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余冰玥)援助贫困癌症家庭大学生,推进农村癌症早诊早治,支持癌症领域的科研项目……在近日举办的中国癌症基金会成立40周年纪念暨首届全国肿瘤公益慈善大会上,记者了解到,截至2023年底,中国癌症基金会共募集药品及款物336亿余元,500余万人次受益。
中国癌症基金会成立于1984年,是国家卫生健康委主管的全国性癌症基金会。中国癌症基金会理事长张勇介绍,中国癌症基金会于2008年发起患者援助项目,截至2023年,援助患者人数达21.42万人,发放援助药品价值超过302亿元。2017年启动贫困癌症家庭大学生助学项目,已累计募集资金379万余元,资助贫困学生304人,其中268人已经顺利毕业。
“建设健康中国,增进人民福祉,不仅仅是卫生健康系统的工作,要坚持人民共建共享的方针,动员全社会更广泛地参与卫生健康事业。”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郭燕红表示,希望中国癌症基金会以成立40周年为契机,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进一步把握基金会的专业定位,努力推进我国癌症防治事业创新发展,在预防控制癌症、服务人民健康中做出更大贡献。
大会期间,中国癌症基金会还举行了全国控烟与肺癌防治协作组、全国乳腺癌防控协作组、全国癌症科普与健康传播协作组成立仪式,并举办了中国加速消除子宫颈癌专题论坛、第十届中国肺癌南北高峰论坛、2024年癌症早诊早治项目(农村)工作会议暨癌症筛查早诊早治高质量发展专题论坛、全国乳腺癌防控学术研讨会、癌症科普与健康传播论坛、综合施策提升前列腺癌防控能力研讨会等专业会议,就癌症防治相关专题进行了科学研讨与学术交流。
在第十届中国肺癌南北高峰论坛开幕式上,“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广州国家实验室主任钟南山院士在视频致辞中指出,肺癌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尤其在中国,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控烟与肺癌防治工作任重道远。
“控烟与肺癌防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不仅需要呼吸科、胸外科、影像科等医学领域的专家积极参与,还需要将医学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深度结合,同时,要加强与主流媒体的合作,提升公众对控烟与肺癌防治的认知和参与度。”钟南山说。
大会期间,全国控烟与肺癌防治协作组在京成立,同时启动了“肺癌早筛早诊”项目。《科普中国·肿瘤防控科普丛书》新书发布仪式也同步举行,该丛书致力于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向公众普及肿瘤防治知识,为建设健康中国提供更多科学支撑。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