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产阶层的跌落往往令人唏嘘。我家邻居曾年入百万,是不折不扣的中产——家里两辆奔驰,住在富人区的大平层,买房就花了五百万,还恰是在房价高点入的手。可如今,这一切都已成过往。
那个曾经身穿定制西装、在酒桌上拍胸脯说“钱不是问题”的男人,如今套着印有外卖Logo的冲锋衣,在小区便利店里啃冷掉的包子。劳力士换成了九十九块的电子表,只为赶早班不迟到。
其实,命运的转变早有伏笔,藏在每一个看似理所当然的选择里。2019年餐馆生意红火时,他将三年净利润全部投进了车和房,每月光房贷就要还3.2万。孩子上私立学校,一年学费12万,全家年支出接近80万。他总相信生意会一直好下去,却没留下应急的钱——就像走钢丝的人,亲手拆掉了安全网。
压垮生活的,从来不止一根稻草。2020年疫情袭来,三家饭店两个月亏损80万。为了维持经营,他借了20万网贷,年息高达36%。紧接着,父亲突发脑溢血,母亲糖尿病并发症加剧。他卖车、卖房、卖字画,钱还是不够。老人离世后,还留下15万外债。
房贷断供六个月后,银行发来催告函。房子最终降价15%出手,卖完只剩80万,刚够还债和结清物业费。一家人搬回房龄二十年的老破小,墙皮剥落,厨房地漏总是堵。
45岁再找工作,处境尴尬。去面试高管岗,对方嫌他脱离一线太久;应聘经理岗,公司却想要30岁能加班的。最后他跑去送外卖,第一天跑了12个小时,挣87块,电动车电瓶还被偷了。妻子在超市做日结工,站八小时下来膝盖肿痛。孩子转进公立初中,校服改了三次才合身,作文里写:“爸爸以前开奔驰接我,现在,我总等不到他。”
这样的故事,藏在统计局的数字背后。2023年有数据显示,我国中产家庭中,仅有18%拥有超过六个月的应急储备金,35%的家庭房贷支出占收入一半以上。疫情期间,餐饮业倒闭率达34%,其中80%为中小经营者。
他们之所以脆弱,是因为错把行业红利当作终身保障,把杠杆扩张当成阶层跃升的阶梯,却忘了生活里总有“黑天鹅”。真正的安稳,不在于房子多大、车子多贵,而在于有没有应对意外的底气。正如央行报告所指:家庭净资产中,如果流动性资产占比低于20%,遭遇突发事件时返贫风险将提高3.2倍。
邻居现在常说:“以前觉得存钱土,现在才明白,那是生活的退路。”只可惜,退路往往等到想留的时候,已经没有了。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