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曹磊
通讯员 龚雪玮 姚华兴
7月24日凌晨6时,当城市还在沉睡,国网武汉市江夏区供电公司带电作业班的明黄色绝缘斗臂车已迎着晨曦出发。他们将在江夏区郑店街道连续转战3个作业点,赶在正午最酷热的时段前,完成一系列保障居民可靠用电的紧急任务。
清晨,地面热浪已开始升腾。在江夏区郑店街道,带电作业班的队员们迅速投入工作。支撑起绝缘斗臂车支腿,将安全工器具仔细铺好、检查绝缘性能……一切按照标准化流程有序准备。班前会上,工作负责人细致地交代注意事项。随后,身着厚重绝缘服的作业人员登上斗臂,被缓缓升至12米高空,与电线杆顶部齐平。
“高温带电作业,最难受的还是闷。”现场工作负责人一边指挥一边说。记者看到,带电作业人员身上密不透风的绝缘服加上绝缘斗臂的防护,在高空形成了一个闷热无风的“蒸笼”,斗内温度通常会超过50℃。烈日下,高温持续炙烤着斗内的每一寸空间,豆大的汗珠顺着带电作业人员的脸颊不断滚落。“顾不上擦汗,因为擦了马上又会出,只要不流进眼睛里,就等干完再擦。”
工作负责人介绍,当天的作业任务的核心,是对10千伏店60山湖线三门湖支线和10千伏店58鄂美线万寿寺支线进行隐患消除:“我们郑店供电所在此前巡线时发现,这两条线路存在绝缘子串受损、导线弧垂过大对地安全距离不足等问题。为尽快消除隐患,同时保障周边居民的正常用电不受影响,带电作业是最佳选择。”
天空中,高温考验着作业人员的体能和意志——只见他们在高空娴熟运用绝缘手套作业法,使用绝缘毯、遮蔽罩等对带电部分进行严密遮蔽保护,随后完成更换耐张杆绝缘子串、收紧导线等关键操作。
“习惯高温了,每次出工必备藿香正气水,提前防暑。最好是上斗之前就喝一支,效果最好。”完成一轮作业后,一位班员坐在路沿短暂休整,一口气喝完了半瓶水,又用剩下半瓶洗脸降温。他刚脱下的工装已被汗水完全浸透,颜色深了一大片。
“我们是轮换作业,交替休息,上去最多半小时就得换一轮,不然人受不了。所以出工时都带两三件工装替换,湿了脱下来拧干,往车上一挂,太阳底下很快又能穿。”国网武汉市江夏区供电公司带电作业班班员董浩分享着他们应对高温的“土方法”。
带电作业班成员们一起回收整理工器具
上午11时30分,经过争分夺秒的连续奋战,3项带电作业任务在正午高温加剧前圆满结束。绝缘斗臂缓缓降下,地面上的同事立刻拥上前,帮忙一起收拾整理绝缘工器具。带电作业人员刚从车上下来,就迫不及待地脱下厚重的绝缘服,里面的工装早已被汗水彻底浸透,紧贴身体,从浅色变成了深色,像刚从水里捞出来一样。豆大的汗珠接连不断地从脸上滚落,砸在滚烫的地面上,沉重的喘息声清晰可闻。
为了确保高温酷暑期间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保障千家万户的清凉生活,带电作业人员们化身“空中舞者”,在常人难以忍受的高温“蒸笼”中默默奋战,用汗水和责任守护着城市的光明与清凉。
(来源:极目新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