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2019年买房和2024年卖房的人,都后悔了?

0
分享至




01

楼市“最惨”的人,出现了

如果你身边有2019年咬牙买房、2024年急着卖房的朋友,不用问也知道他们有多煎熬。

这批人刚好踩中了房地产史上最完整的下跌周期,成了公认最“惨”的第一批人。



先给大家讲个真实案例,广东惠州的一个业主这两年头发都白了半截。2019年他瞅着房价从2万多回调到1.9万,觉得抄底机会来了,全款190万砸进一套三居室。

当时中介拍着胸脯说“深莞惠都市圈落地就翻倍”,他自己也盘算着租出去每月能有3000块收益。

可没想到2021年开始,房价断崖式下跌,2024年他被公司裁员,房贷压得喘不过气,只能降价卖房。

最后这套房以90万成交,算上这几年的物业费、税费,六年亏了整整110万,相当于打了个对折都不止。

比他更惨的大有人在。有网友在小红书上吐槽,2019年在杭州花500万买的精装房,2024年挂牌3个月没人问,最后260万出手,光本金就亏了240万。

更要命的是他当年贷了350万,年利率5.88%,六年利息就还了120多万,算上机会成本,实际亏损接近400万。这种高买低卖的操作,简直是房地产投资的反面教材天花板。



为啥说2019年买房、2024-2025年卖房的人最惨?

看数据就明白了。2018-2021年全国新房销售面积连续四年维持在17亿平米左右的高位,2021年更是冲到17.9亿平米的顶峰,房价也涨到10200元/平米全国均价的历史高点。这几年上车的人,相当于在山顶接了盘。

而到2024年,全国新房销售面积跌到9.8亿平米,不少城市房价跌回2016年水平,比如北京核心区老房单价从12万跌到8万,燕郊部分老房甚至跌破8000元/平米。

更扎心的是这批人买房时大多30岁左右,正是成家立业的关键期!

买入时,掏空了“六个钱包”,背上了30年沉重房贷;

持有期间,饱受收入预期不稳、房价阴跌的心理煎熬;

卖出时,发现资产已大幅缩水,却因结婚、生子、工作变动、现金流断裂等现实压力不得不挥泪斩仓。



要不怎么说人生的选择很重要,选择不同,结果完全不一样。

时代的一粒沙,落在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


02

赚钱靠周期

看完这些案例,你肯定会问:为啥有人靠房子暴富,有人却亏得底朝天?

答案特简单——人生能不能发财,很大程度上要看你踩对了哪个周期。

同样100万本金,2019年做了不同选择,2025年的结果天差地别。

如果2019年把100万投进沪深300指数,看似波折实则有赚。

Wind数据显示,沪深300从2019年初的3010点涨到现在将近4700点,累计涨幅58.8%,算上股息再投资,收益约65万。



要是选对了赛道,比如重仓新能源龙头宁德时代,2019年股价从60元涨到前段时间的420元,100万会变成700万。

即便踩了坑买了地产股,比如保利地产,从2019年的8元跌到2024年的7元,也比买房亏得少。

最稳的是买黄金。国际金价约为1200多美元/盎司,飙升到现在4000多美元/盎司,100万本金能变成330万。



当初抢金条的大妈先买的金条,2025年儿子结婚时卖掉黄金,可以得一套房,就连装修款都出来了。

其实,不管你是哪代人,大家都被时代推着走,不同年龄的人在关键时期所处的时代背景不同罢了。

60后——乘改革东风,享时代最大红利。他们成年于改革开放初期,适逢价格双轨制、乡镇企业崛起、下海经商潮。以极低成本获得体制内分房或早期商品房。

70后——踩准鼓点,顺势“躺赢”。70后踏入社会时(90年代末至21世纪初),正值中国加入WTO、经济腾飞、房地产市场化改革启动。

随后搭乘了2008年后房地产狂飙突进的快车。职业上,他们占据了互联网、金融、地产等行业扩张期的关键岗位,成为社会中坚。



80后——高光入场,深陷周期泥潭。80后是最尴尬的一代。他们购房的黄金窗口期在2015-2021年,恰恰撞上房价最高点。

央行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个人住房贷款加权平均利率攀升至5.3%以上,很多人在利率高点背负巨额贷款入场。

如今,人到中年面临职业瓶颈、育儿养老压力,却遭遇房价下跌、资产缩水,成为“高买低卖”悲剧的主角。

90后与00后——未及进场,已见沧桑。90后尤其是95后、00后,尚未大规模进入购房市场。他们目睹了前辈的踩坑经历,对高房价、长贷款心存警惕。



国家统计局数据,在楼市下行的第一年,也就是2022年25-29岁人口住房拥有率较5年前同年龄段显著下降。

他们更倾向租房或寻求父母支持,消费观念更务实,对房地产信仰已大幅动摇。

时代洪流冲刷下,无人能独善其身。

60、70后的成功,80后的困顿,90、00后的迟疑,无不是特定经济周期打在个体身上的烙印。


03

下一轮周期在哪?

人生发财靠康波。

这个康波说的就是康波周期,平均周期长度50-60年,分为繁荣、衰退、萧条、复苏四个阶段。



第一次康波(约1780-1840)的动力,来自于蒸汽机的广泛应用与棉纺织技术的机械化,开启了工业革命的序幕。

第二次康波(约1840-1890)由钢铁和铁路驱动,交通革命大幅压缩了空间与时间,真正连接起全球市场。

第三次康波(约1890-1940)的核心是电力与重工业,人类进入电气时代,生产效率和生活方式发生质的飞跃。

第四次康波(约1940-1990)伴随着汽车、石油化工与电子技术的普及,大规模生产与消费社会成为现实。

第五次康波(约1991-2020),则是由信息技术、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所主导,世界因互联网的连接而变得扁平。

蒸汽机、电力、信息技术等技术革命分别主导了前四次康波周期,而第五次康波(1991年至今)由信息技术驱动。



回顾第五轮康波周期,从2015年左右开始,全球经济呈现出低增长、资产价格剧烈波动、债务问题凸显等特征。

2025年大概率处于第五次萧条期末段,并在下半年开启第六次复苏初期。

若人工智能、绿色能源等技术实现大规模商业化,可能成为康波周期转折的关键信号。

这样看来,2019年买房与2024年卖房的人,都是宏大经济叙事中被选中的一批人。

他们的痛感如此真实,以至于让无数旁观者心有戚戚。

但历史从不因个体的悲欢而止步。房地产单边暴涨、全民造富的时代已然落幕,但这并非财富故事的终点,而是新篇章的序曲。

70后的改开红利、80后的互联网机遇,本质都是特定周期下的结构性机会。

下一轮财富分配的逻辑正在重构,它更青睐对科技创新有贡献的人,更垂青于能解决社会痛点的企业家,更奖励那些在不确定性中保持学习与进化能力的个体。

周期永远存在,繁荣与衰退交替本是经济常态。

中介门店,70后老张盯着自己那套挂牌半年、降价三次仍无人问津的两居室,感慨现在大环境多么多么不好。

科技园里,90后创业者小李刚拿到新一轮融资,计划租下更大的办公室,但对买房依然摇头。房子?不着急!市场打开了,该有的都会有!

真正的智慧,在于理解我们身处周期的何种位置,在于看清大势所趋后校准航向,更在于明白——没有永远躺赢的资产,只有不断迭代的自己。

潮水退去,方知谁在裸泳;新潮涌起,也终将托起新的航船。

下一次周期的钟声敲响时,你的选择又是什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吴石案发,还有一人比谷正文手段更狠,他才是覆灭地下党的关键

吴石案发,还有一人比谷正文手段更狠,他才是覆灭地下党的关键

历史有些冷
2025-11-06 21:20:03
碧桂园“赖账”成功

碧桂园“赖账”成功

好猫财经
2025-11-07 09:35:44
解禁复出才1年,赵心童再破天花板,让丁俊晖和整个体坛沉默了

解禁复出才1年,赵心童再破天花板,让丁俊晖和整个体坛沉默了

李橑在北漂
2025-11-07 07:04:09
郑丽文就职演说为何让马英九流泪?岛内媒体人:看见蓝营的希望

郑丽文就职演说为何让马英九流泪?岛内媒体人:看见蓝营的希望

海峡导报社
2025-11-02 14:31:05
62年,周总理强硬地顶撞过一次毛主席,直言:我不认为我有什么错

62年,周总理强硬地顶撞过一次毛主席,直言:我不认为我有什么错

百年人物志
2025-05-23 10:33:50
杭州教育局还是很坦诚的

杭州教育局还是很坦诚的

林中木白
2025-11-07 10:35:49
NO!库里伤病更新+归期未定,勇士阵容遭重击,詹姆斯复出倒计时

NO!库里伤病更新+归期未定,勇士阵容遭重击,詹姆斯复出倒计时

球童无忌
2025-11-07 23:13:51
官方:2026年世界杯洲际附加赛及欧洲区附加赛抽签日期确定

官方:2026年世界杯洲际附加赛及欧洲区附加赛抽签日期确定

懂球帝
2025-11-07 23:04:03
一旦武统台湾,这4个台湾人必上“斩首”名单,全都是罪有应得!

一旦武统台湾,这4个台湾人必上“斩首”名单,全都是罪有应得!

老闫侃史
2025-08-10 18:05:03
曾医生和副院长的视频已传到了外网,网友透露更多内幕

曾医生和副院长的视频已传到了外网,网友透露更多内幕

魔都姐姐杂谈
2025-11-07 11:06:49
10亿播放量歌手上音综被淘汰,评委常思思:你为什么不用自己大爆歌来参赛呢

10亿播放量歌手上音综被淘汰,评委常思思:你为什么不用自己大爆歌来参赛呢

极目新闻
2025-11-07 11:13:40
倪萍谈母亲:童年被她伤害太深,放学小流氓跟踪我,都想跟他们走

倪萍谈母亲:童年被她伤害太深,放学小流氓跟踪我,都想跟他们走

精彩背后的故事
2025-11-07 13:02:58
韩莉,被查

韩莉,被查

新京报政事儿
2025-11-07 11:50:27
演员温峥嵘自曝刷到AI盗播,抖音副总裁李亮回应

演员温峥嵘自曝刷到AI盗播,抖音副总裁李亮回应

界面新闻
2025-11-07 08:57:44
四川首条“自带地暖”的高速公路亮相,告别“暴雪即封路”

四川首条“自带地暖”的高速公路亮相,告别“暴雪即封路”

IT之家
2025-11-07 15:26:11
6亿打水漂?投资人揭《美人鱼2》不上映原因,劣迹艺人害惨周星驰

6亿打水漂?投资人揭《美人鱼2》不上映原因,劣迹艺人害惨周星驰

查尔菲的笔记
2025-09-02 00:48:54
天呐,这是黄晓明?不得不说,差点没认出来啊

天呐,这是黄晓明?不得不说,差点没认出来啊

乡野小珥
2025-10-21 14:40:30
为马宁撑腰!印尼2国脚因推搡他遭FIFA重罚 禁赛4场+共罚款48.4万

为马宁撑腰!印尼2国脚因推搡他遭FIFA重罚 禁赛4场+共罚款48.4万

我爱英超
2025-11-07 18:54:11
四中全会精神在基层|记者手记:不产一粒生豆,昆山何以打造千亿元级咖啡产业?

四中全会精神在基层|记者手记:不产一粒生豆,昆山何以打造千亿元级咖啡产业?

新华社
2025-11-07 09:54:05
为何说梅毒病是最脏的病?医生详细讲解,隔着屏幕都感到头皮发麻

为何说梅毒病是最脏的病?医生详细讲解,隔着屏幕都感到头皮发麻

小舟谈历史
2025-10-15 09:30:14
2025-11-08 00:31:01
包不同 incentive-icons
包不同
超越精神世界广深高速
2885文章数 2113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房产要闻

全国2025唯一“开盘即百亿”在广州诞生

头条要闻

家长称男婴被两个不满12周岁女孩害死:拿她们没办法

头条要闻

家长称男婴被两个不满12周岁女孩害死:拿她们没办法

体育要闻

是天才更是强者,18岁的全红婵迈过三道坎

娱乐要闻

王家卫的“看人下菜碟”?

财经要闻

荷兰政府:安世中国将很快恢复芯片供应

科技要闻

75%赞成!特斯拉股东同意马斯克天价薪酬

汽车要闻

美式豪华就是舒适省心 林肯航海家场地试驾

态度原创

教育
本地
健康
公开课
军事航空

教育要闻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升学就业“潜规则”?3届学长数据透漏这些真相!

本地新闻

这届干饭人,已经把博物馆吃成了食堂

超声探头会加重受伤情况吗?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中国第三艘航空母舰福建舰入列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