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坩埚炼铁法:康熙二年(1663年),孙廷铨从山西引入坩埚炼铁技术,采用“石+煤”混合冶炼,炉体构造简单且成本低廉,适合地方生产。晋城、阳城等地的坩埚铁年产量在1899年达5万吨。
2、铸炮铁范:龚振麟于1842年发明铸炮铁范,通过泥型翻制金属模具,可重复使用且效率高。他所著《铸炮铁模图说》是世界上最早系统论述铸铁金属型铸造的专著。
3、泸定桥铁索: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建成的四川泸定桥,采用锻铁链节连接,铁索直径9厘米,锻接质量极高,至今仍保存完好。
4、锌的输出:1745年,瑞典货船沉没于哥德堡港,打捞起的锌锭纯度达98.99%,证实中国锌技术早于欧洲。英国1738年的锌生产工艺即源自中国。
5、张力自控纺纱车:清代纺织业已使用张力自控式多锭纺纱车,其牵伸机构和加压装置显著提升效率,是传统纺织技术的重要突破。
6、连珠火铳:戴梓发明的连珠火铳(连珠炮)形似琵琶,可连续发射28发铅丸,有效射程百步(约160米),被称为“中国机关枪之父”。
7、木制自行车:黄履庄在清初发明两轮木制自行车,长三尺,手摇曲拐驱动,日行八十里,比西方早100多年。
![]()
8、戴梓的火器:除连珠火铳外,戴梓还仿制荷兰“蟠肠鸟枪”,8天内造出比利时传教士南怀仁一年未完成的“冲天炮”。
9、黄履庄的发明:除自行车和自动风扇外,他还发明机械狗(自动报警器)、自动喷水器、湿度计等,被誉为“中国爱迪生”。
10、丁拱辰的蒸汽机:1831-1841年间,丁拱辰制作中国第一台火车头雏形(铜质,载重30斤),并著《西洋火轮车、火轮船图说》,系统介绍蒸汽机技术。
11、龚振麟的革新:龚振麟仿制蒸汽机船,改良炮架为可旋转式,提高射击精度,推动军事工业近代化。
12、郑复光的光学:郑复光著《镜镜詅痴》,系统论述几何光学,制造中国最早测天望远镜,并提出“地脉说”解释地磁现象,接近法拉第力线概念。
![]()
13、江南制造总局:1865年由曾国藩、李鸿章创办,是中国近代最大工厂,生产军舰、枪炮,现为江南造船厂(可造航母)。
14、汉阳铁厂:张之洞1890年创办,曾是亚洲最大钢铁厂,年产7万吨钢铁,占清朝钢铁产量90%,现为武钢集团(世界500强)。
15、福州船政局:左宗棠1866年创办,是清朝最大造船厂,生产40余艘轮船,培养海军人才,被誉为“中国海军摇篮”。
16、金陵机器制造局:1865年李鸿章建立,仿制马克沁机枪,现为长安汽车和南京晨光机器厂的前身。
17、四川井盐:自贡井盐采用顿钻技术,1835年燊海井深达1001.42米,是世界第一口超千米深井,被誉为“钻井之父”。
18、苏州踹坊:苏州阊门外踹坊在雍乾时期达450余处,工人超万人,使用凹形踹石平整布匹,分工精细。
19、醴陵釉下彩:熊希龄1906年创办湖南瓷业学堂,研制釉下五彩瓷,1911年“扁豆双禽瓶”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
![]()
20、丝织品出口:1860-1894年,丝织品出口值从212万海关两增至841万,占全国出口比重从5.34%升至6.57%。
21、南京布外销:18世纪“南京布”(土布)大量出口,1786年外销37万匹,1800年达100万匹,深受欧洲市场欢迎。
22、茶叶贸易:乾隆时期年均出口茶叶30万担,占全球80%,英国东印度公司每年为此支付300万两白银。
23、瓷器输出:景德镇瓷器通过广州十三行出口,1720-1780年间,欧洲进口中国瓷器超3亿件。
24、锑矿垄断:湖南锡矿山1908年产锑占世界一半,华昌炼锑公司引进法国技术,垄断全球锑砂市场。
25、轮船国产化:1865年,江南制造总局造出中国第一艘蒸汽兵船“恬吉号”,曾国藩命名寓意“四海波恬”。
26、潜艇制造:1888年,天津机器局建造中国第一艘潜艇,采用人力驱动,试验于渤海海域。
27、玻璃制造:清宫玻璃厂能生产15种单色玻璃,造型精美,用于宫廷装饰和赏赐。
28、工业遗产:汉阳铁厂、江南造船厂等企业延续至今,成为中国现代工业的重要支柱。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