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里78岁的赵大爷,总会坐在长椅上长吁短叹,说自己把两个儿子都养废了,连读研究生的孙子,如今都待在家里啃老两年了。
详细一问才知道,原来赵大爷一辈子强势包办,儿子工作、孙子择校全由他拍板,孩子们成年后稍微遇到一点挫折就垮了。
身边这样的例子真不少,有些爸爸明明爱孩子,却用错了方式,悄悄给孩子的人生埋了雷。
![]()
01永远正确型爸爸
赵大爷就是典型,他是家里的权威,说一不二。
他的口头禅是:“我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米还多。”
“听我的,准没错。”
在养孩子的过程中,赵大爷习惯性地否定孩子的感受和选择。
“这有什么好怕的?”
“选那个专业有什么用?没出息!”
在这种权威型爸爸面前,孩子是不能有自我的。
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被一点点掐灭,要么变得懦弱没主见,成为一个永远的“追随者”;
要么在青春期或成年后,来一场爆发,用极端叛逆的方式逃离父亲的掌控,只为证明“我是我”。
你的独断专行剪断了孩子的翅膀,却反过来怪孩子不会飞翔。
![]()
02贬低打击型爸爸
“考98分有什么可吹的?人家都考100分!”
“画成这样也敢拿出来?”
有些爸爸很少夸孩子,却总把上面这些话挂在嘴边。
我表弟就是,听了他爸十几年的贬低,现在三十岁了,连争取升职的勇气都没有,总觉得自己不行。
这类爸爸不是不爱孩子,他们是总怕孩子骄傲,总要用言语提醒孩子:路还很长。
但却不知道,父亲口中否定的话,就像钉子,会扎进孩子心里拔不出来。
![]()
03隐形缺席型爸爸
老陈最近挺失落的,儿子去外地上大学了,每次打电话回家,第一句永远是:“我妈呢?”
老陈接起电话,儿子跟他都没话说。
这类爸爸要么总是忙着挣钱养家,要么就是看似在沙发上、在客厅里,却很少参与育儿过程。
爸爸的缺席,会严重影响孩子的自信,养出来的孩子会很自卑。
不仅如此,隐形爸爸还会影响妈妈的心情,让妈妈一个人背负了太多育儿压力,妈妈找不到帮手,育儿往往就会出现偏差。
比如,爸爸很少看到妈妈的付出,从来不帮衬妈妈,那妈妈的成就感就会跟孩子的成绩挂钩,从而给孩子带来巨大的学习压力。
![]()
04脾气暴躁型爸爸
这种爸爸就像个随时可能爆发的火山,孩子作业写错了他就直接撕本子,孩子吃饭慢了点他就大吼大叫。
让孩子整天都生活在恐惧之中,见到爸爸就像老鼠见到猫。
中医讲:恐伤肾。而肾主骨生髓,所以这类宝宝的身高总是妈妈心中的痛。
更可怕的是,爸爸的暴躁脾气会成为孩子模仿的对象。
在语言暴力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很少能理清自己的情绪,他们有了情绪也只会向身边的人发泄。
![]()
05毫无原则型爸爸
这类爸爸看起来“好说话”,孩子要什么给什么,从来不会拒绝。
但妈妈定下的规矩,他视若无物,总是带着孩子偷偷破坏规则;孩子犯了错,他一味偏袒。
看似跟孩子打成一片,实则却是在给妈妈拆台,纵容孩子无视规则。
家有这样的爸爸,孩子往往会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考虑他人的感受,在校经常不遵守纪律。
而且孩子一旦习惯了一切都顺从自己的意愿,那他进入社会后就很容易受挫,产生挫败感和愤怒情绪。
![]()
爸爸们,该醒醒了!
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错过了就再也补不回来了。
父亲的角色,绝不仅仅是“赚钱养家”。
你的一举一动,都直接影响着孩子一生的性格和命运。
别等到孩子长大了、叛逆了、疏远了,才后悔当初没好好教育!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