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大丽湖F4”火了。《丽湖F4真的不要太好笑》《丽湖F4你现在真的是火了》《深大丽湖校区F4巡逻队》……关于它们的帖子在社交平台上被讨论得热火朝天。近日,深圳大学丽湖校区四只黄鬃鹅以其憨态可掬的模样和有趣的“巡逻行为”,被学生戏称为“丽湖F4”。随后,迅速走红网络,成为了校园内的新晋网红。这几位“顶流”的出现,不仅为校园生活增添了乐趣,也成为了学子们放松身心与情感交流的纽带。
丽湖F4成学子搭子
在社交平台小红书上,有一条丽湖F4的帖子,收获了近万个点赞、四千余条评论。直到记者发稿前,点赞和评论数还在上涨。评论区里,有F4的各种模样:在校园里溜达的,一字排开“巡逻”的、金鸡独立式站立的、在湖里享受喷洒“淋浴服务”的、蜷成一团睡觉的……F4仿佛变成了深大丽湖校区学子的搭子,陪着他们上学、放学、散步遛弯。渐渐地,F4在校园内的出现不再引来大范围的围观,它们也一点点地融入进了学子的日常。
一些不明所以的网友好奇,F4到底是怎么来的?深大丽湖校区管理办公室工作人员郑曼介绍,F4是学校去年11月,为了防蛇引进来的。F4是阳江名鹅——黄鬃鹅,因其头顶至颈背有一条棕黄色的羽毛带,形似马鬃而得名,是广东省四个优良鹅种之一,也是中国五大名鹅之一。学校早中晚进行三次投喂,为它们专门搭了棚。她称,学校对此持开放包容态度,这是学生释放学习压力、培养观察力与创造力的机会。“鹅群的走红也为学校提供了独特的文化传播载体。学校将通过官方新媒体平台发布鹅群日常,展现活力校园。”
“看着它们觉得很放松、很治愈”
渐渐地,F4的存在,成为了学生休闲放松与情感寄托的容器。
4月15日17时30分,在洗星湾,深大丽湖校区大五学生罗宇鹏正拿着相机,将镜头对准F4。当天是他难得的休息日,傍晚时分,他特意来洗星湾走走,看着夕阳和F4。不时有晚风吹来,让他觉得“很放松、很治愈”,好像疲惫都卸下了,他只用享受当下。罗宇鹏从去年年底就发现了F4的到来,“我算是一路看着他们长大了”。他认为,“F4成为网红,成为丽湖校区的一个名片挺好的,这能展现学生与动物之间和谐相处的状态,体现学校是一所动物友好的校园。”
17时50分,贺清康正蹲下身子,举起手机,记录F4爬坡的画面。他是深大丽湖校区22届的毕业生,当天他在学校附近办事,特意提早到校园里走走,顺便看看F4。丽湖校区有一个500人的“丽湖‘吸猫’群”,里面集结了爱护校园各种动物的学生,贺清康也在其中。虽然离开校园了,但他经常会在群里看看那些曾经的“动物朋友”。偶然一天,他发现,“校园里多了四只鹅”。F4的出现,让群里更加热闹了,大家会时不时分享F4的照片和视频,讨论它们的日常。“它们真的很好玩,每次看到它们,心情都会变好。”贺清康说。虽然自己已经毕业,但校园里的动物朋友让他对母校有了更多的牵挂和回忆。他家住在宝安西乡,但他经常坐四五十分钟的地铁,专门回母校逛逛,最勤的时候,一个月回来了10次。
流量背后与心灵治愈有关
事实上,在深圳,很多学校都有自己的“校宠”,校园里,经常能看到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画面。学生为动物取名、创作表情包、自发拍摄短视频、甚至设计文创产品,这都反映出了当代青年对校园生活的细腻感知。
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校园里,能看到黑天鹅爸爸领着两只小天鹅在湖中漫游的场景,这背后还有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黑天鹅妈妈在孵蛋时不幸死亡,黑天鹅爸爸独自抚养两只天鹅宝宝长大。为了纪念这个故事,深北莫2021级数学系学生杨子言特意创作了一幅画作并制作成了守护天鹅湖的纪念T恤。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曾专门发过一条《深信er的猫咪图鉴》微信推送,细细介绍了三花猪、五花、蹭蹭、七七等校园猫咪的名字由来和习性喜好。平冈中学现今存在的三只猫咪都是十几年前校园里那只叫“平冈八爷”的后代,学子还自主成立爱猫协会,并为猫咪发起“平冈安家计划”,为校园里的流浪猫绝育、打疫苗、找领养。
为什么如今校园里有那么多动物成为了“校宠”,甚至变成了网红?流量背后,反映了当下人的什么心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深圳市第七高级中学学生成长中心主任徐静认为,这或许与当下年轻人追求心灵治愈、渴望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心理有关。她称,校宠之所以能成为网红,其实是因为它们悄悄补上了年轻人心里的三个“洞”:生理上需要放松触摸的感觉,心理上渴望无压力的陪伴,还有骨子里想证明自己“能给予爱”的本能。“当我们在网络上为校园宠物点赞、评论、分享时,与其说是追捧宠物,不如说是在这些毛茸茸的小伙伴身上,找到了现实生活中稀缺的那份简单美好。毕竟在这个总让人‘卷’起来的世界里,能有个小生命让你觉得‘被需要、被喜欢、被治愈’,本身就是最温暖的流量密码。”徐静说。
深圳本土著名民俗学家廖虹雷认为,这既是对当代社会结构、价值观念的映射,也是青年群体参与文化生产的创造性实践。他称,“古人会养猫、提着鸟笼遛鸟,他们有精神寄托的意味,但更多是一种身份的彰显。但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如今的孩子对动物的认知都不同了,他们追求的是一种温暖的陪伴和情感的寄托,这是一种文化的螺旋重复。”
采写 | 深圳晚报记者 王宇/文 严文婷/图
编辑|张裕麟
审读|吴秀玲
二审|陆楚一
三审|潘韵琪
深圳晚报将抽取幸运粉丝
每人可获得《永不消逝的电波》
门票1张!
1、进入深圳晚报微信公众号
2、点击“发消息”进入对话框
3、在对话框中输入关键词“电波”,获取链接参与抽奖
开奖时间:5月6日 12点
演出时间:8月8日 20点
演出地点:深圳坪山大剧院 大剧场
注意事项:
1、进入抽奖小程序会有一个5秒的开屏广告,请勿点击!请勿点击!请勿点击!(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2、请中奖粉丝在规定时间内填写领奖信息,如发现填写信息未至现场兑票,或将进入深晚福利黑名单;
3、本活动最终解释权归深圳晚报所有。
— 深小晚特选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