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11点30分,27岁的白领小陈戴上耳机,里面传出低沉平缓的女声:“同学们,今天我们来讲三角函数......”不到10分钟,原本辗转反侧的她就进入了梦乡。
近日,一种“另类”的音频在年轻人群体中被封为“睡觉神器”,并不是什么专业助眠产品,而是一段段数学课、哲学课、还有校长发言,睡眠专家认为,从科学角度来说,这个真管用!
![]()
睡不着就听“校长讲话”
最近,在各种社交平台上,“睡觉神器”话题浏览量超过千万次。除了数学课,英语课、校长讲话等音频都成了年轻人的“助眠良药”。
某社交平台上,随便搜索出的一段“线性代数助眠版”就有4700多个赞和2700多收藏,700多条评论中很多是感谢发布者的。“谢谢老师,我真的睡着了。”“我是失眠专业户,现在晚上顺利入睡就靠它了。”
国内一款知名睡眠APP,此前主要是播放雨声、海浪等单调重复的声音,最近也推出了哲学课、物理课、校长讲话等音频。
![]()
点开“校长讲话”,熟悉的内容传了出来:“同学们,在全校师生和全体员工的努力下,学校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对我来说,英语课助眠效果最好,因为我高考英语成绩最不好,上课时一听英语就想睡觉!”29岁的程序员小林告诉记者,因为工作原因,自己作息不规律,有时凌晨两三点才躺在床上,人却很清醒,自从下载了“英语四级词汇讲解”音频,失眠问题改善很多,“比数羊管用多了!”
大四学生小张收集了各类“催眠课程”,还给它们打分评级:“高等数学A+,思想政治课B+,校长讲话A级......”
![]()
睡眠专家:真管用
重庆市妇幼保健院睡眠心理科主治医师、主管心理治疗师李齐寅告诉上游新闻记者,从科学角度来看,这些课程、讲话的音频确实会帮助人们入眠。
她解释说,单调的内容和语调是关键。晦涩难懂的内容无法激活脑区,平铺直叙的语调就像白噪音,让人抓不住重点,加上睡前相对昏暗的环境,自然产生困意。
李医生表示,每个人对“无聊”的定义不同:“有人听数学课秒睡,有人听英语课打哈欠,关键是找到那个让你觉得既熟悉又无趣的内容。”她说,临床上有时也会建议失眠者背单词,“毕竟第一个词就是abandon(放弃),这个词本身就带有一点催眠的意味。”
除了单调性,“条件反射”也起到重要作用。“如果经常在某种声音中入睡,大脑就会自动建立联系,环境到位就开启‘睡眠模式’。”
有趣的是,逆反心理也在发挥作用。“平时这些课或者讲话是不得不听,现在启动‘你要我听我偏不听’模式,终于可以理直气壮地不听完就睡了。”李齐寅笑着说。
此外,人声带来的安全感也不容忽视。“有人开着电视睡觉,会觉得睡得特别舒服,这是因为电视的光线和人声可以一定程度缓解独处的不安全感。”李医生补充说,对有的老年人而言,电视机的声音会带来安全感,而对于独居年轻人来说,讲课声既不会太过吸引注意力,又能提供陪伴感,帮助人安心入眠。
不过专家也提醒,虽然这类音频可能帮助入眠,但长期失眠仍需专业治疗。如果只是偶尔睡不着,尝试一下也无妨。但如果持续失眠,还是要寻找根本原因,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部分姓名为化名)
上游新闻记者 纪文伶 实习生 张敬宜 任贵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