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返乡,和老同学聚会之间聊得最多的就是房价的话题。
老友的一番话震惊四座!
前年老同学花107万在老家三线城市核心地段买了一套房。
可没想到才一年半的功夫,同小区的挂牌价已经掉到了60万左右,跌幅接近50%。
类似这样的遭遇还不少,这其实也是2025年楼市的一个缩影。
曾经让人们信誓旦旦将永远保值增值的房子,如今却让无数人陷入了焦虑,甚至唯恐避之不及,害怕随时可能再迎来损失加剧。
01、
1月楼市的冰火两重天
从统计数据显示,一二线楼市与三四线的分化已经在明显加剧。
如:一线新房价格同比上涨6.01%,二线涨1.93%,三四线却同比下跌5.4%,两极化越发明显。
二手市场呢?环比情况,除了成都、乌鲁木齐等几个城市环比微涨,深圳持平,其他城市持续下跌。
同比情况,百城更是暴跌7.22%,下降的城市多达60个。
显然,市场信心依旧在底部深趴!
那些曾经幻想着房价“梅开二度”的业主,如今也面对着不断缩水的资产,已然欲哭无泪。
02、
一夜下降,影响几何?
原本以为春节过后,楼市将延续2024年底的翘尾行情,再来一波小阳春。
可如今看来,希望可能要变成奢望了!
不少人提出疑问,一夜之间又回到下行趋势,究竟会给我们带来哪些影响呢?
几个方面:
1、降价必然资产贬值
就像文章开头的老同学的遭遇一样,很多家庭都将多年的积蓄投入房子市场,认为这是一种稳赚不赔的买卖。
没想到,对它希望越大,亏的最多的也是它!
而房产一旦加速贬值,就不仅仅是资产贬值那么简单,有些人可能面临资产价值远低于贷款余额的尴尬境地,沦为“负资产”人群。
2、开发商资金链跟不上
开发商的资金来源来自于两头,一头贷款,另一头卖房;而今对于他们来说,这两头都不容易。
三道红线以后,很多房企都面临着融资困局,为了加速回笼资金,房企们开启了降价促销卖房,从八折卖房到零首付,开发商的回款难度还在加剧。
如2024年,百城房企中超30%的企业销售额同比下滑超20%。
显然这已经不仅仅是销售回款难,开发商们如今还面临着巨大的债务压力,前期贷款、工程款都等着要给。
这种情况下,一旦暴雷,可能引发烂尾楼等系列问题,让购买者和投资者血本无归。
3、银行不良贷款风险上升
众所周知,房企的贷款业务在银行可是重要一项。
一旦房价下跌,房企卖房难,资金链跟不上,银行的不良率堪忧。
另一边,一旦资不抵债,房子价值比贷款还低,可能导致断供增多,加剧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上升。
总之价格持续下行,届时影响的不仅仅是银行的盈利能力,甚至对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带来危险。
4、地方财收锐减
过去,地方财收高度依赖土地出让,有的地区依赖度更是高达80%,基本上所有收入都来源于卖地。
如果房价大降,房企们拿地的积极性锐减,土地流拍…势必影响地方财收。
根据公开的数据显示,2024年已经有多个城市的土地出让金收入同比下降超过30%。
而地方没钱,影响的不是一个地区的机构人员口袋。还会影响到城市在教育、基建、医疗等公共服务的投入,从而进一步影响普通大众的生活。
03、
为啥一月房价下降?
深层次的原因有几个方面:
首先,大环境不确定性,加剧收入和信心上不来
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有两亿人租房生活,这也就意味着,他们确实有购房需求,谁不想享受更品质的生活呢?
但是,品质生活都需要钱去解决,而现实情况是,当前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就业市场也不太乐观。
很多人非但没有迎来收入的上涨,反而出现了薪资下降甚至失业压力。
口袋没有持续稳定的收入支撑,谁又敢轻易背上房贷呢?
其次,市场供给过剩,人口在减少
98年以后,房地产市场高速发展,但如今已然是明显的供给过剩。
有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城镇住房套户比已经超过1.1,部分城市甚至超过1.2。
房子越建越多,但是近年来人口却出现了负增长趋势,如2023年总人口减少208万,2024年人口再次减少139万。
除此之外,部分地区人口也在不断外流,如鹤岗地区。
随着资源枯竭,人口大量外迁,房价一降再降,如今在鹤岗,几万块就可以买套房,但即使如此,依旧无人问津。
最后,救市政策难以持续。
这两年针对房地产市场出台了一系列救市措施,如降首付比、降贷款利率,提高公积金贷款额度、减免税收等等。
不可否认,这些措施确实推动了市场销量的上升,但并没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一旦政策刺激停止,房价就回归下行通道。
更为关键的问题是,居民杠杆率已然难以有大幅攀升的空间。从最初的杠杆率不足10%,到现在的超70%。
显然,继续通过刺激政策来拉动楼市,风险越来越大。
04、
市场变幻莫测,普通人如何应对?
很显然,如今已经不是大谈特谈赚钱发财的好时机,活下去才是重点。
所以,对于咱们普通人来说,建议掌握以下几点:
1、理性买房,谨慎投资。
如果你是刚需,着急买房:
首要任务就是考量个人需求和经济实力。
并且要控制负债比例,建议房贷控制在收入的30%以内。
如你一个月赚1万,那么每月房贷最好控制在3000。
如果不是很着急,就再等等,这期间可以多关注几个方面:
①政策利好的持续性,多看三个月。
一个政策落地,房子市场沸腾一下很正常,但是能不能持续沸腾才最关键。可以多观察三个月,有持续性再考虑进场。
②关注房价收入比指标。
如果一个城市的房价收入比高于15,那么就再等等。
如房价收入20,就意味着你要存够20年才能买得起房,这说明买房压力还是很大的,此时贸然进入很可能背负沉重债务。
如果你打算继续投资买房赚大钱:
劝你死了这份心,以前那种买到即赚的行情,以后也不会有了。
2、优化负债
高利率负债必然会给家庭带来更为沉重的负担。
如资金允许,且又没有较为稳定的投资机会,建议提前偿还高利率房贷,能有效避免“负资产”风险。
3、房子保值尽量聚焦核心城市。
一线城市因其产业及配套优势,更具备人口虹吸效应,这是不可否认的。
未来,有人的地方才有房价支撑,这也预示着,北上广深未来房价的抗跌性更强。
而三四线因为产业单一、人口外流等因素,房产市场相对脆弱。
所以除非是自住,否则不建议在这些地区投资,手上有多余房产也可以考虑重新规划配置,及时止损。
4、现金为王。
手上有钱,才有应对问题的底气。
建议至少保留24个月的家庭应急资金,避免因降薪或失业导致小区断供危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