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1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将军树
刘建超
将军指着眼前的茫茫戈壁滩,仅存的左臂潇洒威武地一挥:“同志们,这里就是我们的新家,星罗棋布地支起泛着淡绿色的蘑菇般的帐篷。将军走进一顶帐篷,看见敬着军礼的小战士脸上挂着一滴未来得及拭去的泪珠。将军和蔼地笑了:“怎么?小鬼,没有。”将军把自己的手绢递给小战士:“那你哭啥子呀?”小战士低着头:“这里一棵树都没有,一点儿绿都见不到。”将军的面色凝重起来:“是啊,没有草,还缺水。我们来了
部队的备战任务很重,营区的建设计划一再提前。闲下来时,将军就带着大家在基地四周植树。基地缺水,每人每天的用水都有严格定量。连刷牙都只有两口水,植树就成了一件很奢侈的事。战士洗脸、擦澡、洗衣都不用肥皂,枯了;再植,退伍时,将军来了。将军手里托着一个瓷盘,小鬼。只能送你一盘绿蒜苗喽!但是,你要相信
距营区二十里外有条季节河,每年雨季,它都会给干旱的戈壁滩带来一段时间的滋润。将军带着战士们开出一条引槽,挖沙填土,栽下耐风沙的胡杨树。营区的入口处竟然有五棵胡杨树抽出了嫩嫩的绿芽,敲敲打打过年一般热闹。几乎所有人都给家里写了信,报告的第一件事就是我们植的树发芽长叶了。以后,离开部队时都要到胡杨树前照相,留作纪念,背景都有那五棵茁壮成长的胡杨树。将军每天都要到胡杨树前看看转转,他熟悉每一棵树的每一枝树杈。落下的树叶,托在掌心凝视许久。
又是一个炎热的夏季,五棵胡杨树已能遮出一片阴凉了,将军又来到胡杨树前。忽然,一棵树上攀着一个穿着开裆裤的娃娃,娃娃手里攥着几根折断的枝条。将军几乎是飞上前去,眼中盈着泪:“你是谁家的娃娃?你干啥子要折树哟?”娃娃吓了:“我要编草帽。”营区营长喘着气跑过来:“报告首长,是我的孩子,刚随军。”营长对娃娃扬扬手,将军严厉地制止了:“娃娃没有错,罚你三天禁闭。你以后的任务,就是好好植树。”将军走了几步又停下,给娃娃。”
后来,在营区里,经常可以看见扛着掀、提着水桶植树的营长,远远望去,黄澄澄的戈壁滩冒出一片绿洲。营长给树浇完水后,沁人肺腑。他睁开眼睛,见娃娃坐在身边,抓过梨问娃娃:“哪儿来的?”娃娃的小手指向远处。只有一个影影绰绰的背影,背影里一只空空的袖管被风吹起,将军告诉营长,那几个梨是他到兄弟单位开会带回来的。这种梨树耐旱、抗风沙,说有一天我们的营区也会变成花果山。
从营区的梨树采下了第一筐果子,基地委托营长和娃娃把果子带到北京医院,送给将军尝尝。弥留之际的将军,苍白的脸颊泛起红晕,两眼放出欣喜的光芒。他颤抖着手捧着一个梨,深情地闻着,闻着。护士把将军枕边厚厚的笔记本交给营长
遵照将军的遗愿,将军的骨灰埋在了营区的五棵胡杨树下。战士们亲切地称那五棵胡杨树为“将军树”。
我就在“将军树”下站岗,我就是当年那个折断树枝编草帽的娃娃。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写基地战士们生活用水匮乏,如刷牙只有两口水,洗脸、擦澡、洗衣都不用肥皂等
B.在经历了一次次在荒凉的戈壁滩种树失败的考验后,营区门口的五棵胡杨树终于发芽并茁壮成长,这让将军和战士们兴奋不已
C.在娃娃折断珍贵的胡杨树的枝条后,将军没有责骂年幼不懂事的娃娃,而是对娃娃的父亲营长进行了惩罚
D.小说围绕着将军植树、护树、爱树的种种言行,写将军与树的“亲密”关系,最后将军长眠在胡杨树下,就成了“将军树”。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格调昂扬,奋发向上,以小见大,赞扬了老一辈革命军人的精神风貌。
B.小说开头没有对戈壁滩环境进行描绘,而是借小战士之口,从侧面展现了戈壁滩的荒凉贫瘠、自然条件极端恶劣。
C.小说主要通过对将军这一人物的外貌、神态、动作、语言等描写,展现了将军无私高尚、不屈不挠、和蔼可亲等形象。
D.小说倒数第三自然段中出现的“梨”这一物象,与前文将军给娃娃两个梨并让营长带人去学习栽种梨的技术的情节相照应。
8.请结合文本,分析哪些细节体现了将军对树的爱。
9.请简要分析小说结尾的作用。
7.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本艺术特色的基本能力。本题具有一定的综合性,从考查的角度来看,既有对主旨的探究,也有对人物形象的分析。解答此类题首先要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其次明确主旨,关注手法;最后结合文章主旨做出准确判断。B.“小说开头没有对戈壁滩环境进行描绘”错误,小说开头有对戈壁滩环境的描绘,星罗棋布地支起泛着淡绿色的蘑菇般的帐篷”。
8.①将军每天都要到胡杨树前看看转转,他熟悉每一棵树的每一枝树杈,他也会小心地捡起。②当看到娃娃折树枝时,一把将娃娃从树上抱下来,眼中盈着泪。④将军立下遗愿。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小说中描写的作用的基本能力。包括肖像、衣着和动作描写,写出了人物的心灵世界,揭示出人物心理及性格特征。①结合“将军每天都要到胡杨树前看看转转,他熟悉每一棵树的每一枝树杈,他也会小心地捡起,将军每天都要到胡杨树前看看转转。落下的树叶,托在掌心凝视许久,将军惊愕地瞪圆了眼睛,娃娃手里攥着几根折断的枝条,一把将娃娃从树上抱下来,眼中盈着泪”可知,将军几乎是飞上前去。将军拿过娃娃手中的枝条。③结合“护士把将军枕边厚厚的笔记本交给营长,将军在厚厚的笔记本的每一页里都夹着一片树叶,将军的骨灰埋在了营区的五棵胡杨树下”可知,将自己的骨灰埋在营区的五棵胡杨树下。
9.①以“我就在将军树下站岗。我就是当年折断树枝编草帽的那个娃娃”结尾,体现了作者的匠心,亲历,置身事件之中。③衬托了将军的形象。“我”长大后在“将军树”下站岗,将军对树的热爱以及和蔼可亲、感动了“我”,也展现了将军精神在下一代中的传承。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小说结尾的基本能力。可以从人物形象、故事情节、文章线索、思想主旨和表现手法等角度来分析。①结合“我就在‘将军树’下站岗。我就是当年折断树枝编草帽的那个娃娃”结尾可知,体现了作者的匠心,将军惊愕地瞪圆了眼睛,娃娃手里攥着几根折断的枝条”可知,亲历,置身事件之中。③结合“从营区的梨树采下了第一筐果子,送给将军尝尝”可知,深化了小说的主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将军的影响、公私分明的品质感染。以此结尾突出了将军的形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