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的天就像小孩子的脸,说变就变,周末回家,周六的时候艳阳高照,穿着秋衣都不觉得冷,而到了周日,一下子就套上了羽绒服,在六七级的阵风中瑟瑟发抖。老妈说,冬天就是这样,忽晴忽阴,一次寒潮接着一次寒潮,就在这反反复复中,冬天的寒意就到了。
老妈翻开日历又说,节气到了,也该冷了,过两天就是寒衣节了,小雪节气也要来了,冷的时候也就不远了。不得不感叹老祖宗的智慧,这些节气已经流传了两千多载,外界的环境已经发生了这么多的变化,却依然能够准确地体现气候变化。小雪节气一到,冬天该有的样子立刻就来了。
![]()
俗话说“小雪不起菜,必定要冻坏”,老妈说哪等得到小雪啊,萝卜白菜已经都收完了,该放的放,该埋的埋,等到小雪真的到了就来不及了,土都要冻上了。这不从老家回来,带回了很多这个季节的“特产”,大葱,白菜,萝卜,柿子……看到这些,仿佛老妈一直在陪着我,心里又暖和又踏实。
![]()
当然从小雪起菜的传统里,也反映出了这个季节的气候,那就是要冷了。而且与立冬相比,小雪以后的寒潮活动会明显频繁起来,温度会下降,大风天气常见,当然大概率上也会出现雨雪。所以古人们以“天地闭藏而成冬”来形容这个节气,意思是从小雪开始,各地才算是从真正意义上进入了冬季。
![]()
当然不仅创造了二十四节气,老祖宗们在漫长的岁月里,还总结了很多与节气有关的民谚,用来体现不同年份交节的情况所带来的不同气候。小雪来临,老人们常说的一句话便是“最怕小雪一日晴”,是啥意思呢?到底在怕什么?下面就结合小雪节气的相关民谚来看看吧~
![]()
1、小雪见晴天,有雨在年边。这里的年正是指传统意义上的春节,也就是人们最重视的过年。这句俗语的意思是,若是小雪到来时晴空万里,阳光灿烂,代表着冬日当中的雨雪天气罕见,一直到了过年才可能会下雨或下雪。众所周知,冬季的气候原本就比较干燥,若是一直不下雪,空气中的颗粒物浓度会有所增加,这意味着空气质量变差,同时病毒在干燥的环境里繁殖往往会传播更快,还会借助浮尘传播,容易引起感冒以及呼吸道问题。
![]()
2、小雪雪满天,必定迎丰年。这句话与“瑞雪兆丰年”有着异曲同工之处,意思是如果小雪当天雪花纷纷,洋洋洒洒落得天地之间都是,预示着明年迎来丰收好年景的改概率会比较大。因为从农耕上来看,降雪落下来,累积成厚厚的一层,犹如棉被一般盖在越冬的作物上,有着保暖的效果。同时雨雪可以为土壤储存更多的水资源,缓解干旱,对庄稼的生长大有益处。
与此句相关的还有一句便是“小雪大雪不见雪,小麦粒要瘪”,意思是假如在小雪大雪节气是晴天,未出现降雪,那么冬小麦在来年的收成就要堪忧了,可能要歉收。
![]()
3、夹雨夹雪,无休无歇。依照以往的经验来看,小雪前后,冷空气逐渐南下,那么各地的气温并不稳定,忽高忽低,那么这样的情况下容易出现雨夹雪的天气。而假如小雪期间,形成了雨夹雪的情况,那么在此之后的整个冬季便可能是无休无止的雨雪天气,下得没完没了也不是不可能的,甚至很难看到晴天。这也是反映出小雪出现雨雪天气对冬季的一个影响,那么冬季有雪不仅利于越冬的作物生长,同时还有助于净化空气,提升空气的质量,对于我们的生活来说也有益处。
![]()
综合以上的几条民谚,不难看出,小雪交节当天出现雨雪的天气,往往预示着整个冬天都将雨雪偏多。而若是晴天,则会带来干燥的冬天,会使空气质量差,病菌病毒更加流行,也不利于作物的顺利生长。所以说“最怕小雪一日晴”,你觉得有道理吗?让我们拭目以待。
当然今日不同往昔,无论是生活中还是农耕上,都有各种技术手段来加以干预,所以我们在参考这些经验的同时,更要关注天气变化,依靠现代技术区灵活应对。小雪来了,寒冷的日子也就到了,无论如何,也要注意添衣,多喝热汤,多晒太阳,才能暖暖的过冬。
![]()
本文系小茉莉美食记原创,码字不易,严禁不良自媒体抄袭、搬运。如果您喜欢我的分享,欢迎大家点赞,关注和转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