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前的燕郊,是北漂人的置业首选,房价便宜离北京还近,如今,北漂人的“睡城”已变“鬼城”,房价下跌一半依然乏人问津。这里到底发生了什么?
“30公里到国贸”,曾是燕郊楼盘最硬的一句广告语,这里距离北京近房价还超级便宜,是很多北漂人安家的首选之地。大量人口涌入再加上炒房客推波助澜,当地房价也是水涨船高。不过近几年来,燕郊人口越来越少,曾经的“第一睡城”如今已变成“鬼城”,这里到底为什么会变成如今的模样?
![]()
偌大的北京放不下一张床,北漂人扎堆燕郊
北京的房价让人绝望,很多北京土著都买不起房,更别说背井离乡到北京寻找机会的北漂一族,为了能在北京安个家,北漂人最终选择了燕郊地区。
只隔着一条河就离开北京的地界,和北京一比,这里的房价低到“白菜价”,更重要的是这里离北京只有几十公里,完全不影响通勤。
![]()
多重有利因素叠加到一起,燕郊地区成了北漂人眼中的“香饽饽”,很多人白天在北京各处写字楼里上班,晚上再回到燕郊的家里睡觉。
每天像候鸟一样迁徙,燕郊也因此成了北京周边有名的“睡城”,很长一段时间里,北漂一族越来越壮大,到燕郊置业的人也越来越多。
![]()
面对北漂人安家置业的刚性需求,房地产企业也如闻到血腥味的鲨鱼,不断涌入燕郊小镇,大力开发房地产。
商品房越来越多,但燕郊的房价却逐年上涨,因为房屋的增加速度,赶不上北漂人的增长速度,僧多粥少自然让房价一路上升。
![]()
2010年北京出台限购政策,这更刺激燕郊的房价进一步上升,众多房地产商自然不会错过这个机会,在北京大力宣传“半小时通勤圈”“30公里到国贸”,吸引更多北漂人到燕郊。
售楼处的热闹场景,比任何城市都要火爆,很多楼盘“开盘就售罄”。一方面外来人口确实多,另一方面房产商推波助澜,燕郊的房价犹如坐上了火箭,噌噌往上涨。
![]()
只用了两年时间,燕郊房价就暴涨两倍。后来通州成为首都副中心,这更刺激了燕郊地区,很多人幻想着燕郊也能天降馅饼,与北京的关系更密切。
真真假假的消息刺激下,所有人都对燕郊的房价充满信心。小道消息传出的“北京地铁规划直达燕郊”,更给这里的房价添了一把火。
![]()
同样的房子,周边有地铁和没有地铁完全是两个概念,很多人听信了“地铁规划”的消息,不惜上高杠杆也要拿下燕郊一套房子,生怕过了这村就没有这店。
到2017年,燕郊的房价已经逼近4万元/平方米,如此高价还“一房难求”,当时能抢到一套房子,就跟中了彩票一等奖一样幸运,很多人觉着这辈子有这一套房就稳了。
![]()
房价一落千丈,从云端跌落尘埃
房子,是大部分中国人的执念,总觉着有了房子才安稳,很多北漂一族也是这样想的,想方设法在燕郊安家落户,结果10多年后,从云端跌落尘埃。
燕郊房价从低到高再暴跌,犹如中国房地产市场的缩影。2009年之前,燕郊的房价还只有每平方米4000多,和高房价完全不挂钩。
![]()
此后逐年上涨,波动幅度也不算大,到2014年翻了一倍,一些贵的楼盘突破万元,从这时候起,燕郊房价开启暴涨之路,就像坐上了火箭一般。
只用了三年多时间,房价涨到3万多一平,个别楼盘甚至打出了4万的高价。当地拆迁族拿着补偿款在买房,大量北漂刚需族蜂拥而至,还有炒房客也来了。
![]()
越来越多人陷入这场狂欢中无法自拔,房子越涨越买,出手晚了立马会凭空损失几十万。那时候的燕郊房市火爆异常,压力越来越大随时都有毁灭的可能。
当然,这只是以事后的眼光复盘而已,当时身处漩涡中的人丝毫没意识到这一点,认为房价会继续涨上去,从三四千涨到了三四万,再过几年也许可以摸到10万。
![]()
吸睛的宣传口号,火爆的成交场景,无论是刚需还是炒房客,都沉浸在自己的美梦中,仿佛这不是燕郊,已经成了北京的市中心。
火热的房地产市场,引起了有关部门的注意,“房子是给人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这一定调出来后,上涨的房价犹如踩下了急刹车。
国家对环北京地区的房地产市场加强调控,多项调控措施密集出台,当地楼市瞬间冷清下来,潮水退去的时候,才能知道到底是谁在裸泳,这句话果然一点都没错。
![]()
北京炒房客潘先生就是其中倒霉的一员。2016年底,他终于忍不住出手,贷款拿下燕郊一套85平米的二室一厅商品房。
房子总价超300万,但当时的潘先生并不担心,相信用不了一两年,就可以涨到400万甚至500万。事实也正如他所想,2017年上半年,3.6万/平的价格涨到4.5万/平。
![]()
然而这也成了房价的最高点,此后不断下跌,8年过去了,房价暴跌一半多,如今房子只值120万,已经跌掉了60%。
很多炒房客陷入债务危机,房屋价值在一天天缩水,每个月的贷款还要按时偿还。对他们来说,燕郊的房产已成烫手山芋,甩又甩不掉卖又卖不了。
![]()
燕郊功能缺失,睡城变鬼城
除了炒房客和本地人之外,在燕郊购房的主力,就是来北京寻找机会的年轻人,这些人就是燕郊房产的刚需一族。
当初这些人选择燕郊,一方面是因为房价便宜,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这里通勤比较方便,开发商最初大肆宣传“半小时通勤圈”,也确实如此。
![]()
不过后来随着燕郊房地产规模越来越大,大家到北京的通勤时间也随之不断延长。早晨四点多钟,就有些上班族已经开车在路上。
统计数据显示,燕郊有62.3%的人在北京工作,每天早早加入拥堵的车流,晚上九点十点之后才回燕郊,有时甚至更晚。
![]()
除了让北漂一族在这里睡觉,燕郊似乎没有什么别的作用,“睡城”之名由此而来,这也导致燕郊地区缺乏足够的产业布局。
这里是北京的附属,没有产业也没有自循环能力,一旦北漂一族不来买房子,燕郊就彻底失去了活力。
![]()
当燕郊的房价不断下跌时,这里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没入场的人继续观望,希望房价能再跌得多一点,之前入场的人则想着尽快脱身,离开这个是非之地。
炒房客因为各种原因被赶出燕郊市场后,这里的房地产市场更是雪上加霜,房价跌跌不休,再加上配套设施不到位,燕郊的处境变得越来越尴尬。
![]()
如今,燕郊的房子早已不是资产和财富的象征,也不是家的港湾,而是债务的牢笼,很多人还了多年房贷,在房价下跌的大潮中相当于白还了。
房价断崖式下跌,断供潮不断涌现,再加上通勤越来越难,燕郊逐渐从之前的“睡城”变成了如今的“鬼城”,房屋空置率超50%。
![]()
房地产大起大落背后,是年轻人对房产的定位越来越回归理性,当年那种背着巨额房贷也要买房的冲动,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这既是理念的转变,也是被现实逼迫的无奈,原来房价不是只涨不跌的。既然无法保证这项投资能稳定盈利,大家自然也不愿意承担风险。
![]()
表面繁华内里空心,产业支撑才能持久
在当前全国房地产市场不景气的背景下,燕郊地区又相当于是一个缩影或一场预演,房地产虚假繁荣催生的畸形发展,最终都有泡沫破裂的时候,有产业支撑才是长久发展之道。
当年的日本,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日本房地产疯狂的时候,号称“一个东京的地价就能买下整个美国”,全日本都陷入疯狂,仿佛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指日可待。
![]()
但泡沫总有破裂的一天,当房地产泡沫被戳破后,留给日本的只剩一个又一个“失落的十年”,经济发展陷入停滞,整个社会看不到希望。
如今的日本,和20世纪90年代前的日本相比,完全就是两个极端,当年有多疯狂,如今就有多绝望。
![]()
燕郊的房地产市场,目前也在经历着类似当年日本一样的阵痛,不过幸运的是,日本孤立无援,而燕郊还有试错的机会。
进一步加强调控,确保房价软着陆,回归理性价格真正满足刚需一族的需求,有更多的“活水”加入进来,才最有利于改变一潭死水的状况。
另外,燕郊地区不应只局限于房地产市场,也需要加强产业布局,寻找适合自己的产业并推动其发展。背靠北京这棵大树,加速自己的发展。
![]()
任何事情都不是一蹴而就的,燕郊的现状也不是一两天形成的,如何尽快扭转这种不利环境,这是对当地政府部门的巨大考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