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闻记者 申子仲 张智伦
凭借一把砍柴刀,在荒野里生存30天是什么体验?
被网友称作“荒野繁队”的河南小伙王昌繁,9月1日退伍,10月7日投入到第二届张家界荒野求生挑战赛中。
![]()
王昌繁曾参加荒野求生挑战赛
半决赛阶段,每个选手的装备只有一把30公分长的砍柴刀,进入具有喀斯特地貌的七星山原始森林,王昌繁的感觉是“一下子回到了新石器时代”。
11月7日,不想造成“不可逆伤害”的王昌繁主动退赛。
荒野求生30天,吃知了猴、葛根虫、蚂蚱、蚯蚓等果腹,住石穴,面对身体和心理的双重磨炼,他收获的不仅仅是体重骤降14公斤,更多的是“底气、信心,还有勇气又回来了!”
![]()
荒野求生挑战赛选手合影
特种兵挑战荒野求生
跳绳、俯卧撑、举哑铃。
11月11日,在河南信阳商城,大象新闻《面孔》栏目记者见到了王昌繁,他已经投入到恢复性锻炼中,从比赛结束到现在,他少食多餐,每天增重一斤左右。
![]()
王昌繁投入到恢复性锻炼中
王昌繁履历极简,19岁高中毕业当兵,体质过硬,又能吃苦,通过选拔,成为一名特种兵。
他从自家柜子里翻出60多个奖章、奖杯,以及获奖证书,其中包括部队射击比赛短枪冠军、短跑赛第一名、85米自由潜远“最强蛙人”,他自称能在水下憋气5分20秒。
今年9月1日退伍返乡,王昌繁选择了自主择业。9月底的时候,堂弟王亮无意间刷到了第二届张家界荒野求生比赛的消息,于是自作主张,替堂哥报了名。
张家界荒野求生大赛组委会,在七星山划定15座山头作为活动范围,当100名选手剩下10名选手时,半决赛就结束,剩下的选手进入决赛,坚持到最后的一个人能拿到20万元奖金。
“以前在部队也有过野外生存训练。”王昌繁觉得闲着也是闲着,买了张车票就去了。
![]()
王昌繁参加挑战赛
10月7日正式报到,王昌繁交了1800块钱参赛费。“随机抽号,我抽的是66号,六六大顺,数字还挺吉利。”
根据选手特点,每个人还起了不同的绰号,统一格式是“荒野+”。王昌繁之前当过副队长,因此获名“荒野繁队”。
靠野生猕猴桃、蚯蚓等果腹,好想念烤全羊
从10月9日进山,到11月7日主动退出,王昌繁一共坚持了30天,他将前15天称为“生吃阶段”。
山上的野生猕猴桃、酸梨、山药、黄精、树菇、山柿等都能拿来果腹。王昌繁说他吃得最多的就是猕猴桃,也是自己获取得最多的物资,第一天就储存了30多斤。
![]()
王昌繁展示挖到的一株黄精
采访中,他还展示了自己挖到的一株黄精,个头有两个巴掌大,根须连着14个节,他说每节代表一个年头,说明这棵黄精已经生长了14年。价值不菲,所以没舍得吃。
而最难吃的要数野生麻梨,果肉像石头一般硬,又苦又涩。
说到最深刻的体验,非生吃蚯蚓莫属。
![]()
王昌繁在比赛中
“最早挖到过知了猴,生吃是甜的。第一次吃蚯蚓是第十二天,因为持续下雨,土里氧气不够,蚯蚓会从土里爬出来。”王昌繁比划说,破土的蚯蚓有小拇指粗细,尺把长。剥开后一肚子土,洗干净只剩下一层皮能吃。“土腥味非常重。但是山里获取蛋白质实在太难了,只能硬着头皮下咽。”
生吃口舌发麻。烤着吃味道要好得多。更不用说有肉的知了猴、葛根虫、蚂蚱,火烤时荡漾的香气,很容易让人想到烤全羊。
王昌繁说自己最擅长的拿手菜,就是烤全羊。
《面孔》记者问他是否考虑过打猎,他笑称100名队员刚进山,热热闹闹吵得厉害,动物们早吓跑了。
岩穴“豪宅”
在荒野怎么住?
最初,王昌繁选择离水源不远的地段,用树枝搭建了简易房,“严格意义上不能算庇护所,只能算‘落脚点’。”
比赛第五天开始下雨,而且一下就是10天。好在王昌繁在树枝单间只住了3天,第四天便搬进了“豪宅”。
![]()
王昌繁搭建的简易房
“赛区海拔在1400米以上,昼夜温差大。阴雨天白天能见度很低,到了晚上,体感温度只有两三度。南方的这种湿冷,寒气能渗到骨头里。”王昌繁说下雨之后,退赛选手明显增多。
离“树枝单间”不远的半山腰,有一块大岩石凸出山体两米多。王昌繁耗时4天,用粗树枝在下方掏出一个横长两米、纵宽两米五,下深一米五的地坑,铺上枯树枝做“褥子”,正面则用竹竿做了栅栏和篱笆门。甚至顺势还挖了一座壁炉,以便保留火种。
三面土石墙、一面木结构的庇护所赶在阴雨天前建成,且距离水源只有10多米远。
说起水源,王昌繁颇为得意,水是从岩缝中自然滴落的,纯净甘甜。日常用竹筒来接水,不仅省去了过滤和烧煮过程,还是地道的高品质直饮矿泉水。
![]()
王昌繁用竹筒来接水喝水
又因庇护所位于半山腰,能避开山体滑坡和洪水等险情。后经组委会巡视,一致认为王昌繁的岩穴庇护所,与选手“张老六”带火炕的竹编庇护所,堪称本赛季两大“豪宅”。
火种
在搬入新家的同时,王昌繁还成功钻木取火,“没钻几下就冒火星了,我想着取火比保存火种容易多了,就没留火种。”然而从第五天山里开始下雨,直到第16天天气转好,王昌繁用了四五个小时才再次生起火来。
阴雨天让生火成为难题,王昌繁后悔没留下第四天生起的火种。
![]()
王昌繁成功钻木取火
时入第十五天,雨过天晴,王昌繁从山顶搬回了稍干燥些的杉木,再度钻木取火。
采访中,王昌繁向记者演示,与大家想象的徒手旋转木钻不同,为避免手掌受伤,他将竹枝弯成弓状,抽出鞋带做弓弦,削尖小树枝后,用弓弦绑定木钻“上劲”,然后在粗树干上钻孔。
他说当时天气虽晴,但潮气仍重,在杉木上钻了20个孔才取火成功。此后火种一直在壁炉里用炭灰封存,一次能保存5个小时左右。
![]()
王昌繁演示钻木取火
身心考验
荒野生存对选手们的身心都极具考验。
比赛进入第16天时,王昌繁突然发现自己“脚腕水肿发麻,我赶紧搓按活血,不见好转。后来才意识到是身体缺钠了。”王昌繁说按照之前掌握的知识,荒野获取盐的途径有3条:一是过滤草木灰;二是找到盐肤木一类的植物,这种植物的果皮会有少量盐分结晶体;三就是自身的汗液尿液。
![]()
王昌繁在比赛中
“第三种办法显然没办法说服自己。”王昌繁笑着说,盐肤木生长的海拔较低,海拔1400米的山上根本找不到。且这种植物的盐是有毒性的,只能做万不得已的应急举措;而通过草木灰过滤获取,除了火种,还需要耐高温的陶或铁质容器。
所有途径全被堵死,只能硬扛。“脚一天天麻下去,慢慢也就习惯了。”
比起肉体的终极考验,还有极端的心理煎熬。
按照比赛规则,选手组队需提前申请。而选择单挑的队员,在比赛中即便遇到其他选手,也不得相互交流。
“突然之间没人说话了,确实会带来极大的压抑感。”王昌繁说,心理崩溃防不胜防,比如有的人上一秒还有说有笑,下一秒或许就会放声大哭,或者直接宣布退出。尤其是到了夜晚,听着雨声,或者看着繁星,那种“空虚寂寞冷”,非常难以排解。
王昌繁的军旅经验派上了用场。每当夜幕降临,栖身岩穴的“繁队”便开始编排口号,给自己提气,诸如“泪水打湿猕猴桃,晚上冻得睡不着”“荒野不相信眼泪,真男人绝不后退”“荒野大舞台,有胆你就来”。
“底气、信心,勇气又回来了”
按理说,王昌繁如果咬牙坚持,凭借他的身体和心理素质,继续下去问题并不大。而到了比赛第三十天,11月7日,他果断宣布退出。
![]()
王昌繁退出比赛
张家界荒野求生比赛在安全保障上有着一整套的措施,除了安全员的日常巡视,还有定期体检。
王昌繁最后一次体检的数据是“体重68公斤”,比起最初参赛时的82公斤,掉秤14公斤。“也就是说,我平均每天瘦了近一斤。”王昌繁说自己毕竟不是冲着奖金去的,完全没必要过度损耗自己的身体。“今后还要参加工作,不能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这种新奇刺激的比赛上。”
王昌繁11月7日退出时,场上选手也只剩下17人。“刚从部队到社会,没有任何资源,确实难免迷茫。但经过这次荒野求生,我感觉底气、信心,还有勇气又回来了,这就够了。”
商城老乡专门为他举办了庆功会。
![]()
老乡为王昌繁举办庆功宴
这次参赛,他还收获了20000粉丝,每天搞一次直播互动,大家依旧亲切地称之为“繁队”。
张家界七星山的荒野生存比赛吸引了诸多关注。有人,也有更多景区跃跃欲试。
王昌繁提醒,选手参赛费加上特许直播收益,使得类似比赛的组织运营成本非常低,但诱惑极大。如果选手单纯只是为了奖金冲动参赛,或者不惜冒着生命危险硬撑,极有可能给身体带来不可逆的损伤,既不划算也不明智。
“健康参赛,要么健康退出,要么健康获胜,才是真正传递正能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