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年之前,垂垂老矣的马克·吐温,心情颓丧,却在读完一个女孩的故事后,写信给作者:她点亮了我孤寂的心。
她就是加拿大女作家蒙哥马利,根据一则简短的消息创作的《绿山墙的安妮》。
“一对年迈的夫妇向孤儿院申请领养一个男孩,阴差阳错,一个女孩被送了过来。”
安妮自幼失去父母,被好心人收养又惨遭抛弃,当过8个孩子的小保姆,待过孤儿院,生活始终漂泊不定。
但充满悲惨和不幸的生活,并没有影响安妮成长为一个极具乐观精神的女孩。
11岁那年,阴差阳错下,她被绿山墙的一对兄妹收养,从此拥有了真正属于自己的家。
她凭借着对生活的惊奇感,和诗意烂漫的想象力,让生活的每一处都绽放爱和梦想的花朵。
![]()
史铁生说过:“整个春天,直至夏天,都是生命力独享风流的季节。”
安妮身上那种富有灵气的生命活力,就像长风沛雨,艳阳明月的春天,充斥着纯真勇敢的豪情。
在温暖的春天,你一定要读一读安妮,跟随她的脚步,扑进这生命力无比旺盛的春日时光,唤醒内在的力量。
![]()
安妮出生仅仅三个月,父母接连感染热病去世。
随后,邻居托马斯太太收养了安妮。没想到她的丈夫意外身亡,她一个人无力抚养孩子们,只得将安妮弃养。
后来,一位哈蒙德太太家里有四对双胞胎,刚好需要人照看,便“好心”收留了安妮。
那年安妮自己也只是个8岁的孩子,照料八个婴孩的辛苦显而易见。
但居无定所的她,为了有个家,任劳任怨负担起了小保姆的工作。
![]()
可两年后,哈蒙德太太家也发生变故,安妮再次遭到抛弃,最终不得不去孤儿院。
这时,居住在绿山墙的马修和玛丽拉兄妹,想要领养一个帮工。
满心欢喜的安妮刚到绿山墙,却因为不是男孩,又面临被退回。
接二连三的悲惨遭遇,对任何人而言,都是一个沉重而巨大的打击。
然而,安妮却用乐观和真诚为自己赢得了转机。
马修去接安妮时,迟到了半个多钟头,安妮却说:
如果你今晚不来接我,我就睡在那颗大野樱桃树上,睡在月光下一颗开满白花的野樱树上,准是非常愉快的。
安妮的乐观让马修羞愧又感动,即便弄错了,他也决心收留她。
不过玛丽拉古板严肃,一开始坚决要退回安妮。
但在得知安妮身世凄苦,却从不抱怨时,心生怜悯,决定试用安妮。
安妮顺从听话,手脚伶俐,乐意干活,完成了玛丽拉安排的各种任务。
尽管她不会祷告,但因为玛丽拉重视祈祷,她立刻学习,念了非常虔诚的祷词。
玛丽拉最终认可了安妮,决定收养她。
![]()
卡耐基曾说:
人在身处逆境时,适应环境的能力实在惊人。 人可以忍受不幸,也可以战胜不幸,因为人有着惊人的潜力,只要立志发挥它,就一定能渡过难关。
在托马斯太太家,安妮对着镜子里的另一个自己倾诉,给了她安慰和鼓舞。
在哈蒙德太太家,安妮凭借想象力,给荒凉贫困的生活增添乐趣。
在绿山墙,安妮用快乐和真诚打动了马修和玛丽拉,最终拥有了一个家。
无论何时,她一直在用自己的方式去适应不幸的生活。
最后发现,适应能力就是把握人生的万能钥匙,用在哪里,哪里就能开启新生活。
![]()
安妮长着一头红发,那是她的独特标志,但身为孤儿的她,敏感地将其视作“异类”的标签。
没想到,邻居雷切尔太太第一次见她,竟毫不避讳地评价:“这孩子的头发红的像胡萝卜一样。”
这样的挖苦,加深了安妮的自卑,伤害了安妮的自尊,她失控发了脾气。
安妮的行为令玛丽拉很难堪,她呵斥安妮,让其待在房间反思过错。
最后在马修的劝说下,安妮为了不让家人苦恼,她对雷切尔太太做了一次诚恳的道歉。
雷切尔太太原谅了安妮,允许她去果园玩耍,采摘雪白的水仙花。
安妮想象自己是树梢上的风,疲倦时轻轻飘落在草丛中,飞起时,花儿跟着翩翩起舞,吹皱的湖面翻卷起吐着泡沫的小浪花。
安妮自由地驰骋在果园里,这次道歉反而让她有了意外收获,她发现:
请求宽恕并被人原谅,给人一种美妙而惬意的感受。
![]()
正如鲍勃·迪伦所说:
有些人能感受雨,而其他人则只是被淋湿。
对抗不如意的杀手锏,就是充分发挥自己的感受力,无论生活带来怎样的风雨,我们都可以从中汲取快乐。
感受力搭建的是人与生活的认知桥梁,通过它,我们看见了平凡日子里的熠熠星光。
绿山墙的花草树木,在玛丽拉看来只有有用和无用之分,可在安妮眼里却充满诗情画意。
一条林荫道,安妮把头顶大片的雪白花朵比作天蓬,日落从树枝缝隙洒下柔光,像是教堂走廊尽头的大圆花窗散发的光芒,那是“白色的欢乐之路”。
一方池塘,蜿蜒曲折的岸边摇曳着枞树和枫树的身影,五光十色的交织在一起,那是“闪光的小湖”。
一片空地,用满是青苔的大石块当底座,在树与树之间搭上木板作橱架,放上被安妮称之为仙女水晶的彩色玻璃,那是她和伙伴游戏的“悠闲的旷野”。
平凡的事物在安妮眼里仿佛被赋予了生命,总能让人真切感受到生活的温度。
我们活着本身就是一种感受,有趣都藏在无聊的日子里,认真感受生活的人,都可以活出心花怒放的人生。
![]()
安妮在绿山墙的生活,可谓一波三折。
玛丽拉有一枚紫晶胸针,那是母亲赠给她的礼物,她非常珍惜,可是有一天突然不见了。
恰巧安妮曾路过玛丽拉房门口,看到胸针就忍不住试戴了一下,但她并没有拿走。
然而,一开始就对收养心存偏见的玛丽拉,坚持认定是安妮拿走并弄丢了胸针,她对安妮失望透顶。
谁知后来发现,胸针竟然挂在玛丽拉的披巾上,根本没有丢。
被亲人误解,安妮心灰意冷,可误会解除,一听玛丽拉允许她去参加期待已久的冰淇淋野餐,所有的埋怨和委屈便瞬间烟消云散了。
她像火箭一样蹿起来,怀着兴奋的心情,度过了一个顶呱呱的野餐。
她绘声绘色的讲述野餐趣事,连玛丽拉都觉得有趣,说道:“只要安妮在,哪一家都不会乏味沉闷。”
![]()
安妮身上有股超强的复原能力,她能立刻从消极事物中抽离出来,积极享受生活的乐趣。
对待人生大事,她也能在低谷迅速调整心态,把注意力放在真正看重的人和事上。
她梦想成为一名教师,因为底子薄,花费了大量时间埋头苦学,最终考取了心仪学校的执教老师。
可就在她即将开启新生活的时候,马修突遭打击,心梗去世。
玛丽拉得了眼疾,面临失明,她无力维持绿山墙,打算卖掉农舍。
绿山墙有马修对安妮无条件的爱护,有玛丽拉对她严格的教育引导,这里为她提供了生长的土壤,让她从“野性的火”成长为“温柔的光”。
绿山墙给了安妮新的生命,她宁愿牺牲大好前程,也要陪伴玛丽拉,守护绿山墙的家。
安妮说:
我的未来像一条清晰而笔直的路,可现在路上有了一个弯道,我不知道拐过弯去那边有什么,但是相信那里一定会有最美好的景致。 那条弯道自有它的迷人之处。
安妮并没有放弃梦想,她申请换个院校执教,同时自修大学课程,为未来做更多的努力。
![]()
生活是一条没有回头的路,但可以有无数次新的开始。
一个人的复原力,是我们跨越坎坷的底气,是我们重新上路的力量。
学会培养复原力,人生路上遇到挫败不沉溺,迅速抽身向前看,用坚定的步伐,去迎接未知而充满希望的明天。
![]()
安妮身世凄惨,但她对生存环境的适应,对生活之美的感受,在逆境中的复原,都成了她只身闯荡疾苦人间的铠甲。
故事的结局迎来了峰回路转,曾嘲笑安妮是“红头鬼”的吉尔伯特,欣赏她的倔强和干劲,把自己的执教名额让给了她。
强大的生命力,让安妮拥有了“好命”。无论什么牌,她都能尽力打到最好。
尼采曾说:“用生命力的蓬勃兴旺战胜人生的悲剧性质,这本身就是人生意义之所在。”
生命力如同树之根,是一个人的能量源泉,生活的意义便蕴含在每个充满生命力的平淡日子里。
所有向上的生命都值得与春天相遇。
惟愿你我,从安妮的成长故事中唤起自己的生命力,永远像春天的草木一样,旺盛,蓬勃。
作者 | 木禾子,90后女码农,公众号:木禾子。
主播 | 佳音,十点读书签约主播。
图片 | 视觉中国,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