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至今日,高苗早市为何敢代表日本这样嚣张挑衅中国?

分享至

时至今日,高苗早市为何敢代表日本这样嚣张挑衅中国?

近期,日本政客高市早苗一系列涉华挑衅言行引发轩然大波:从公然叫嚣“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暗示日本可能动用军力介入台海冲突,到率团窜访台湾制造“日台勾连”假象,其嚣张姿态不仅严重违背中日关系政治基础,更严重触碰了中国核心利益红线。

作为日本右翼势力的代表性人物,高市早苗并非“代表日本”整体,但其挑衅行为背后,交织着国内政治算计、历史修正主义思潮、外部势力纵容及对自身政治利益的极致投机,这才是其敢于反复突破底线的核心原因。


高苗早市的疯狂挑衅

一、国内政治困局下的“投机突围”:以挑衅换选票、固权力

高市早苗的挑衅本质是一场“政治豪赌”,核心目标是通过制造争议话题摆脱自身政治困境,积蓄权力资本。

自2024年自民党总裁选举失败后,她始终试图东山再起,而台湾问题、对华强硬立场成为其拉拢右翼势力的“救命稻草”。

一是权力博弈中的“反向绑定”

当前日本政坛格局动荡,自民党与公明党联合执政破裂后,自民党在众议院席位大幅缩水,时任首相石破茂支持率持续低迷。

高市早苗选择在此时高调挑衅中国,一方面是为了牵制石破茂的对华缓和政策——石破茂政府曾试图通过中日经济高层对话修复双边关系,而高市的极端言行恰好能打乱这一进程,给对手制造政治麻烦。

另一方面,她瞄准了原安倍派核心成员(如西村康稔、萩生田光一)重新活跃的政治窗口期,通过鼓吹“台湾有事论”、延续安倍晋三的对华强硬路线,拉拢保守派势力支持,为下次自民党总裁选举铺路。

这种“以反华换支持”的操作,本质是将个人政治前途凌驾于国家利益之上。

二是转移国内矛盾的“舆论操弄”

日本当前面临严峻的内外困境:经济复苏乏力、人口老龄化加剧、美国关税战冲击出口,国内民众对政府不满情绪上升。

高市早苗深谙“外部矛盾转移内部压力”的政治套路,刻意将台湾问题上升为日本“存亡危机事态”,通过渲染“中国威胁论”制造紧张氛围,让民众注意力从国内民生问题转向所谓“国家安全威胁”,从而淡化自身及自民党政府的治理失效。

这种话术在日本年轻群体中获得一定呼应——部分对国际关系缺乏深入认知的年轻人易被情绪带动,民调显示其涉台立场曾获得82%支持者认可,这进一步助长了她的挑衅底气。

三是右翼基本盘的“利益绑定”

高市早苗的政治根基深植于日本右翼势力,她长期坚持历史修正主义,质疑“村山谈话”对侵略历史的反省,多次在日本投降纪念日参拜靖国神社,甚至宣称当选首相后仍会坚持这一行为。

这种“逆历史潮流”的姿态精准迎合了日本右翼对“历史翻案”的诉求,使其成为右翼势力在政坛的“代言人”。

而台湾问题作为右翼势力干涉中国内政的核心抓手,自然成为高市煽动情绪、巩固基本盘的工具——通过向“台独”势力传递错误信号,她既获得了右翼群体的支持,也借助“日台勾连”的炒作提升了自身在保守阵营中的影响力 。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

二、历史修正主义的“思想毒瘤”:淡化侵略罪责,重拾扩张野心

高市早苗的挑衅并非孤立行为,而是日本右翼长期推行历史修正主义的必然结果。

这种思潮否定侵略历史、美化军国主义,为其干涉他国内政、突破和平宪法限制提供了“思想支撑”。

一是对侵略历史的“系统性否认”

作为安倍晋三的“政治接班人”,高市早苗始终继承其历史修正主义路线。

她不仅质疑南京大屠杀的真实性,还将日本二战中的侵略行为歪曲为“自卫战争”,声称日本的对外扩张是“为了国家生存发展”。

这种对历史正义的公然亵渎,本质上是为了摆脱战后国际秩序对日本的约束——通过淡化侵略罪责,让日本民众遗忘军国主义带来的灾难,从而为其突破和平宪法、谋求“军事正常化”铺路。

正如中国外交部所指出的,日本军国主义历史上曾多次以“存亡危机”为借口发动侵略,如今高市重提这一说法,显然是企图重蹈覆辙。

二是和平宪法的“渐进式突破”

日本和平宪法第九条明确规定“放弃战争作为国家主权”“不保持陆海空军及其他战争力量”,但高市早苗等右翼政客长期致力于修改宪法、解禁集体自卫权。

她将台海冲突定义为日本的“存亡危机事态”,实质是试图以“国家安全”为借口,绕过宪法限制,为日本动用军事力量干涉地区事务寻找法律依据。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