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冬天雨雪多不多,就看入伏”,明日入伏,今年冬天寒冷雪多吗?
“炎天三伏经初伏,火烈石焚疑此时。”依传统历法规定,从夏至开始,之后的第三个“庚日”起进入头伏,第四个“庚日”起进入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起进入末伏,合称“三伏”。
![]()
今年的7月20日这天就是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是“入伏”的日子。
![]()
“三伏天”既不是节气,又不是节日,但它却是一年当中最为炎热和潮湿的一段时间,要注意防暑祛湿。因此,三伏天期间自古就被人们所重视。
例如,进入三伏天后,我们在饮食上要多吃清热祛湿的食物(如绿豆、冬瓜),少贪凉;起居上保证睡眠,避免暴晒,适度运动别过量。并且,还可以适当吃一些散寒和增强体质的食物,如羊肉 、韭菜、白胡椒、荔枝和生姜(少量,以免上火)等。
![]()
入伏这天我们除了重视调养以外,人们还比较关心天气,因为,这天的天气情况能够影响三伏天的炎热程度和作物收成。
例如,在民间有“早入伏凉飕飕,晚入伏热死牛”、“雨打伏头晒死老牛”、“淋伏头,晒伏尾”、“三伏有三雨,五谷才进仓”、“早入伏雨涟涟,晚入伏旱了田”、“晒了伏头,旱到伏尾”、“头伏无雨,囤里无米”“入伏雨淋淋,遍地是黄金”、“入伏进山雨,五谷才丰登”等。
![]()
明日入伏,在民间还有“冬天雨雪多不多,就看入伏”的讲法,什么意思?今年冬天寒冷雪多吗?下面具体来看!
![]()
古人认为,夏季(阳盛)与冬季(阴盛)存在一定的对立统一的关系。他们经过长时间的细微观察和记录总结出,如果三伏天期间异常炎热的话(阳过盛),则往往预示着冬季可能更冷(阴气反弹);反之,如果三伏天期间该热不热,反而比较凉爽的话(阳不足),那么就预示着接下来的冬季可能偏暖。
例如,在《农政全书》中就有“夏热冬必寒,夏凉冬必温。”的记载,明确指出夏季极端炎热时,冬季往往寒冷,反之,则偏暖。
![]()
按现在的知识来解释:一方面与大气环流有关联,如果夏季副热带高压强势(伏天高温),冬季西伯利亚冷空气也可能更强,导致冬天比较寒冷雪多;一方面与海气相互作用有关,如果出现厄尔尼诺现象,可能同时影响夏季高温与冬季寒潮频率。
![]()
下面来看一下,老祖宗留下的民间谚语是怎么说的!
一、伏里酷热,冬里冰多
这句农谚从字面上看,比较容易理解,意思是说,如果三伏天期间比较酷热的话,那么就预示当年的冬天不仅寒冷,冰雪天气还可能比较多,说明当年是个冷冬。
![]()
二、三伏不热,三九不冷
这句农谚主要在我国华北一带流传,大意是说,如果到了最为炎热的三伏天时不热的话,那么就预示当年到最寒冷的三九天时不那么寒冷。反之,如果三伏天多酷热的话,则往往预示接下来的三九天期间比较寒冷,降雪频繁!
![]()
三、头伏热,冬雪多;头伏凉,冬无霜
这句农谚主要流传于我国长江流域,从字面意思上来看,大意是说,如果头伏期间比较炎热的话,那么就预示当年冬天寒冷雪多。反之,如果当年头伏期间比较凉爽的话,那么就预示着当年的冬天无霜,不那么寒冷。
![]()
四、头伏二伏雨不缺,头九二九必有雪
这句农谚的意思是说,如果当年头伏和二伏期间降雨比较频繁的话,那么就预示当年头九和二九期间降雪天气可能较多,冬天比较寒冷。
五、初伏雨淋头,三九冻死牛
这句农谚的意思是说,如果当年入伏这天下雨或者初伏期间阴雨天气比较多的话,那么就往往预示着当年“三九”期间会非常寒冷,降雪天气多。反之,亦然。
类似的农谚还有“三伏之中逢酷热,三九之中雨雪多”、“出伏雨淋头,三九多风雪”等表达的意思相近,也是说三伏天炎热或出伏下雨,往往预示着当年的冬天会比较寒冷雪多的意思。
![]()
总的来说,按老辈人总结的经验,如果当年三伏天期间比较炎热,或者出伏这天下雨的话,往往预示着当年的冬天比较寒冷雪多。反之,则相对暖和一些。
其实,对于人们来说还是希望冬天寒冷雪多一些,这样不仅能够冻死土壤中的虫卵和病菌,还能缓解来年春天的旱情。
另外,冬天雪多就像给小麦田盖一一层棉被,使卖苗能够安全确定。并且,雪多氮化物就多,能够起到肥田的作用,来年小麦就会容易获得高产。
![]()
如果,冬天无雪偏暖的话,说明冷天推迟到来了,推迟到春天就是“倒春寒”!
一旦出现“倒春寒”的情况,可使正处于返青或拔节生长阶段的冬小麦遭受不同程度的冻害,可使已经播种尚未出土的棉花、水稻等农作物出现烂种,已经出土的幼苗大量被冻死。
![]()
因此,人们更希望冬天寒冷雪多一些,像老话“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瑞雪兆丰年”等,表达的都是这个意思!
明日入伏,今年夏天这么热,您认为今年冬天会是个寒冬吗?期待您的分享,感谢阅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