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盟河北省保定市委员会
1956年5月,保定民盟小组成立。1960年12月,民盟河北省保定市委员会(简称“民盟保定市委会”)正式成立。现为第十三届委员会,共有盟员1209人,下辖3个基层委员会、11个总支、13个支部、1个小组(唐县)。
民盟保定市委会锚定民盟河北省委会履职能力三年提升工程及“五佳支部”创建目标,以“112336”工作体系(1个美术院+1个盟员之家+两大课堂+三委协同+三类基地+六维品牌)为统领,推动基层组织建设提质增效。
![]()
民盟河北省委会在保定开展基层组织建设调研
人才筑基,强化队伍建设
发展求精,夯实队伍根基。贯彻落实“人才强盟”战略,着力提高组织发展工作质效。主动对接党委统战部门,及时掌握优秀人才信息,聚焦主界别,重点发展高校教师、科研骨干、文化领军人才,重点分工领域盟员占比四年来提升19%。坚持实施组织发展“一带一”制度,综合运用单独谈话与集中见面方式,邀请入盟积极分子参与基层组织活动,由介绍人全程跟进,帮助其快速融入组织生活。
培训求实,锻造履职尖兵。聚焦履职需求,分层分类多渠道开展培训,构建“推荐培训、联合培训、自主培训”三位一体的教育培训体系,实现培训供给与需求精准对接。通过选派盟员参加各级盟组织、统战部门、党校及社院培训,并定期举办基层组织负责人、新盟员培训班等,年均培训千余人次,全面提升盟员履职能力。
![]()
民盟保定市委会基层组织负责人培训会
推荐求准,搭建成长平台。注重培养推荐使用,建立“动态储备、精准匹配”推荐机制。选派优秀盟员参加民主监督、政治协商活动,提高参政履职本领。将经过盟务实践培养和锻炼的骨干盟员,推荐到各级人大、政协、党委统战部智库、各级民盟专委会及其他社会组织任职,四年来累计推荐任职100人次,为组织长远发展搭好人才梯队。
聚势强基,提升组织效能
创新机制,激发盟员内生动力 。创新“盟员活力值”评价体系,发布《基层组织量化考核办法》,将参政议政、社会服务、自身建设等工作量化赋分,并将积分与评优、推荐挂钩,树立典型,营造创先争优氛围,激活组织“末梢神经”。建立健全“主委领衔、支部轮值、分包联络”和“民盟市委牵头、基层组织参与、专委会联动”机制,鼓励基层组织开展“一支部一特色”活动,团结盟员所联系的盟外专家学者,围绕教育改革、科技创新、社会民生等领域深入调研、建言献策。四年来荣获民盟中央组织建设、思想宣传、社会服务方面多项荣誉称号,4篇社情民意信息被中央统战部内刊采用,1篇政策建议信获中共中央领导批示。
优化架构,夯实组织基础。立足民盟主界别特色,调整优化基层组织架构,新建文化、基础教育、职业教育等特色基层组织。基层组织主动向同级党委和统战部门汇报沟通,争取工作支持;着重从政治坚定、热心盟务、有影响力、年富力强的盟员中选优配强班子,推动形成互相信任、互相支持的工作局面。
联动拓展,焕发组织活力。充分依托一院(美术院),一家(盟员之家),两课堂(乡村振兴云课堂、文化艺术“盟”讲堂),三委(参政议政专委会、参政党理论研究委员会、内部监督委员会),三基地(民盟中央传统教育基地、民盟市委教育实践基地、民盟保定美术院创作基地)平台作用,组织盟员参与“黄丝带帮教”“健康零距离,专家面对面”“情暖夕阳,润泽童心”“博物致知,文化铸魂”主题研学行、“诗书入心,文墨浸盟”读书活动、“全民健身,活力盟动”系列行,通过社会服务活动深化盟员情感联结、强化责任担当,增强组织凝聚力。针对不同年龄、不同专业领域的盟员量身定制活动内容和形式,常态化、长效化开展主题活动,让组织生活“活起来”,真正把盟员拧成“一股绳”。四年来盟员活动参与率实现从45%到85%的跨越式提升。
![]()
“博物致知,文化铸魂” 主题研学行
民盟保定市委会通过精准施策,盟员认同感显著增强,履职效能持续提升,组织活力不断提高,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生动诠释了新时代参政党地方组织的使命担当。
来源:民盟中央组织部
信息来源:民盟中央微信公众平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