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末的风,带着故乡的呼唤,吹过黄河入海口的广袤大地,拂动着胜利油田那林立的磕头机。那熟悉的“磕头机”韵律,宛如岁月的脉搏,跳动着游子归家的心。春节,是一场心灵的回归,是一场亲情的回归,也是一次精神世界的洗礼。
故乡仿佛近在咫尺,却又似远在天涯。岁月的辙印里,忙碌的羁旅成为生活的常态,每一次与故乡的擦肩,皆如惊鸿掠影,未及回味便已错过。我似那无根蓬草,随风而来,又逐风而去,在故乡的眸中渐行渐远。记忆中,春节的筹备从腊月初便悄然开始。母亲会将家中打扫得一尘不染,阳光透过窗棂,洒在擦拭一新的家具上,满是温馨。父亲则忙着采购年货,从西城繁华的商业街带回丰盛的食材,鲜嫩的利津水煎包、河口冬枣、马场酒、黄河口大闸蟹,还有油田职工特有的各类副食,每一样都满载着浓浓的年味。
小时候最幸福的时光,莫过于在隆冬时节盼望春节。春节一天比一天临近,内心一天比一天欢呼雀跃。北方的冬天很冷,但是寒假的孩子们内心似火。我们脸上的笑容,比春日的阳光更灿烂,比绽放的牡丹更夺目。什么是幸福?欢度春节就是幸福,和亲友相聚便是最美人间。
年三十,小区里张灯结彩。春联贴上家门,福字倒挂迎祥。厨房里热气腾腾,母亲亲手包的饺子,形如元宝,寓意着团圆和财富。一家人围坐,听着窗外偶尔传来的鞭炮声,那是年的奏鸣。此时,油田的生产却未曾停歇,远处抽油机依旧有节奏地运作,父辈们坚守岗位的精神,如同一股力量,传承在年夜饭的欢笑里,让我们懂得奉献与担当,他们是油田生生不息的脊梁。
初一清晨,邻里间相互拜年。走在小区,问候声、欢笑声交织。孩子们穿着新衣,拿着长辈给的压岁钱,兴高采烈地穿梭在楼间。遇到油田退休的老职工,他们脸上的皱纹里都藏着岁月的故事,讲述着油田会战时期的艰辛与奋斗,那些过往在新春的氛围里,成为我们心中珍贵的记忆,激励着新一代的油城子弟。
春节期间,最期待的便是油田组织的新春活动。花灯展上,形态各异的花灯照亮了夜空,有的以抽油机为造型,展现着石油工业的雄姿;有的描绘着胜利油田的创业历程,让人在欣赏之余心生敬意。猜灯谜、看舞龙舞狮,热闹非凡。在锣鼓喧天中,感受着油城独特的文化底蕴,那是石油精神与传统民俗的交融,是属于我们这片土地的专属年味。
如今,岁月变迁,油城在发展中焕新颜,但春节的温情始终如初。那些与家人共度的时光,邻里间质朴的情谊,以及油田赋予的坚韧与团结,沉淀在心底,成为我对“家”最深刻的眷恋。春节,于我而言,是家乡那缕炊烟的缭绕,是抽油机旁的坚守传承,是亲人围坐的灯火可亲,它见证着岁月流转,承载着油城儿女的深情与希望,在每一个新春,熠熠生辉,温暖如初。(大众新闻记者 商尧 通讯员 周雨濛)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