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存到100万难吗?难,很难,特别难。可以说能在拥有全款车房的前提条件下,还能存住100万的人,已经不是普通人了。
我曾经天真的以为存100万有啥难的?以前做小生意最挣钱的时候,一年到头除了全家花费还能存到三四十个。
![]()
如果有人问那不是最多三年就存到100个了吗?开始我和你想法一样的。
前提是已经全款买了车房,还有两个关键的问题需要注意,一是保证生意可以持续保持盈利状态,二是你得控制自己膨胀的欲望。
那为啥一聊到100万,画风突变,大家突然就飘了呢?
明明按攒1万块的速度,攒100万,那得猴年马月,很多人一辈子都未必攒得到。
可大家就是觉得,100万,so easy,毛毛雨啦。
第一个,也是最核心的,是锚变了。
啥叫锚?就是你衡量价值的那个参照物。
搁三十年前,八十年代,万元户,那是十里八乡的传说,相当于现在的亿万富翁。那时候的锚是啥?是工资,是猪肉,是电视机。
那时候一个月工资50块,100万?那是天文数字,想都不敢想。
![]()
现在呢?咱的锚是啥?
是房子。
尤其是一二线城市的人,这个锚已经把所有人的金钱观彻底砸碎了。
你打开链家看看,北京上海深圳,哪个学区房不是奔着1000万去的?
你手里有100万,你去问中介,中介都懒得理你,100万?交个首付的零头都不够。
你想买个好点的车,奔驰宝马奥迪,稍微上点配置,是不是也得大几十万,奔着100万去了?
当你的生活参照物,变成了这些动辄几百万、上千万的东西时,100万的体感,就被极度稀释了。
它不再是一个巨款,它变成了一个单位。
比如,一套房 = 5个100万,一辆好车 = 0.8个100万。
它从一个目标,变成了一个计量单位,你说它还能值钱吗?
这就好比你天天在NBA看姚明,回头再看一米八的个子,你就觉得,哎,这人怎么这么矮。
不是一米八矮了,是你天天看的参照物,是两米二六。
房子,就是那个两米二六,把咱所有人的金钱观都给带偏了。
房子这事儿把锚定点搞乱了,另一件事,直接把咱的脑子搞糊了。
就是你手里的手机。
现在是信息时代,更是信息茧房时代。
你平时看啥,大数据就玩命给你推啥。
你打开抖音、小红书、朋友圈,你看到的是啥?
是刚毕业的00后,喜提保时捷;是人均副业,月入六位数;是环球旅行,财务自由;是人在纽约,刚下飞机。
你看到有人晒自己存折上辛辛苦苦攒了5万块钱吗?
有,但这种视频火不了,平台不爱推。
平台喜欢啥?喜欢刺激,喜欢冲突,喜欢爽感。
啥最爽?100万算个屁。
久而久之,你就产生了一个极其严重的错觉:满世界都是有钱人,就我一个穷鬼。
你觉得100万少,不是因为你真的有100万,而是因为你看到的那些人,他们表现得好像100万根本不叫钱。
![]()
这叫啥?幸存者偏差。
你看到的,都是那些混得最好、最光鲜、最能吹牛逼的人,而且他们还开了十级美颜和滤镜。
你拿你一个月几千块的真实工资,去对标人家编造出来的人均百万,你心态能不崩吗?
你的金钱观,能不扭曲吗?
你开始觉得,是不是我没跟上时代?是不是现在赚钱很容易?是不是100万真的已经通货膨胀到不值钱了?
你忘了,在你看不到的地方,还有几亿人,每个月收入可能就一两千块钱。
你忘了,你同事下个月的房租还没着落。
你只记住了那个100万买不了厕所的段子。
这种信息污染,比通货膨胀本身还可怕。
通货膨胀,顶多是让你手里的钱(如果你有的话)贬值。
而这种信息污染,是直接让你精神贬值,让你丧失对现实的判断力。
你兜里没1万,是因为你真的在过日子,你在面对真实的柴米油盐。
你觉得100万少,是因为你活在网上,你活在那个被算法精心投喂的世界里。
![]()
再往深了说,这背后还有个心理学上的大坑。
前三年赚的钱全款买了房,第四年没能抑制自己飘起来的心,换了辆车,第五年生意开始走下坡路。此时已经有了存钱的心,奈何却没了稳定的收入来源。
所以说能在有了全款车房下,还能存到100万的人,绝非常人。要么做的不是小生意,要么人家有强大的定力,不管别人如何换车换房,坚定自己目标,就是存钱。大家赞同吗?欢迎留言讨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