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成绩揭晓的那一刻,当屏幕上 300 多分的数字刺痛双眼,失落与迷茫像潮水般将我淹没。在填报志愿的对话框前,我指尖悬停许久,最终敲定了一个几乎没人敢碰的专业 —— 这个选择,注定要掀起轩然大波。
父母得知消息时的反应,与我预想的分毫不差。客厅里瞬间炸开了锅,父亲将志愿表拍在桌上,愤怒中带着焦急:“你这是把自己往坑里埋!” 母亲红着眼圈拉着我的手,苦口婆心地劝:“再复读一年吧,哪怕多考几十分,上个像样的学校,选个热门专业,将来找工作才能稳稳当当。”
他们反复念叨着 “计算机”“师范”“医学” 这些稳妥的选项,语气里的担忧几乎要漫出来。可我望着窗外掠过的飞鸟,心里那个藏了很久的念头愈发清晰 —— 这条少有人走的路,哪怕布满荆棘,我也想亲自去闯一闯。最终,我咬着牙在确认键上敲下了决心,任由身后的叹息声在空气里翻涌。
![]()
我被新疆农业大学生物系录取了,而且还是那一届的最后一名。命运似乎觉得对我的 “考验” 不够,又将我调剂到了冷门中的小众专业 —— 荒漠生物。第一次听到这个专业名字时,我心里虽有一丝担忧,但更多的是好奇与挑战的欲望。
刚进入大学,宿舍氛围就满是压抑和沮丧。宿舍六个人,有五个整天哭着闹着要转系,她们抱怨这专业太冷门,毕业后根本找不到工作,看不到未来的希望。而我没被她们的情绪影响,在乌鲁木齐那间有些破旧的老房里,我制定了严格的学习计划,每天沉浸在刷题的世界里,我的目标只有一个 —— 考研。
![]()
那时候生活条件很艰苦,宿舍电费分摊下来一天一块钱,为节省用电,我总在光线好时抓紧学习。宿舍窗帘破了,我们就用尿素袋补上,虽简陋,却丝毫没影响我追求知识的热情。刷完真题,我会去牛圈攒实验样本,那里气味刺鼻、环境恶劣,但我深知这些样本对学习研究意义重大。每一次收集,都是对意志的考验,我也在考验中不断成长。
三年大学生活在忙碌充实中过去,我以倒数第二名的成绩挤进新疆大学读研。这成绩不算优秀,却是我拼搏的结果。研究生阶段,学习研究压力更大,科研路充满未知与挑战,实验常失败,但我从未想过放弃。导师看在眼里,两年后将我送到北京某 985 高校读博,这对我是全新开始,也是更高平台。
![]()
现在,我在实验室里和师兄师弟们一起做研究。有一次,师兄师弟们开了个玩笑说:“当年那个300分的学妹,现在要带我们发Nature了。”听到这句话,我心里感慨万千。从当年那个高考成绩只有300多分的学生,到现在有机会冲击顶级学术期刊,这一路走来,我经历了太多的困难和挫折,但也收获了成长和自信。
![]()
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回家,小表妹怯怯地问我:“姐,我录到草业科学,是不是很惨?” 看着她眼中满是担忧和迷茫,我仿佛看到了当年的自己。我没多安慰,只把那本三百页的错题本塞给她,认真说:“别怕冷门,怕的是你半途逃跑。”
其实,随着时代发展和国家对生态环境的重视,情况已大不同。国家大力补贴荒漠生态研究,在新疆新建了三万亩试验田。曾经的冷门专业,如今成了紧缺专业。博士毕业时,各大科研机构和企业纷纷抛来橄榄枝,抢着要我。这一刻我深切体会到,掉坑里的从不是专业,而是半途而废的自己。
![]()
从高考失利到选冷门专业,再到实现梦想,我的经历证明:坚持选择,不被困难和冷门吓倒,终能走出自己的天地。
这个时代机遇与挑战并存,不应只追热门,而要依兴趣特长选适合领域,在冷门处也能绽放光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