,是专业上的互帮互助。“想和另一个静怡多探讨专业问题,不懂的地方互相帮忙。”四川何静怡笑着说,“和同名同姓的人一起成长,肯定是难忘的经历。”
如今,两位静怡已经加上联系方式也常有互动交流,对即将开启的“双人成行”大学生活充满期待。
李欣怡
同名同院还是老乡
“刚在新生群竟然发现了另一个‘李欣怡’!”湖北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2025级新生群里,来自十堰东风高中的李欣怡盯着屏幕瞪大了眼。更巧的是,点开资料一看对方不仅和自己同乡,还来自十堰竹山一中,即将就读同院的信息安全专业。隔着屏幕,竹山一中的李欣怡也发出同款惊叹:“这也太巧了吧!以后大学有‘另一个自己’啦!”
![]()
湖北东风高中的欣怡
东风高中的李欣怡,把湖工大计算机专业当作第一志愿,“计算机潜力大,能和各行各业结合,就业广。”她语气坚定,早已盼着开学探索编程世界。竹山欣怡虽与最初志愿略有偏差,“一开始怕太枯燥,直到看到新闻里说网络安全人员守护用户数据,突然觉得超酷!”她已提前查资料,还期待和另一个“自己”聊专业。
面对集体生活,两人各有“破冰”方式。竹山“欣怡”心思细,打算带零食、日用品分给同学,从家乡美食、电视剧等轻松话题拉近距离;东风“欣怡”是E 人,开朗外向的她早就做好了“主动出击”的准备:“我已经加上室友微信了,我会经常发表情包和她们互动,计划开学后约同学吃饭逛校园,应该很快就能熟起来!
![]()
湖北竹山的欣怡
课余规划上,两人也有默契。竹山李欣怡爱逛街、看纪录片,选社团倾向能快速融入的类型;东风高中李欣怡向往羽毛球社,还擅长黏土手工,想教大家丰富生活。她们都盼着一起报感兴趣的社团,加深彼此间的默契。
“早听说武汉‘过早’有名,热干面、豆皮我都想尝!”东风高中的李欣怡说。竹山的李欣怡则盼着节假日:“先和另一个‘欣怡’逛遍校园,再一起去黄鹤楼、东湖,把这段缘分写成大学记忆。”
从十堰两座校园到湖工大同一屋檐下,这对 “李欣怡” 的故事才刚刚开始。这份跨越县区的同名缘分,既是命运馈赠,也将成为她们四年里最暖的陪伴。
余意
青春有了“另一个我”
“余意?我也叫余意!”在湖北工业大学理学院新生群里,来自湖北天门、将读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余意,与武汉新洲、选择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专业的余意,几乎同时愣住了。他们同名同姓同学院,连所学专业都同属理工科领域的余意,意外巧合,让这份缘分更添惊喜。
![]()
湖北天门余意
“同名同院还同性别,像拆盲盒般神奇!” 更巧的是,他俩高考仅两分之差。天门余意回忆初遇场景仍觉不可思议。新洲余意则笑称,听到对方名字时像“找到另一个自己,忍不住想追问‘你也叫余意?那你老家在哪?喜欢什么?’”这份突如其来的缘分,让还未谋面的两人,早早对校园生活多了一份特殊的期待。
地域差异,更让这份缘分多了些“双向奔赴”的乐趣。天门余意从小听着家乡的皮影戏长大,对新洲的“牌子锣鼓”和旧街花朝节充满好奇;而新洲分“意”则早被天门美食勾了魂,“黄潭米粉加不加辣才正宗?”,还约好开学后要一起去天门“寻味”,也带天门余意逛逛新洲古街。
![]()
湖北武汉余意
还没踏入校园,新洲余意就提前规划好了学习节奏,不仅把高数教材翻了大半,还整理了错题本,“我打算把预习心得写成笔记,等开学了跟他一起分享,说不定还能互相挑错,一起进步。”而天门余意也笑着接下这份“约定”:“要是我适应校园生活有什么小技巧,肯定也第一时间告诉他,毕竟能遇到‘另一个自己’,本来就是件该互相帮衬的事。”
校园生活的期待,更是让两人有了共同的“打卡清单”。新洲余意早就被湖北工业大学官微里的校内美食“种草”,“看推送里说那里有各种小吃,从热干面到奶茶一应俱全,开学第一天就要拉着他去打卡!”天门余意也跟着期待起来:“到时候让他当向导,把校园里的好吃的、好玩的都逛个遍,想想都觉得有意思。”
这份始于名字的缘分,是青春惊喜,更是未来四年的陪伴动力。两个“余意”将在湖工大,携手书写属于“两个自己”的精彩大学篇章。
李嘉琪
连分数都像约定好的
“新生群里这个‘李嘉琪’,怎么和我同名同院?”武汉姑娘李嘉琪盯着湖北工业大学工业设计学院的新生群,忍不住发去私信。没过多久,屏幕那头弹出回复:“我也叫李嘉琪!宜昌来的,学产品设计专业!”
这场线上初遇,很快撞出更多“巧合”,大家越聊越投缘。聊到高考,两人异口同声:“我选的政史地!”更让人惊讶的是,宜昌嘉琪的历史成绩,只比武汉嘉琪少1分,地理分数更是分毫不差。“连擅长的科目都这么像,感觉像提前认识了好多年!”宜昌嘉琪笑着说。
![]()
湖北宜昌嘉琪
没见校园,先聊起了“美食约定”。“宜昌有很多土家族文化和特色美食。”宜昌嘉琪分享时,武汉嘉琪满是期待:“以前只在课本里见土家族文化,特别想尝尝炕土豆、土家酱香饼!”学习上的默契也藏不住。武汉嘉琪计划 “没课就泡图书馆或参加社团活动、练设计手绘”,宜昌嘉琪则期待中美合作办学的外教课:“刚好能跟你分享外教课的思路,咱们一起碰撞出创新的火花!”
![]()
湖北武汉嘉琪
武汉嘉琪早就听说学校食堂的糖醋里脊堪称“宝藏美食”,在聊天时忍不住分享:“我刷到学长学姐推荐,食堂的糖醋里脊外酥里嫩、酸甜度刚刚好,等开学咱们第一时间就去打卡!”宜昌嘉琪的课余生活则满是文艺气息,她最近正重温《绿皮书》、读《呼啸山庄》。当得知武汉李嘉琪爱逛文创店,尤其对学校追梦馆的手绘明信片就走不动道,宜昌李嘉琪立刻约定:“以后可以约着去学校追梦馆挑笔记本,说不定还能从文创里找设计灵感!”
这对名字相同、分数同款的嘉琪搭档,故事才刚写下最妙的开篇。未来,她们将带着对工业设计的热爱,在此并肩前行,书写属于她们的青春篇章。
这份藏在名字里的缘分
是大学赠予的第一份惊喜
更是青春里值得珍藏的独家记忆
愿每一位湖工大学子
都能在这片校园里遇见温暖、收获成长
采写/易子茹 任思谕 赖宇方 汪如意
图片由本人提供
编辑/孟安娜 汪如意
责任编辑/史凡
审核/陈凌
出品/党委宣传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