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实行卫所制度,辽东地区设有辽东都司,下辖众多卫所。相应卫所建立之后,不少军户从外地迁入,随即定居繁衍。由于地理位置相近,调往辽东都司的军户当中,原籍山东者不在少数。近来笔者翻阅民国版《盖平县志》,就看到一则原籍山东的罗姓军户家族的记载,现参考县志将家族其信息简要整理,以供感兴趣的朋友参考。(注:盖平县为盖州市旧称,当地在明代设有盖州卫,与金州卫、复州卫、海州卫并称“金复海盖”辽南四卫。)
根据记载,这一军户家族的先祖名为罗铁,原籍山左(山东,具体州县暂时不详),大约在明代中后期调至辽东担任指挥使(多半是盖州卫),他后来选择在盖州卫城以东的暖泉村(注:现盖州市城东的暖泉镇有前后暖泉村,暖泉之名据说是因当地有温泉而来)居住,就此开启了“暖泉罗氏”的发展史。
![]()
(▲暖泉镇的位置示意)
罗铁本人生有一子,取名罗春。原本按照明代制度,罗春成年后可以承袭父亲的军职。但其生逢乱世——后金崛起,明朝在关外的卫所陆续失陷,因此终身未仕。到了罗春之子罗仁英(字杰庵)这一代,由于明亡清兴已成大势所趋(清廷入关前即控制辽沈地区达二三十年之久,当地原明朝军民除部分南迁外,多数被纳入清廷治下),他只好改仕清朝,历任骁骑校、佐领等官职。
罗仁英生有二子,长曰罗文瑜(字辉山),次曰罗文现,他们在仕途方面都更进一步,大大提升了暖泉罗氏家族的声望。
其中,罗文瑜为进士出身(顺治乙未科),曾任山东曹县知县、四川达州知州、山东济南府知府、福建盐运使、两淮盐运使等官职;罗文现也曾担任过道员(分巡南汝道)等中高级官职。
此后,依托祖上打下的良好基础,暖泉罗氏后人还陆续有“出仕郡守牧令”的情况,维持了家族的影响力,至民国时期《盖平县志》修纂之际依然如此。根据记载,当时暖泉罗氏还有嫡系子孙担任辽宁省警务处秘书等职务。县志对其家族之所以着墨甚多,很可能就有这方面的因素。
以上记载主要取材于《盖平县志》。限于资料,罗氏家族在山东的原籍以及在关外衍生的分支情况暂时不得而知,如果有朋友了解详细情况,欢迎补充介绍。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