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高温物体为何会发光?

0
分享至

当铁块被烈火灼烧到通红,当白炽灯的灯丝在通电后发出暖光,当火山岩浆涌出地表时带着灼热的光晕,我们总会好奇:为什么这些物体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就会 “点亮” 自己?



这个看似寻常的现象,背后藏着物理学中关于 “热辐射” 的普遍规律。

要理解这一现象,首先要认清一个事实:所有温度高于绝对零度(-273.15℃)的物体,都在持续向外辐射能量,这种辐射被称为 “热辐射”。



我们感受到的阳光温暖、炉火热量,本质上都是物体热辐射的能量传递。但为什么低温物体(比如常温下的桌子、书本)不会 “发光”?关键在于辐射的能量形式 —— 温度较低时,物体辐射的能量主要以红外线等不可见光的形式存在,人类肉眼无法感知;只有当温度升高到特定阈值,辐射的能量才会进入可见光波段,让我们看到 “发光” 的效果。

这一过程的核心,与构成物体的微观粒子运动密切相关。物体由原子、分子等微观粒子组成,温度的本质是这些粒子无规则热运动的剧烈程度:温度越高,粒子运动越疯狂。



当粒子运动足够剧烈时,其内部的电子会吸收能量,从能量较低的 “基态” 跃迁到能量较高的 “激发态”;



但激发态并不稳定,电子会迅速回到基态,同时将多余的能量以电磁波的形式释放出来 —— 这就是光的来源。



温度的高低,直接决定了电子跃迁释放的电磁波波长:温度越低,释放的电磁波波长越长(如红外线);温度越高,波长越短,能量越强。



当温度达到 500℃左右时,物体辐射的电磁波开始进入红光波段,我们会看到它呈现暗红色(比如刚从炉火中取出的铁块);随着温度继续升高到 1000℃,辐射中加入了橙光、黄光,物体变得橙红发亮;当温度突破 1500℃,蓝光、紫光等短波光线加入,多种可见光混合后,物体呈现出耀眼的白光(比如白炽灯灯丝的温度约 2000℃,太阳表面温度约 5500℃,都能发出强烈的白光)。



这种 “温度决定发光” 的规律,在生活中随处可见。比如电烙铁工作时,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会变红;蜡烛火焰的外焰温度最高,呈现明亮的黄色,内焰温度较低,则偏暗蓝色。甚至我们的身体也在持续辐射红外线,只是温度(约 37℃)远未达到发出可见光的程度,需要借助红外测温仪才能 “看到”。

从微观粒子的能量跃迁,到宏观世界的发光现象,高温物体发光的本质,是能量以电磁波形式传递的直观体现。这一规律不仅解释了日常现象,也为人类利用能量提供了启发 —— 白炽灯、红外加热器等发明,正是基于对热辐射规律的掌握。看似简单的 “发光”,实则是物理学规律在生活中的生动演绎。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孟加拉国前总理哈西娜被判死刑,中方回应

孟加拉国前总理哈西娜被判死刑,中方回应

政知新媒体
2025-11-18 16:44:49
列车中途停站近5小时?12306回应

列车中途停站近5小时?12306回应

鲁中晨报
2025-11-18 10:12:17
高市拒绝认错,6国为日本撑腰,中方措辞变了,我军穿过大隅海峡

高市拒绝认错,6国为日本撑腰,中方措辞变了,我军穿过大隅海峡

卷史
2025-11-17 17:08:23
钱多也是罪!安徽33岁帅哥去世,有7间商铺,结婚1年脑出血8个月

钱多也是罪!安徽33岁帅哥去世,有7间商铺,结婚1年脑出血8个月

裕丰娱间说
2025-11-18 11:20:33
极目调查|流量风口下野蛮生长的荒野求生:有人提前数月找荒山“实习”,有选手烫伤数天无人知晓

极目调查|流量风口下野蛮生长的荒野求生:有人提前数月找荒山“实习”,有选手烫伤数天无人知晓

极目新闻
2025-11-18 17:38:31
已确认!是知名演员周润发

已确认!是知名演员周润发

大象新闻
2025-11-18 13:14:07
第一财经不愧沪上媒体的脊梁

第一财经不愧沪上媒体的脊梁

新浪财经
2025-11-17 13:51:58
一百年里只见过4次!2025年男子在上海发现1只,一天约200人围观

一百年里只见过4次!2025年男子在上海发现1只,一天约200人围观

万象硬核本尊
2025-11-17 19:37:13
正接受调查!首席科学家被曝只有高中学历,院士头衔造假,30 年履历全靠编

正接受调查!首席科学家被曝只有高中学历,院士头衔造假,30 年履历全靠编

生物学霸
2025-11-18 17:22:15
随着韩国1-0越南,熊猫杯最新形势:中国队赢球=夺冠,输球排垫底

随着韩国1-0越南,熊猫杯最新形势:中国队赢球=夺冠,输球排垫底

侃球熊弟
2025-11-18 17:26:04
日本外务省官员离开中国外交部

日本外务省官员离开中国外交部

财联社
2025-11-18 14:34:09
江苏省副省长李忠军任南京市代市长

江苏省副省长李忠军任南京市代市长

澎湃新闻
2025-11-18 18:16:27
20岁四川音乐学院王璇媛确诊癌症,长得漂亮成绩好,因起红疹确诊

20岁四川音乐学院王璇媛确诊癌症,长得漂亮成绩好,因起红疹确诊

180视角
2025-11-18 15:01:57
马云戴工牌现身蚂蚁园区

马云戴工牌现身蚂蚁园区

界面新闻
2025-11-18 19:23:05
关于供应链转移这事,有业内网友说出了这些细节

关于供应链转移这事,有业内网友说出了这些细节

清晖有墨
2025-11-18 13:29:54
英国再现华人淫魔

英国再现华人淫魔

不正确
2025-11-18 14:40:32
台湾退役少校怒怼日本:这次千万别投降

台湾退役少校怒怼日本:这次千万别投降

扬子晚报
2025-11-18 12:25:32
马云戴工牌现身杭州蚂蚁园区 井贤栋、韩歆毅陪同

马云戴工牌现身杭州蚂蚁园区 井贤栋、韩歆毅陪同

观点机构
2025-11-18 19:59:21
防止规模性返乡滞乡?未来最难的一批人是他们

防止规模性返乡滞乡?未来最难的一批人是他们

财话连篇
2025-11-17 18:41:50
中J几个局都开始凶猛裁员了!

中J几个局都开始凶猛裁员了!

黯泉
2025-11-18 14:20:30
2025-11-18 20:16:49
宇宙时空 incentive-icons
宇宙时空
热衷于宇宙和时空探索
11779文章数 9573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孟加拉国前总理哈西娜被判死刑 中方回应

头条要闻

孟加拉国前总理哈西娜被判死刑 中方回应

体育要闻

结束最后一次对决,陈梦和朱雨玲笑着相拥

娱乐要闻

宋佳夺影后动了谁的奶酪

财经要闻

中美机器人爆发了一场论战

科技要闻

小米:汽车及AI等业务首次单季度经营盈利

汽车要闻

搭载1.5T增程动力 吉利银河V900官图发布

态度原创

游戏
本地
房产
手机
公开课

米哈游改革?离开二游 不做抽卡 还能创造奇迹吗?

本地新闻

这档古早综艺,怎么就成了年轻人的哆啦A梦?

房产要闻

29.4亿!海南“地王”片区,要卖超级宅地!

手机要闻

努比亚海外推P9 Pro手机,搭载紫光展锐T8300处理器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