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巩悦悦 实习生 梁寒硕 吴在洁 蹇悦
![]()
10月30日晚10点,山东理工大学图书馆闭馆提示音响起。小蝶收拾书本返回宿舍,放下书包就点开游戏发组队邀请:“有人排位吗?”对床室友没应声,默默戴上耳机、拉上床帘,把游戏声隔绝在外。二十平米的宿舍里,瞬间划出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这样的场景,在高校宿舍里并不少见。键盘敲击声、语音欢呼声此起彼伏,没有硝烟,却上演着一场场关于休息与娱乐、个人自由与集体空间的“边界之战”。
把游戏当成社交,宿舍成了“快乐根据地”
对小蝶来说,宿舍就是她的游戏“快乐根据地”。
三年前,她被同桌拉进《王者荣耀》的坑。如今,这片小小的空间,成了她课余时间的主战场。每晚晚自习结束,回到宿舍放下书包,她总会习惯性登录游戏,和好友组队开黑。
![]()
深夜在宿舍里打游戏的大学生。
“不只是好玩,更重要的是能和朋友搭伴。”小蝶说,每晚和好友语音组队的时光,早已超越了游戏本身,成了重要的社交方式。
陕西一高校的小鹏,和小蝶想法一样:“在宿舍玩游戏更自在。”他觉得,和宿舍兄弟一起打游戏,那种默契别处找不到。“边玩边聊,感情自然就深了。”
山东一高校研三学生小凯,还靠游戏缓解压力:“科研压力大的时候,打几局游戏能松口气,过后学习效率更高。”
越来越多“00后”走进大学校园,宿舍游戏成了常见的社交和减压方式。但键盘敲击声、实时语音互动,在带来沉浸感的同时,也悄悄打破了集体空间该有的宁静,引发了宿舍里的“边界之战”。
噪音“扰民”,成了宿舍里的隐形矛盾
记者调查发现,宿舍里因游戏噪音引发的矛盾,其实很普遍。
有些同学打游戏时,键盘敲得震天响,说话也没顾忌。不仅影响舍友休息学习,还容易闹摩擦、起冲突,严重的甚至会让彼此产生隔阂。
小蝶就发现,自己长时间打游戏,和舍友面对面聊天的机会少了很多。而更多同学,直接对宿舍里的游戏噪音表达了反感。小鹏就记得,有次都凌晨1点了,舍友还在打游戏开麦说话,“吵得我根本没法睡。”
大学生小顾也吐槽:“有的舍友一玩就到晚上10点,甚至凌晨。我要睡觉了,他们还在打,肯定影响休息。”在她看来,打游戏没问题,“但得在舍友能接受的范围内,不能耽误别人睡觉。”
对于在宿舍里打游戏,也有大学生持包容态度。山东一高校的小杨说:“只要声音不是特别大,我能接受。毕竟早一点的时候,大家要么看剧、要么玩游戏刷视频,提前商量好就行。”家长小诚也觉得,大学生玩游戏挺正常,“关键是把控好时间,别影响学业和作息。”
要玩游戏,也要保宿舍安宁,如何找平衡?
山东交通学院交通物流学院党委副书记孙晨,曾接触过不少爱打游戏的学生。在她看来,学生玩游戏,得辩证地看:“毕竟他们打游戏的频率、时长、沉迷程度不一样,不能一刀切。”
“一方面要理解,他们想在虚拟世界放松、社交的需求。”孙晨说,“但另一方面也得明确,再喜欢的娱乐,也不能荒废学业、搅乱宿舍安宁。”
在孙晨看来,学生的核心任务是学习,打游戏得适度,不能沉迷。宿舍游戏是青年社交、释放压力的正常需求,关键是建立“边界感”。她建议,学院可以通过主题班会,和学生一起制定《宿舍文明公约》,也可以多搭线下活动平台,减少学生对虚拟世界的依赖。
孙晨表示,从学校层面来说,还应加强课堂和宿舍管理、推动网络素养教育、通过心理健康课程帮学生疏导压力,也能让大家在玩游戏和守规则之间,找到更好的平衡点,共筑宿舍“和谐圈”。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