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崇祯年间,有个叫温斗的银匠跪在县衙前喊冤,状告右布政使家的仆人吴福仗势欺人。
起因是吴福拿来100两碎银,要求温斗熔铸成两个五十两的大元宝,并谈好了极低的火耗,相当于0.3%。
也就是说,吴福只要掏出3钱(1两等于10钱)的报酬,就能得到2个足重银锭。
![]()
明四川江安县五十两银锭 西泠2023拍卖:10.35万
“火耗”是熔铸银锭时产生的损耗,技术好的工匠能控制在0.5%左右,温斗敢报这么低,几乎等于亏本买卖。
果然吴福按约定来取货时,发现银锭成色不足,便叫来家中打手,不仅让温斗赔出两个足色银锭,还索要了200文钱的火耗赔偿。
各种损失加起来,温斗发现亏了近二两银子,心有不甘,便想借着“父亲被气死了”博同情告状。
不料县令明察秋毫,发现温斗父亲已去世三个月,纯属演戏。
![]()
网络绘图
深入调查后真相大白:温斗因这单生意利润太薄,偷偷在银锭中掺了铜锡,本想赚回更高的利润,结果偷鸡不成蚀把米。
官员颜俊彦权衡后,以诬告和掺假罪判了温斗,又以敲诈罪责判吴福,属于各打二十大板!
这个小故事出自央视《明清奇案·恶仆 银子 真相》,很是有趣。
而“火耗”之前也介绍过,是官府中饱私囊的经典借口。明后期到清代税收白银化,老百姓不仅要按银两交税,还要交一笔火耗钱。
这相当于你给人家钱,还得自己出手续费!碰到贪婪的地方官,能收三成到七成,老百姓不堪重负。
![]()
明末清初碎银150克 嘉德2023拍卖:2070元
“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这句话有另一层意思,就是一个清廉的知府,也能通过“合法渠道”获得这么多银子!
而对于古代普通人来说,1两银子的购买力就已经很强了。
古代银两的重量标准不一,明清时期相对固定,一斤等于16两,一两银子大约重37.3克。
纯度也有有“纹银”和“足银”之分,纹银成色约93.5%,是官方标准。足银则接近99%,好比现在的黄金,纯度越高越值钱。
![]()
明广西起解税契银伍拾两 西泠2024拍卖:57.5万
唐代后白银才开始用于纳税、进贡等大额支付,但民间用得少。直到明朝隆庆元年(1567年),朝廷下令买卖货物值银一钱以上可以用银子,这逐渐让白银成了主流货币。
大银锭民间很难见到,都是官锭,老百姓主要使用碎银子。购买力分时间段,越早越强。
在明代粮食以“石”为单位,一石米约合188.8市斤(往最高时期算)。万历年间,一两银子可以买二石米,也就是近380斤大米。现在普通大米一斤大概3元左右,算下来,一两银子就能买约1140元的大米。
那时候,一个七品知县年薪45两银子,按这换算年收入5万多元。但别忘了他们还有各种补贴和灰色收入,实际生活水平高不少,大清官除外!
![]()
清西安永兴庆六两银锭 西泠2025拍卖:11500元
有人说按大米算不准确,因为古代生产力低,大米很值钱!但古代什么东西生产力高呢?柴米油盐、衣服被褥,其实都贵。
比如一两银子能买3匹棉布,一匹布约12米,看起来还行是吧?
但一个短工一天只能赚0.05到0.1两银子,也就是50~100文铜钱。吃喝之后没剩下多少,要存很长时间才能买件粗布麻衣。
换算下来,相当于现代月收入两三千元,这是很辛苦的。毕竟现代哪怕这么低的收入,也能吃饱穿暖,但在古代一旦碰到天灾战乱物价飞涨,就只能听天由命。
![]()
各种银锭
到了清代银两使用更普遍,但因白银大量流入,购买力却开始下滑。比如乾隆年间社会相对稳定,一两银子却只能买90~150斤大米。取中间值120斤算,按现在米价3元一斤,值360元。
这时,一个普通衙役月薪一两银子(出自《江油县志》),一家三口糊口都勉强,所以他们就想尽方法弄外快。但如果是有技术的工匠,月入二两银子,日子就稍好一点。
再加上人口增长和天灾,物价飞涨。根据《履园丛话》记载,嘉庆年间一两银子只能买60到80斤大米。
这种贬值不是突然发生的,所谓通货膨胀,钱是逐渐越来越不值钱。
有人说那后来白银随着“各种条约”大量流出,银价昂贵,购买力不是更强了吗?
![]()
清末老照片
这是一种反直觉,简单解释清后期白银大量流失,朝廷只能无节制铸造铜钱导致快速贬值。
于是银钱比价直接失控!一两银子甚至能兑换2000文以上的铜钱,百姓卖粮只能换铜钱,交税却需要兑成银子。
假如一个农民卖了1000文铜钱的粮食,以前可以换一两银子刚好抵税。现在却需要翻一倍,那他只能拿出家里的余粮,甚至都不够!
对权贵来说手里的白银还算稳定,但对百姓来说,他们会发现所有的东西都在飞涨,后果可想而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