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美国做不到,中国做到了!成功攻克一世界性难题,把不可能变可能

0
分享至

厉害了我的国!据观察网近日报道,在5月底的专业研讨会上,怀柔实验室山西研究院副院长李晋平教授抛出的消息炸了锅,他们团队花了十几年搞定的人工沸石分子筛技术,把美国人啃了几十年都没啃下来的硬骨头给嚼碎了。那些像泥鳅一样滑溜的甲烷气体,终于被咱们攥在了手里,还能变废为宝发上电!



甲烷这东西邪乎得很,平时藏在煤层里动不动就搞爆炸,可真要抓它的时候,比抓蚊子还难。浓度稍微低一点(2%-8%),就跟空气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想用常规法子把它拎出来?门儿都没有。煤矿工人下井时,最怕的就是这玩意儿超标,每次下井前都得拿着检测仪小心翼翼地排查,就怕一个火星子引发惊天动地的爆炸。可要是放任不管,这些甲烷跑到大气里,那危害更是了不得。

美国能源部前几年砸了几亿美元搞攻关,召集了不少顶尖实验室和企业联合研究,结果呢?最后只能眼睁睁看着每年上百亿立方米的甲烷飘到天上。要知道这玩意儿的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的20倍,烧起来又是现成的清洁能源,热值比煤炭高多了,就这么浪费着,谁看了不心疼?他们的研究人员在公开报告里无奈地表示,低浓度甲烷的捕获成本太高,技术上始终找不到突破口,投入和产出根本不成正比,最后只能悻悻收手。



十年攻坚:中国团队啃下技术“硬骨头”

2009年那次学术会议,杨江峰还是个博士生,听到专家吐槽低浓度瓦斯没法用,当场就跟导师李晋平较上了劲。“别人做不到,不代表咱们不行!” 就这么一句话,十来个人的小团队一头扎进了实验室。那时候条件可艰苦了,实验室里就几台老旧的检测仪,经费也紧张,团队成员经常自掏腰包买实验材料。李晋平教授更是把家里的积蓄都拿出来贴补,就为了能让实验顺利进行下去。

太原理工大学的老底子帮了大忙 —— 从80年代就研究的沸石材料,像个有无数小口袋的海绵。可天然沸石的口袋大小不一,甲烷进去了要么跑不掉,要么干脆进不去。团队硬是从 200多种分子筛结构里,用显微镜瞪着眼睛筛了七年,才锁定了能用的硅铝骨架。那七年里,团队成员每天工作超过14个小时,显微镜看久了,眼睛常常布满血丝,吃饭的时候手都在抖。有次为了观察一种沸石结构的细微变化,杨江峰连续三天三夜没合眼,最后直接累倒在实验室里。



最绝的是那个0.5纳米的孔道!杨江峰带着大伙在实验室里跟绣花一样精细 —— 差一丁点儿,甲烷就溜了;孔道粗了,空气又混进来了。25000多次试验是什么概念?光记录数据的本子堆起来就有半人高,团队里三个博士愣是把头发熬白了大半。有一次,实验终于有了点眉目,可就在关键时刻,仪器突然出了故障,所有数据都没保存下来,好几个人当场就哭了。但哭完之后,他们抹掉眼泪,重新开始试验,谁也没有一句抱怨。

2019年搞出硅铝基人工沸石的时候,大伙高兴得差点蹦起来。可一到煤矿试用就傻了眼 —— 粉末状的吸附剂堵在设备里,甲烷进去半天出不来。李晋平蹲在矿上三天没合眼,矿道里又黑又潮,他身上的衣服就没干过,最后拍板改配方:“把粉末做成小颗粒,给气体开高速路!”那段时间,他每天就啃几个馒头充饥,实在困得不行了,就在矿道边的小板凳上眯一会儿。
谁也没想到,加进去的“晶种”居然自己拆了重组成新模样。那些5纳米的小颗粒抱团成红细胞似的聚集体,内部全是四通八达的通道,甲烷进去跟坐滑梯似的顺畅。现在这吸附剂抓甲烷的本事,直接干到了80%!为了测试这个吸附剂的性能,团队成员冒着风险在瓦斯浓度较高的区域进行实地试验,身上绑着安全带,一步一步往前挪,就怕出一点意外。



成果落地:从实验室到现实的跨越

去年全国首个移动撬装式装置在煤矿投用,看着仪表盘上跳动的发电数据,李晋平团队的老伙计们眼圈都红了。那些以前能把矿工吓出冷汗的瓦斯,现在正老老实实地推动发电机转,一度电一度电地创造价值。有个在煤矿干了三十年的老矿工,看到这场景,激动得直抹眼泪:“这辈子能看到瓦斯不害人还能发电,值了!”
这技术一投用,效果立竿见影。以前煤矿每年因为瓦斯爆炸事故,损失惨重,现在有了这个装置,瓦斯浓度能得到有效控制,事故率大幅下降。而且,产生的电力不仅能满足煤矿自身的需求,还能输送到周边的村庄和工厂,每年能为煤矿节省一大笔电费开支。周边的村民也尝到了甜头,家里的电器再也不用担心停电了,冬天取暖也更方便了。

中国骄傲:改写“不可能”的科研精神

这事儿最提气的是啥?不是咱们比别人多聪明,而是咱们敢啃硬骨头。美国人算来算去觉得不划算的技术,咱们抱着“总要有人做”的念头死磕到底。现在好了,不仅煤矿安全多了,每年能多出来的清洁能源够几座城市用,更给全球温室气体治理提供了中国方案。国际上不少国家都向咱们抛来了橄榄枝,想引进这项技术,这可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儿。



有位美国能源专家在参观了咱们的示范工程后,竖起大拇指说:“中国的这项技术太了不起了,我们花了那么多钱都没搞定,你们居然用这么短的时间就攻克了,真让人佩服!”这不仅是对咱们技术的认可,更是对中国科研精神的肯定。

这哪是技术突破啊,这分明是中国人把“不可能”三个字,硬生生改成了“瞧我的”!为这群能把实验室熬成战场的科研人,必须点个大赞!他们用自己的汗水和坚持,让中国在世界科技舞台上又多了一份底气,也让我们对未来的科技发展充满了信心。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还会有更多的技术突破,为人类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资料:

《此前尚无先例!我国成功攻克这一世界性难题》观察者网

声明:取材网络,谨慎辨别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六旬大叔相亲后提同居,女方:行,只要你答应我一件事

六旬大叔相亲后提同居,女方:行,只要你答应我一件事

兰姐说故事
2025-08-28 17:05:06
饭圈涌入了游泳界?张展硕击败潘展乐拿金牌,网友:请给潘治肩伤

饭圈涌入了游泳界?张展硕击败潘展乐拿金牌,网友:请给潘治肩伤

蜜桔娱乐
2025-11-12 21:25:34
九旬母亲被儿子暴打后续:一顿毒打,原因仅是阻拦儿子与人争吵

九旬母亲被儿子暴打后续:一顿毒打,原因仅是阻拦儿子与人争吵

不写散文诗
2025-11-12 17:12:44
有钱也没用!这一次,三代人都受邀观礼的霍家,给李嘉诚上了一课

有钱也没用!这一次,三代人都受邀观礼的霍家,给李嘉诚上了一课

手工制作阿歼
2025-11-13 02:39:13
颖儿,记住纸是包不住火的啊,38岁付辛博“老来俏”,还是翻红了

颖儿,记住纸是包不住火的啊,38岁付辛博“老来俏”,还是翻红了

瓜农娟姐
2025-11-13 01:53:49
仅仅是在KTV上班一周,女朋友就跟换了个人一样,为什么?

仅仅是在KTV上班一周,女朋友就跟换了个人一样,为什么?

新时代的两性情感
2025-10-21 02:15:25
全运会乒乓球:上海3选手晋级男单8强

全运会乒乓球:上海3选手晋级男单8强

赫岝乡村摄影
2025-11-13 00:30:35
荒野手艺人张老六透露请假参加比赛,网友羡慕他能请到长假,公司回应:支持他

荒野手艺人张老六透露请假参加比赛,网友羡慕他能请到长假,公司回应:支持他

极目新闻
2025-11-11 14:09:23
湖南省长沙市人民政府原副市长、市公安局原局长唐向阳被公诉

湖南省长沙市人民政府原副市长、市公安局原局长唐向阳被公诉

鲁中晨报
2025-11-12 16:19:02
中国男人捧红的“羽绒服贵族”,成功截胡加拿大鹅

中国男人捧红的“羽绒服贵族”,成功截胡加拿大鹅

金错刀
2025-11-10 16:18:13
轻断食翻车,再添新证!最新研究:进食<8小时,心血管死亡风险飙升135%;且伤β细胞,代谢疾病风险也激增

轻断食翻车,再添新证!最新研究:进食<8小时,心血管死亡风险飙升135%;且伤β细胞,代谢疾病风险也激增

梅斯医学
2025-11-12 07:53:26
宁夏退伍士兵将岳父全家7口人全部割喉,妻子肚里的孩子都没放过

宁夏退伍士兵将岳父全家7口人全部割喉,妻子肚里的孩子都没放过

热风追逐者
2025-09-24 23:41:51
涉案超27亿元!跨境赌博十大逃犯之一佘智江被引渡回国 公安部披露详情

涉案超27亿元!跨境赌博十大逃犯之一佘智江被引渡回国 公安部披露详情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12 22:50:06
第二个默克尔出现,力挽狂澜!欧盟强制剔除华为,中方在京等贵客

第二个默克尔出现,力挽狂澜!欧盟强制剔除华为,中方在京等贵客

小陆搞笑日常
2025-11-12 12:32:09
何穗产后首晒照、网友:这是刚生完的人吗?

何穗产后首晒照、网友:这是刚生完的人吗?

艳姐的搞笑视频
2025-11-12 17:11:48
哈维:我在带领巴萨赢得西甲后降低了标准,必须进行自我批评

哈维:我在带领巴萨赢得西甲后降低了标准,必须进行自我批评

懂球帝
2025-11-13 03:25:05
当年“五星红旗”仅得5票,而三号作品得了342票,为何选了前者

当年“五星红旗”仅得5票,而三号作品得了342票,为何选了前者

浩渺青史
2025-11-12 18:34:03
广东一夜3消息!徐杰获封MVP,黑白矮首夺全运金牌,周鹏激动落泪

广东一夜3消息!徐杰获封MVP,黑白矮首夺全运金牌,周鹏激动落泪

多特体育说
2025-11-13 00:13:20
美国游泳名宿公开抹黑于子迪:13岁这么快?这是史上最荒诞的一幕

美国游泳名宿公开抹黑于子迪:13岁这么快?这是史上最荒诞的一幕

杨华评论
2025-11-12 23:41:08
悬着的心终于放下:滞留太空的中国航天员,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悬着的心终于放下:滞留太空的中国航天员,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刘森森
2025-11-12 11:26:11
2025-11-13 06:48:49
刘振起观点 incentive-icons
刘振起观点
博导,潜心研究红色历史,愿与读君在红色历史的海洋里汲取智慧和力量。
3425文章数 224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科技要闻

前阿里人亲述: “经济上行”期双11什么样

头条要闻

俄外交部:乌方停止与俄谈判说明其缺乏达成和平意愿

头条要闻

俄外交部:乌方停止与俄谈判说明其缺乏达成和平意愿

体育要闻

消磨你上千小时的足球游戏,走过第20年

娱乐要闻

再王珞丹和白百何 明白两人"差别"在哪

财经要闻

段永平最新访谈:聊企业经营 投资理念

汽车要闻

7座皆独立座椅/新增5座版 体验第三代吉利豪越L

态度原创

房产
教育
旅游
公开课
军事航空

房产要闻

海垦城建·鹿城壹号品牌发布会暨美学示范区璀璨启幕

教育要闻

傲慢与偏见英文原版语音课11:我对您的神经很尊重

旅游要闻

638栋楼的灯光秀,与滕王阁的千年对话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美媒爆出猛料 "北溪"破坏行动由扎卢日内指挥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