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互联网思维”,正在毒害中国AI?

0
分享至

文|数据猿

过去一年,AI行业在国内迎来爆发式增长。从大模型发布潮到智能体创业热,无数公司争先恐后地冲进这个看似无限可能的新赛道。但你有没有发现一个怪现象:

很多国内大模型产品,看起来热闹非凡,发布会上惊艳四座,排行榜上风头无两,可真正用起来时,却总让人觉得"差点意思"。

这是为什么?

一个核心原因是:我们正在用"互联网思维"做AI。

这套曾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屡试不爽的增长逻辑——快速迭代、抢用户、讲故事、冲榜单——如今被硬套进AI产业,结果却是模型能力虚胖、产品同质化严重、落地场景缺乏深度。看上去是一场技术革命,实则很多人依旧在复刻十年前的"App大战"。

AI,不是下一个抖音,也不是下一个美团。

大模型不是流量产品,而是一场基础设施级的技术竞赛。它需要的不只是市场嗅觉和运营手段,而是扎实的工程体系、长期主义的科研投入,以及对底层范式的彻底理解。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拆解"互联网思维"在AI时代为何失效,剖析大模型真正的底层逻辑,以及指出中国AI厂商想要真正突围,必须做出的思维转变。

什么是"互联网思维"?

它曾经带来了什么?

在批判"互联网思维做AI"的问题之前,我们得先搞清楚,什么是互联网思维?

这并不是一个贬义词。恰恰相反,它是中国过去二十年科技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可以说,中国互联网的飞跃式成长,离不开这一套行之有效的增长公式。

互联网思维,最典型的四大特征是:

1. 流量为王,先抢用户再说

从微博、微信到滴滴、美团,再到抖音、快手,所有产品的第一目标都是:抢用户、占市场、做DAU。哪怕产品还不够完善,先把人留住、圈住、养熟,一切都可以再优化。

2. 快速迭代,小步快跑

"做一个MVP(最小可用产品),上线测试,看数据,再迭代。"

这是互联网公司心照不宣的法则。因为软件开发和发布成本极低,容错空间极大,"上线再说"成了默认逻辑。

3. 用户体验导向,一切为了转化

不管是界面设计、内容推送,还是推荐算法,本质都是服务于一点:让用户留下来,用得爽,用得久。 你可能不知道背后用的是哪种算法,但你一定知道这产品"上头"。

4. 风口驱动,资本助推

哪怕产品还在起步阶段,只要站在风口,有足够的故事、足够的想象空间,就能融到资、拉到人、冲规模。先讲一个好故事,再找一个好出路——这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屡试不爽。

这些逻辑,在"软件成本极低、用户行为清晰、市场增长高速"的互联网时代,曾是近乎完美的商业武器。

但问题在于:AI,尤其是大模型,不再遵循这些游戏规则。

大模型不是互联网产品

它的底层逻辑完全不同

看起来,大模型产品和互联网产品很像:都是应用,都有用户界面,也都能快速上线一个"可交互"的版本。但它们的底层逻辑,根本不是一回事。

用互联网的打法做AI,就像是拿陆军的思维去发展海军,起点就错了。

以下几个方面,是互联网逻辑在大模型时代最难适配的关键所在:

1. 试错成本高得离谱

在互联网时代,开发一个产品、做个功能上线测试,几乎零成本;失败了就回滚,重来就是。

但AI特别是大模型开发,根本不是"上线即试"。

微调一个基础模型,动辄数十万;

从头训练一个基座模型,可能要上亿人民币;

调参的"试错",不是工程动作,而是科学研究 + 超级工程系统 + 超长链路协调的结合。

换句话说:这里不是"迭代",而是"再造"。

2. 输出是概率性的,不确定且黑箱

互联网产品追求"用户体验确定性"——点击一个按钮,用户必须知道会发生什么。

而大模型输出的本质是概率分布:每一次生成结果都可能不同,模型内部结构极其复杂且不可完全解释,难以通过传统逻辑"精细运营"。

这意味着:产品经理无法像运营App那样控制体验路径;用户反馈难以直接"映射"到改进点;整个交互体验本质上是协同智能系统,而非人类单向控制。

3. 训练数据和底层能力才是"产品",不是UI界面

大模型的真正"产品力"不在界面,而在:你是否拥有高质量的语料、多样化的微调数据;你是否具备长时间大规模训练的工程能力;你是否能构建出高效的推理和部署体系。

这就像苹果的产品力不是外观,而是芯片+操作系统+生态+供应链。

真正强的大模型厂商,比拼的是看不见的那一层。

4. 它不是一个"应用",而是一种"平台"

互联网产品是"解决某个需求的工具",而大模型是"支撑无数新需求的底座"。

大模型不是"一个应用",而是一种能力;

它不是"能做某件事",而是"有可能做很多事"的系统;

真正的价值不在于"这个模型能不能聊天",而在于它能不能驱动一系列新产品的诞生。

因此,它更像是电力、像是操作系统、像是工业底层标准,不是下一个"超级App"。

这几个"本质不同",也就解释了:为什么照搬互联网打法,不仅效果不佳,甚至可能误导决策、错配资源,陷入"表面很忙、实际上没跑"的尴尬困境。

互联网式做AI的四大误区

当"流量思维""冲榜逻辑""爆款产品心态"被照搬到AI赛道,一场技术革命就变成了PR战、参数战、融资战。

我们来拆解几个最常见、也最具破坏力的"互联网式误区":


误区一:堆参数=堆能力,冲榜单=有技术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榜单"代表着用户喜好、流量风口,是增长的风向标。很多厂商下意识地把这个逻辑用到了大模型身上:"我们参数更大,Tokens更多,榜单排名更靠前,所以我们更牛。"

但问题是,大模型不是数码相机,不是"像素越高越清晰"。

现实中:模型越大,能力不一定线性提升;参数堆砌往往伴随效率下降、推理变慢、落地难度上升;冲榜模型大多是"为评测调教"的demo,不具备实际商用能力。

这种对"更大=更强"的执念,本质上是对技术的误解,是一种极其昂贵的伪优化。

误区二:换个壳子就叫AI产品

不少厂商为了"快速上线",以前套壳LLaMA,现在套壳DeepSeek,换个皮肤、加个Logo、拼个UI,就成了"国产AI助手"、"智能办公平台"、"企业AI中台"。

这类产品:底座依赖开源模型,没做微调、没做适配;不具备差异化能力,功能几乎一模一样;用户体验浮于表面,一问深层逻辑就崩。

表面上是"百花齐放",实际上是"万壳归一"。

这背后反映的不是"创新速度",而是底层能力缺位、工程体系空心化。模型没有自己的灵魂,产品自然没法走远。

误区三:PR驱动研发,发布会先于产品迭代

互联网时代,"先发布、后补齐"是常规操作——一个App先上线,再根据数据迭代优化。

但大模型的开发,不是"发个版本"那么简单。

现在很多厂商热衷于:发布会"先讲故事";PPT 先发,功能缺失;模型上线了,但连基础RAG能力都不稳定,用户动不动就遇到"崩了"、"不懂"、"生成胡说"。

这不是"发布快",而是"发布空"。

长此以往,不仅透支了用户信任,更会误导团队资源配置,养出一堆不落地的KPI型项目。

误区四:用户量是唯一指标,越多越好

大模型不是流量平台,它的价值不在于"注册用户数",而在于"用户创造了什么"。

可惜很多厂商依然习惯用 DAU、注册数来衡量模型成败,甚至以"登录用户突破100万"来包装融资材料。

但真正的AI价值,是:是否提升了用户效率?是否完成了人力不可完成的任务?是否让企业的流程、工具、决策方式发生变化?

大模型不是"做爆款",而是"改底层"。

如果只看用户数量,不看使用深度,不看落地效果,那和十年前搞"刷榜App"没太大区别。

这四大误区,其实指向一个共性问题:我们仍然习惯于"打造一个产品",而不是"构建一个能力"。

而能力的建设,是另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

AI厂商真正需要的新思维范式

如果说"互联网思维"是一套短周期、高反馈、拼速度的打法,那么大模型时代真正需要的,是一种重科研、重基础、重协同的系统性思维。

以下是我们认为最关键的五种新范式:

1. 科研 + 工程双轮驱动,不再迷信"工程化万能"

在大模型领域,光有工程思维是远远不够的。工程能解决"怎么做快",但科研才决定"做的方向是否正确"。真正强的AI厂商,往往都具备:

顶尖科研力(理解Transformer、RLHF、多模态架构);

高效工程化(大规模并行训练、推理优化、存储调度);

架构级创新能力(Agent系统、插件生态、指令链构建)。

科研决定上限,工程决定下限。两者缺一不可。

2. 长期主义思维:模型不是项目,是平台

在大模型开发中,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把模型当作"能力平台"来看待,而不是一次性的产品交付。

这意味着:每一次训练、微调、部署,都是平台迭代的一部分;你不是在"交付一个功能",而是在"培养一个智能体";它的生命线,是数据和交互的不断反馈循环。

所以:大模型不是版本号,而是生命体。你不是在造产品,而是在养一个系统。

3. 抛弃"抢用户"心态,转向"解问题"的价值逻辑

AI的真正价值,不是用户数,而是问题解决能力。

这要求我们转变方向:不再问:"怎么把用户拉进来?"而是问:"我能为谁解决一个独特的问题?"

比如:医疗、法律、制造、金融等领域的专业AI服务;企业流程中不可替代的智能Agent;数据洞察与知识管理场景的深度嵌入。

与其做一个"谁都能用"的AI,不如做一个"谁都离不开"的AI。

4. 建生态,而不是堆功能

模型能力的天花板,不是你做了多少feature,而是你是否拥有一个不断放大这些能力的生态系统。微调数据从哪来?有没有数据闭环?用户反馈能不能转化为训练素材?插件能否共生?Agent能否分工协作?

生态是能力的飞轮,而不是UI的花瓶。

5. 重新定义团队结构和组织逻辑

大模型时代,传统"产品经理+工程师"的分工模式已经落后。

你需要的是:算法天才、底层架构师、Prompt设计师、模型训练师、数据标注架构师、多模态工程师;

跨部门的协作机制,打通数据、研发、产品、运营的整条链;更像一个"AI科研实验室+平台团队"的混合组织。国内做出最强大模型产品DeepSeek的深度求索公司,走的就是这样一条组织路线。

以上五点,构成了真正的AI思维范式,它更慢,更深,更难,也更扎实。

但只有走上这条路,中国的AI厂商才可能真正走出幻觉、建立自己的底层壁垒,拥有和深度求索、OpenAI们不一样但同样强大的力量结构。

过去十年,中国互联网最擅长的,是造爆款。

从工具到平台,从社区到内容,从消费到电商——每一次浪潮,都是一场关于流量、用户和速度的狂欢。

但今天的AI,不是下一场狂欢,它是一场基础设施革命。

它不是新的"流量洼地",不是新的"增长曲线",不是一个"更聪明的工具"。它是一个全新的技术范式,是通往智能世界的起点。

你要做的,不是打造一个"月活过百万"的产品,而是构建一个能承载未来十年智能生态的底座。

就像当年修高铁、建5G、铺电网,不是为了"快",而是为了让一切可能性有稳定的运行条件。

所以,我们必须放下对"爆款"的执念,开始拥抱"基建"的信仰:不急于上线一个"能说话"的助手,而是打造一个"能学习、能成长、能复用"的智能体;不再迷信排行榜上的模型,而是关注那些正在解决真实问题、沉默构建能力栈的团队;不再纠结用户数量,而是关注用户的真正转化与价值复利。

我们得承认,这是一场没有奇迹、只有系统工程的长跑。

它很慢,很重,很烧钱,很寂寞,但它值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为什么可以和女人上床,但是不能给女人承诺

为什么可以和女人上床,但是不能给女人承诺

加油丁小文
2025-09-16 07:30:06
未来几年,将是微利世界,凯文凯利建议普通人,要守住松鼠法则

未来几年,将是微利世界,凯文凯利建议普通人,要守住松鼠法则

阿胖读书
2025-09-14 14:42:38
富士康“赌输”了!郭台铭做梦也没有想到,“制裁”会来的这么快

富士康“赌输”了!郭台铭做梦也没有想到,“制裁”会来的这么快

混沌录
2025-08-22 18:23:58
解放军目前拥有13个新编集团军,一个集团军到底有多少兵力?

解放军目前拥有13个新编集团军,一个集团军到底有多少兵力?

浩舞默画
2025-09-09 08:43:16
比立陶宛还猖狂!切断与中国往来却抱台湾大腿,但忘记最重要一点

比立陶宛还猖狂!切断与中国往来却抱台湾大腿,但忘记最重要一点

文史旺旺旺
2025-08-12 20:39:10
刚查了下于朦胧的遗产情况,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刚查了下于朦胧的遗产情况,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小光侃娱乐
2025-09-15 09:00:14
丢人丢到国外!日本球迷评上海海港:弱到令人发指,这表现不正常

丢人丢到国外!日本球迷评上海海港:弱到令人发指,这表现不正常

国足风云
2025-09-19 08:00:19
官方:河南主场展示内容不当的大型图案造成不良影响,罚款1万元

官方:河南主场展示内容不当的大型图案造成不良影响,罚款1万元

直播吧
2025-09-18 19:23:05
上海女子嫁出国20年没回家,60岁母亲去看望,见到女婿后却愣住了

上海女子嫁出国20年没回家,60岁母亲去看望,见到女婿后却愣住了

人间百态大全
2025-09-10 07:50:24
什么压盘不让突破4000点,说白了就是要筹码,这个世界的底层代码

什么压盘不让突破4000点,说白了就是要筹码,这个世界的底层代码

岁月有情1314
2025-09-19 04:34:18
说一个悖论,其实不生孩子根本不会引发人口危机。

说一个悖论,其实不生孩子根本不会引发人口危机。

流苏晚晴
2025-09-17 18:12:19
名记:教练组发现拉什福德不太容易沟通,弗里克将其视为中锋

名记:教练组发现拉什福德不太容易沟通,弗里克将其视为中锋

雷速体育
2025-09-19 06:27:11
加拿大一只兔子被烟鬼养了,白毛竟被熏成棕色,救援人员大为震惊

加拿大一只兔子被烟鬼养了,白毛竟被熏成棕色,救援人员大为震惊

狸猫之一的动物圈
2025-09-19 09:58:12
女优守屋芳乃青涩女秘书,摘下眼镜后兽性大发!

女优守屋芳乃青涩女秘书,摘下眼镜后兽性大发!

葫芦哥爱吐槽
2025-09-16 14:00:50
上交所出手:暂停部分账户交易;今日两只新股申购……盘前重要消息一览

上交所出手:暂停部分账户交易;今日两只新股申购……盘前重要消息一览

证券时报
2025-09-19 08:28:12
曾经的东北第一城,努尔哈赤在此建都,如今沦为五线城市!

曾经的东北第一城,努尔哈赤在此建都,如今沦为五线城市!

仙味少女心
2025-09-18 22:19:37
宋轶的脸到底怎么了?她一句话让全网炸锅!

宋轶的脸到底怎么了?她一句话让全网炸锅!

毒舌八卦
2025-08-31 22:34:38
詹姆斯:我在中国还是没买国际漫游流量 但我连上了酒店的WiFi

詹姆斯:我在中国还是没买国际漫游流量 但我连上了酒店的WiFi

直播吧
2025-09-19 06:56:05
《赴山海》即将裸播!腾讯播出的《赴山海》最新一集已经降至1广

《赴山海》即将裸播!腾讯播出的《赴山海》最新一集已经降至1广

动物奇奇怪怪
2025-09-19 07:03:12
林生斌现状:定居悉尼富人区,有儿有女,现任是之前公司员工!

林生斌现状:定居悉尼富人区,有儿有女,现任是之前公司员工!

小娱乐悠悠
2025-09-19 09:52:41
2025-09-19 11:07:00
蓝鲸新闻 incentive-icons
蓝鲸新闻
财经信息服务平台
120538文章数 19326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科技要闻

黄仁勋亲口确认:正评估英特尔代工

头条要闻

加沙停火草案被美国一票否决 中国大使发出"灵魂三问"

头条要闻

加沙停火草案被美国一票否决 中国大使发出"灵魂三问"

体育要闻

30队今夏花钱排名:雷霆超8亿 勇士零花费

娱乐要闻

关晓彤生日 仅闫妮和化妆师撑场祝福?

财经要闻

青海一"矿霸"非法填埋万吨危废

汽车要闻

理想i6不搞虚的,9月26日上市/第二天开始交付

态度原创

亲子
数码
旅游
教育
公开课

亲子要闻

中国大规模队列研究发文柳叶刀子刊:双亲BMI均会影响孩子出生结局

数码要闻

华擎推出 RX 7700 挑战者 16GB 显卡,加速频率最高 2459 MHz

旅游要闻

热闻|清明假期将至,热门目的地有哪些?

教育要闻

万霞:努力变成“留在童年”的教师 | 身边好老师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